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第一网

搜索
更多
猜你喜欢
查看: 1103|回复: 3

[文学] 整理是一种美德 写在《耕文诗萃》出版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2-14 19:5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岁月如流,涛声依旧。孩提时代,我们兄弟俩纠缠在一起打架的情景,记忆犹新,仿佛就在昨天,转眼间,都已成了白发满头的古稀老人了。

    “今年花似去年好,去年人到今年老。”长太息以掩涕兮,哀人生之短暂!2013年岁末的一天,耕文来我家了。他已是多年不登我的家门了。他给我送来一部他写的诗稿,让我帮他看一看。这是他准备正式出版的诗歌之荟萃,名曰《耕文诗萃》。是他半辈子心血的结晶、心路历程的记录,大约二百余首,我认认真真地、饶有兴味地读完了它。

    坦诚地讲,我们兄弟的关系并不像别的兄弟间那样形影不离,亲密无间。算不得亲热的。我反思过,主要责任在我一边,我是老大哥,我缺失老大哥应有的包容心。

    官久必自豪。耕文很年轻的时候就做官了,在官场整整泡了二十多年,能不自豪吗?我这人从来不欣赏当官的摆谱儿,玩身段儿,渐次地我疏远了他。

    诗稿我只读了一遍,但感想良多,印象还是很深刻的。

    整理是一种美德。经常整理自己的居室,整理自己的衣物,整理自己的书籍文具、思想言行、笔记诗文,这是生命的诗意,是严谨地对待生活的态度。耕文是严谨的,他拥有这一美德。

    和耕文接触过的人都会发现,他的家,他的办公室,从来没有乱扔、乱放的现象,永远保持着整洁。他也从不蓬头垢面、边幅不修地出入于人群之中。包括他走路的姿态,也是有板有眼,舒缓有致,富有节奏和韵律感。

    到了晚年,他整理出版自己的诗集,就是他美德的具体表现。苏东坡就写过这样的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飞鸿那复计东西。”且不管耕文诗作水平之高低,仅他“雪泥留指爪”的作为就值得大加赞许。

    “诗萃”大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登临和壮游;二是亲情和友情;三是生活感悟和时事品评。

    耕文从小爱跑爱逛。也是他命好有福气。他当领导,一直干的是很实权的工作,加之工作需要,有机会举国上下漫天跑,漫天逛。退休后,女儿、女婿又都大大的出息了,风风光光地在外国站住了脚,又有了长时间地在海外旅居的机会。特别是,老天爷还给他恩赐了一位能干的太太,相夫教子,里里外外一把手,替他包揽、操持了全部的家务。他可以无牵无挂、一身轻松地在外面跑。他没有白跑。所到之处,都有思考,有心得,有记实。恰如郦道元、李白、杜甫、白居易、柳宗元、欧阳修等文人学士,饱享着游览之乐;游乐之后,又述之以文,再饱享诗文之乐,也让后人分而享之。

    耕文参观、瞻仰过许多古寺名刹。他与众不同的地方,是以朝圣者的姿态出现的。他对大大小小的神圣诚惶诚恐、恭恭敬敬地顶礼膜拜,充满敬畏之情。大凡对上苍,对自然,对鬼神有敬畏之心的人,是不会做出格之事的。耕文不做出格的事。耕文是个善良的人。而那些天不怕、地不怕、神不怕、鬼不怕的人,我怕呀!这号人,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干不出来!你信吗?
 楼主| 发表于 2014-2-14 19:5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耕文不落其后。在广袤的这片土地上,名山胜水,星罗棋布,山明水媚,蕴秀藏灵,自古以来,无数的墨客骚人,蹇裳涉水,攀高跻险,问奇于名山大川,写下了无数美妙的翰章。耕文的诗,虽不是咳吐珠玑,可也能引我饱餐秀色,萌动心焉向往之想。不少篇章,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意境高远,诗情辽阔,其诗风有冲谈之味,和谐之音,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可惜,太直白,辞汇古板、贫乏,缺少清新之美、醇厚之美、古雅之美。这大概与他的官场浮躁病有关。读书太少,读古诗文太少。在语言方面,营养不足。
    耕文虽然游历观瞻过无数的名山大川,饱览天下风景,可令我不能理解的是,雄奇的大山大川,并没有激起他与之相匹的恢宏之志,也没有让他追寻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这风景当然应是自己内心的从容与淡定,是灵魂的大洗礼,是大彻大悟。何以见得呢?在“诗萃”的后记中,可以看出,他始终没有忘情官场的风光,一直陶醉其中。

    在“诗萃”中,我最欣赏写亲情那几篇。质朴、自然、真纯、动人。诗中对亲人幽幽的怀念,淡淡的忧伤,如泣如诉的叙事,读着读着,使我情不自禁地老泪纵横,呜咽成声了。

    “感时念父母,哀叹无穷已”。我有这样的体会,在我的生命途程中,每当我病痛的时候,孤寂的时候,受委屈的时候,灵魂受伤的时候,我都会自然而然地想起我的父亲,想起我的母亲。总幻想,假如他们现在还健在该多好呀,我会孩子似地依偎在他们身边、膝下,娓娓地、无拘无束地向他们诉说我的冤枉苦楚,倾吐我肚子里所有的苦水。我也一定会得到他们的安慰、抚爱、鼓舞、支持,获得巨大的精神解脱。

    相对而言,他写友情的那些篇章,则显得苍白了些。干涩别扭,嚼而无味。尽管搜索枯肠,用了许多华丽的词藻,仍然不掩瑜瑕。为什么呢?“金有一分铜铁之杂,则不精;人有一分人伪之杂,则不纯”。写诗不也如此吗,掺不得半点假呀!

