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
日前,走进城固县柳林镇新柳村移民安置点,一排排新建的小洋楼整齐划一,户户门前绿树成林,光亮的柏油路直通农家院落,楼房里不时传出欢声笑语。5 d2 ]8 n# J" {$ ~& ~8 t
7 r. [2 [! ?. a& G3 k# _ 走进搬迁户肖光兴的家门,客厅里摆放着电视机、空调、沙发等家电家具,显得十分气派。见到记者的到来,老肖便打开了话匣子:“做梦也没想到我们能住上这么漂亮的房子,多亏了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老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0 d" z- Q9 g4 B, Q- |! n5 v
3 r: C! r2 b& x
老肖的喜悦从何而来?这得从2012年正月十六说起,世居城固县柳林镇新柳村的肖光兴在这一天迎来了肖家好几代人以来的一件大事:搬迁!为了支持汉中新机场建设,包括老肖在内的柳林镇179户、886人举家搬迁,为新机场建设腾出了近1500亩土地。
+ m2 n( h3 d$ i8 ], S; k6 z8 e9 |# B. ]$ M3 S5 P
两年过去了,肖光兴3间3层的小洋楼修起来了,光装修就花了十来万元,精致的装修丝毫不逊于城里人;买了辆渣土车加入村上的运输队,在镇上帮助联系下,活路忙不完;一儿一女先后从大学毕业,都在外地找到了满意的工作……
( H" R1 \# a: ~0 ~: i! @: k- s1 e3 P, ^! Y
去年底,一辆崭新的现代伊兰特轿车也开回了家。“自己买的!开大车,那是咱的工作;开小车,这是咱的生活!咱也要会享受哩嘛!”肖光兴乐呵呵地说出了自己的理。
" n3 z+ K" h$ D. @; M* K" Z
( Z- ?, h( L7 t0 I# g2 x 为支持汉中新机场建设,从2011年开始,城固县对柳林镇新柳村、草寺村、朱家湾村、代家山村的179户村民,实行拆迁安置。
; z8 o9 a+ Z' b3 M- F" j: {, c& c) w
, V! f% ^. x# b3 t R" p% V4 u 从偏僻的农村搬到交通便利的公路边,从不讲究功能、设计的平房搬到设施完善、环境整洁的新型社区。现在看来,拆迁后的安置对群众是有利的。但在当时,大多数群众担心搬出去后,挣不到钱修不起房,不愿搬迁;一些刚修了新房的群众,觉得刚花钱修的房才住上甚至还没有住,就要拆不值得,不想搬迁。
' u4 K! R1 P. n+ K j% \# V$ r* Q
5 \5 A! B* R f. P) C6 Z 镇上号召村组干部带头拆迁,新柳村村主任殷春元准备带头拆房,却有村民将梯子悄悄藏了起来,抵制搬迁。面对艰巨的搬迁任务和有抵触情绪的群众,镇上从上门摸底入手,积极宣传政策,寻求突破点。对拆迁户家庭成员中有政策不清的,他们采取召开小型家庭会议的形式宣讲拆迁政策。: K) ]3 K( |9 f. U. J" H
: d" [" ` q( y5 M 因为前期扎实、艰苦、细致的宣传动员工作,搬迁只用了一个月,正月十六年刚过完,90%以上群众当天就开拆了。“通过就地安置、集中安置,现在179户拆迁群众已全部入住新居,我们累计投资1650万元的水、电、路、视、讯等基础设施也全面建成。”柳林镇党委书记鲁志军介绍说。/ F% J/ m1 M8 p; F5 d6 {' e
( Z% m; x+ l7 Z$ ]+ p2 q1 K
“政府没有说白话,承诺的条件全部兑现咯!”新柳村村支书康万民说,当时政府承诺帮助建新房,但群众总有疑虑,怕政府不能兑现。现在看来,政府承诺的事都一一办到了,连外墙涂料都是政府给的补贴。
+ z1 x! i: ^0 ^+ e5 t n3 H/ V6 g3 w: }9 `# W
帮助建房只是拆迁安置的第一步,为了让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致富”。柳林镇对拆迁户日后生活进行了规划,配建了191间门面房供搬迁户直接经营或出租;近距离搬迁的农户,有土地的继续耕种原有土地,发展农业生产。对失地农民多方联系,组织进行劳务输出,同时还结合当地实际成立运输队帮他们解决生计问题。现在仅新柳村搬迁后成立的运输队就达到了20多辆车的规模,车主们每天忙碌而充实。+ s) { u3 H: T4 ~$ m' I+ K
# f' _. D S6 t2 R" W: i+ p
“现在一年的收入能抵过去好几年,以后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红火!”谈起今后的生活,老肖充满信心,屋里屋外洋溢着幸福的欢笑。0 [0 C1 K$ S5 {. M1 |4 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