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
“都怪我胆小,如果腊月十八不停工,我最少能多赚上万元。”“我也是生产少了,没想到今冬的挂面卖得这么快、这么值钱。”……2月9日,洋县戚氏镇五郎庙村的几位老面匠,围着火炉聊得很起劲。
“我说啊,你们要弄懂现在的好政策,要看清市场形势。”说这话的是该村离任的老支书闫庙柱。他家年前不仅没有减少挂面产量,而且当其他面匠犹豫不决或已停止生产时,他家比上一年还多生产了500公斤,到春节前已全部售出。
该村近年来在县、镇扶持下,手工挂面已成为支柱产业之一,尤其是春节前后,手工挂面供不应求。
“咱们生产的挂面,这可是一把一把搓出来的‘宝贝’,是真正的纯天然、零添加、纯手工的绿色食品,是任何一个老百姓都爱吃、买得起的实惠型产品。更何况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大力扶持农村产业发展,像这样的农产品,你怕什么?你犹豫什么?”老支书的话语掷地有声。“老支书,那你觉得我们下来该怎么做呢?”另一位老面匠问道。老支书端起杯子喝了一口水,接着说:“国家扶持咱干什么,咱就跟着干什么不会错,咋们一定要抓住机遇发展好手工挂面产业。现在最主要的是继续提高挂面的品质。
要注意生产环境和生产过程的卫生,从面粉来源、用水到操作都要卫生至上,生产人员也要定期体检,确保挂面生产环节不受污染。同时,要注意控制用盐,提高干度,还要适度包装。”
“咱们村上的挂面合作社有统一的品牌,咱们要用质量优势和品牌效应让手工挂面的市场越拓越宽!”老支书的一番“挂面经”,赢得了大家的赞许。(陈振华 通讯员 刘颖 张校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