    “诗萃”中还有几首爱情诗,是耕文写给他心仪景仰的女人或红颜知己的。轻唱低吟,热情漾溢,柔柔的,绵绵的,热乎乎的。也许有人会批评说,这个老汉真无聊,七十多啦,还不忘风流。我则认为,这恰恰是耕文的坦荡之处,可爱之处,大丈夫气概。为什么呢?曹植之爱甄宓,李义山之爱宋华阳,元稹之爱崔莺莺,关汉卿之爱朱帘秀,如此等等,谁说这些人是老不正经?不但无人敢说不正经,甚至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传为美谈。

    《耕文诗萃》是值得肯定的一部诗集。内容健康向上,是正能量。显示了一个知识分子、文化人的良心、良知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显示了一个共产党人坚定的信仰、信念和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有很高的政治风度。
 楼主| 发表于 2014-2-14 19:5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其诗风也是好的。明快、清爽、朴实、朗朗上口,是准备让人读的,不是故弄玄虚吓人的。当今诗坛有种歪风,装神弄鬼,故弄新潮,天上一句,地上一句,让人雾中看花,以使人读不懂为高明。我不喜欢这种诗,因此,我更喜欢耕文的诗。耕文原本是有条件跨入诗歌的殿堂,成为一名出色的诗人的。

       他善良,有正义感,公道,正派,同情弱小,临风流泪,对月伤心,情感非常丰富;他受过良好的诗歌教育和熏陶,有写诗的天赋,起点也高。这些应该是他成为诗人的优越条件。

       小的时候,我们兄弟俩经常抱在一起打架,我体弱多病,个子瘦小,很受同伴们瞧不起。他则吃过两个母亲的奶,块头壮实高大。真要认真打起来,我不是他的对手。可是每次打毕,我都以战胜者告终,是他在让我。他善良,不忍心把他的兄长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

       他教书了,班上有个女生叫张虹,语文学得很好,特别会写文章,那正是除级斗争的年代,这个学生因背着家庭所谓历史问题的包袱,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老抬不起头。一颗好苗子,一朵早春的淡弱的花,是经不起凄风酷雨的摧残的,关键时刻,是耕文呵护了她,用他宽厚的大手拉扯了她,用他的心血滋润了她。给了她力量,给了她信心,使之勇猛地成长起来。张虹如今是全省、全国颇有名气的女作家,陕西作协副主席,她曾撰文夸赞李耕文是她学生时代遇到的最好的语文老师,是她文学创作的领路人。如果没有李耕文,就没有她的今天。

       我和耕文在读小学的时候,幸运地遇到了两位学养很高的启蒙老师。一位是我们的族兄李滋英先生,一位是我父亲的好友余守庸先生,后来成了耕文的老丈人。这两位先辈都受过规范的、良好的师范教育,琴棋书画无不精通,工于文而又善于诗。这两位老师从小就教我们读唐诗,培养了我们写诗的兴趣。先父文芳公,既能写新诗,又工于古诗词,也给了我们良好的诗的熏陶。

       耕文上初中时即开始搬弄起诗歌,他的诗作经常在校园的墙报上出现,也经常被老师当做范文读给同学们听。上高中、上大学时,即开始在汉中日报、安康日报、西安日报、陕西日报、河北日报发表诗作。教书以后,其五百余行的长篇抒情诗在《陕西文艺》上刊出,轰动一时。当时就有省上的大诗人、大作家王平凡、曹谷溪、路遥等相继登门造访,把他当作重点的文艺创作苗子进行培养。可惜,他后来从政了。他热心于从政。熊掌和鱼二者不能兼得。心有旁骛,把原本可以作务得很好的一块诗田荒芜了。

       难能可贵的是,退休之后,他又重新操起了这支笔。开始整理自己的旧作,并不时地有新的诗作见诸报端。好样的,没有沉沦,没有堕落,别有洞天,别有情调。衷心祝福《耕文诗萃》问世。“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心情很好,凑了几句打油诗与耕文共勉。

       巴山不老松不老,七十八十不算老。智者乐呀仁者寿,圣人早就有指教。多读书,多看报,多积德,多行好。且尽今日杯,不思身外事,河边湖畔勤勤跑,闲了逗逗老妻笑。谁敢说,花过三春颜色消;谁敢说,月过十五光明少。人生美景在眼前,淡定从容最曼妙!    (李耕书2014年元月16日于陋室)
a
0 0
  @ME: 
发表于 2014-2-15 10:18: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的我这个不读现代诗的人,也想读一读李耕文的诗了。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