汉中第一网

搜索
更多
猜你喜欢
查看: 1012|回复: 2

[人在他乡] 西乡,什么时候在我身上烙上了如此深的印记

[复制链接]
a
0 0
  @ME: 
发表于 2014-3-12 10:35: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起西乡,便勾起一种莫名的向往,一种难以抗拒的诱惑,以至于有点冲动。西乡,什么时候在我身上烙上了如此深的印记。

       家人渐知我的心思,隔两周便主动倡导:下个周末到西乡,吃清汤羊肉!这一周,我必定是好心情。

       我的西乡情结其实很俗,去西乡的目的是吃一顿好饭,一顿真正吃得香,食之有余味的饭食。

       在西乡吃饭,吃的是文化。汉中独此一家的西乡老字号薛家清汤羊肉,可以追溯到清上三代乾隆朝,长安一支回族迁入西乡,带来了这一独门手艺。一碗香浓乳白的羊肉汤,西乡人享用了几百年,汉中人却无此口福,究其原因,可能是秘制的配方无法破译。

       西乡牛肉干的生辰年代可能还是乾隆朝,是那一支回迁西乡回民的杰作。西乡有研究者说牛肉干起于同治年间。据我考证,同治四年,西乡名人李文敏任江西巡抚兼提督时,族人到江西看望,带的土特产中就有牛肉干。可见,牛肉干的历史应当早于同治。西乡正宗的牛肉干有别于外地的显著特点是,切面有光,余香悠长,久放撕食之,色泽愈发红艳。

       松花变蛋是西乡与牛肉干同级别的美食。西乡研究者有证据称,同治年间一秦姓人氏从江南带回了变蛋制作技术,聪明的西乡人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改良,取松柏烧成灰入料外敷,剥开蛋壳,蛋清上布满松花花纹,且不说其味,单是审美,就令人养目心驰。

       西乡的牛肉干、松花变蛋堪称西乡的美食“双娇”,体现了西乡人饮食文化的智慧,但寻常人家餐桌上并不常见,最常见的却是另一美味“熬菜”。

       西乡人的熬菜,可谓包容大度,气吞山河。晌午饭,全城户户皆蒸饭熬菜,有钱没钱,有官没官一求样,都是一锅熬。

       春天菜苔子熬肉、老蒜苗熬腌肉;夏天全城街巷都散发着蒜苔豆腐熬肉的气息;秋天土豆熬豆角、芋头散白菜熬肉坐桩;冬天白菜萝卜粉条子熬肉,干豇豆、板栗子、芋母子、橡皮子齐上阵,一个“熬”字把四季菜蔬演绎的淋漓尽致。

西乡的熬菜

西乡的熬菜

       且不要以为西乡熬菜是家常菜,其做法十分讲究,不得真传,你怎么也熬不出那种异香扑鼻、齿唇留香的味儿。比方说,西乡的萝卜白菜熬肉就大有讲究。首先,取一块肥、瘦、骨头兼有的饱肋肉,一定要有骨头,所谓无骨不香。切块切片皆可,在沸水中焯二、三分钟,然后在铁锅中稍加菜籽油调糖汁,焯好的肉控干水分后入锅上色,同时加入生姜、葱段、草果、大香、桂皮、香叶、花椒、白蔻、干辣椒、蒜瓣等香料和少许本县自产的酱油,煎炒十分钟后,以肥肉不出油为宜,加入一定量的沸水,改用小火慢慢熬煮。上述关键环节有三,一是加糖尝不出甜味,二是加沸水要适度,其次是大火改小火。肉熬至七成熟,加红白萝卜,九成熟,白菜入锅,放盐。后面工序的要领是,加入沸水后,切忌不可再添水,让白菜、萝卜自身的水份与锅内的汤汁充分溶和。出锅前放入蒜苗、葱花、香菜,熬菜的程序便完成了。盛在盘中,肉金黄、萝卜稀烂、白菜碧绿,汤汁微粘,入口满嘴生香,是下蒸饭的绝配菜。

      西乡的游子回到家,见了老娘的头一句话:快,熬熬菜!熬菜的味道已上升到西乡人的精神层面,注入到血液之中。我认识的几个西乡人,都千方百计调回了西乡,别人很不解,

      我深知其心思,他们是离不开熬菜啊!尽管汉中也有熬菜,但和西乡的熬菜没法比。
a
0 0
  @ME: 
发表于 2014-3-12 14: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论你走到哪里,故乡的烙印总是深深地印在每一个游子的心里
发表于 2014-3-12 16:49:07 | 显示全部楼层
熬熬菜,是不是介于煮与烧之间的一种烹饪方式做出来的菜?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