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
读《曾国藩家书》有感
为人父母该怎样教育子女?一个家族如何才能绵延兴旺地传承下去?近日,通过阅读《曾国藩家书》,慢慢体悟出很多修身立德、治家教子的智慧。
曾国藩在修身立德方面,一向笃学力行,坚持不懈。他在给他弟弟的书信中对修身做了这样的概括:“盖世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知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他还要求弟弟们坚持做到言有矩,动有法,并开列了自己修身养性的课程,每天纠正过失,增长知识和技能,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曾国藩认为读书要“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日专而己矣。”鼓励其弟“不能不趁30岁以前立志猛进也。”“富贵功名皆人世浮荣,惟胸次浩大是真正受用。”讲求立志需严,求强当在自修处着力,经过日积月累,形成高山景行的道德品格,做到真强。他在信中反复教导子弟们“恃才傲人,萎靡不振,潦草轻薄”实乃人生大忌,讲究“言语容止,规模气象”,推崇“笃实刚毅”。就如何面对挫折,曾国藩说:“劲气常抱于胸,则百挫不渝”。奉劝弟弟们失败了,不灰心,不服输,咬紧牙关,积蓄力量,从头再来。
在持家教子方面,曾国藩主张勤俭持家,努力治学,睦邻友好,读书明理,他在家书中写道:“余教儿女辈惟以勤俭谦三字为主,弟每用一钱,均须三思,诸弟在家,宜教子侄守勤敬”,他希望后代兢兢业业努力治学,他常对子女说:只要有学问,就不怕没饭吃。曾国藩还告诫孩子:饭菜不能过分丰盛,衣服不能过分华丽,出门要轻车简从,考试前后不能拜访考官,不能给考官写信等等。因此,他的后辈因担心自己的言行不够检点、学识不够渊博而损害父亲的声誉,更加磨砺自己、奋发图强。他还常常教育家人“做人之道,圣贤千言万语,大抵不外‘敬、恕’二字。”以“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为处世为人之本,悉心体会“勤、俭、刚、明、忠、恕、谦、浑”。勤劳、谦逊、戒骄、宽容、节俭、坚忍、自强,在其家书中屡屡可见,言之切切。
大多数官宦之家,盛不过三代,而曾氏家族却代代有英才,出现了像曾纪泽、曾广均、曾约农、曾宝荪、曾宪植等一批著名的外交家、诗人、教育家、科学家等,这与其良好的家风、严谨的家教是密不可分的。(纪鸿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