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第一网

搜索
更多
猜你喜欢
查看: 1520|回复: 8

[汉中旅游攻略] 元坪村,汉中的“张家界”,我期待你早日“著名”起来!

[复制链接]
a
0 0
  @ME: 
发表于 2013-11-9 08: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车进入南郑县元坪村地界后,我为之一振,以为到了湖南的张家界或四川的光雾山了,只见一根根巨大的石笋拔地而起,直冲云霄;一片片石林连绵起伏伸向远方。这是典型的喀斯特峰丛地貌啊!坐在我车上的付刚看我很激动,指着右前方说,山顶上的那道崖,当地老百姓叫“城墙崖”。我仔细一看,那道山梁呈水平走向,梁顶有一道约一公里长、高约三四十米的垂直石壁,远远望去,无论从形状,还是颜色看,都是一段“天然长城”啊! ( H/ _' b& f. C' B4 x! S, U& Z
8 @4 A5 `% f( }" X7 N+ l4 n
        在福成镇“三问三解”,元坪村不得不去。因为它是离镇最远的一个村,近30公里。我还通过其它渠道了解到,该村20年前因某些原因“被小康”了。这些年由于戴着“小康村”的帽子,无法申请到扶贫资金和项目,一些困难一直无法解决。 % }  g* U* o6 u7 h; C' x& b& J
# O* A$ P/ |0 Z& I5 ^# R, V' i
        今天镇党委、政府领导,也没有大事,吃毕早饭,书记付刚、镇长赵朋永、副书记张斌也和我一同前往。
- w! I5 ~  E4 ^4 x7 O. I9 Q2 l' y$ S& c6 ^. M6 [
         进村后,镇上领导向村支部书记彭文忠、村主任蒙永国当场拍板14户64名村民吃水难的解决办法:镇上挤资金买管道、水泥、沙子等材料,村民出劳力安装管道,修蓄水池、分流池,这个事情马上办,并对其它几个问题也作了承诺。
! ?- A: d2 s+ U$ c3 |& B1 E+ G( D

元坪村,汉中的“张家界”,我期待你早日“著名”起来!

元坪村,汉中的“张家界”,我期待你早日“著名”起来!

$ j4 g1 K. V2 D8 R4 B  p2 f         我抓紧时间向两位村干部详细询问村里喀斯特峰丛地貌的有关具体情况。蒙主任说,村地盘内全是这种地貌,东西、南北的直线距离基本都是十公里左右。乖乖,一百平方公里啊,规模可观啊!
- L# g; g( \1 G* m, D" b; A
2 |5 p7 F; I. ?+ T2 Z5 ]7 I        蒙主任指着云端里一个山头说,那是最高处,海拔两千二百米。因山头像一个佛像的头,所以我们叫它“佛头山”,站在上面不仅全部看到本村地貌,还能看清邻近的西乡县、四川通江县的很多地方。山上有座庙,传说是明建文帝隐居的地方,福建东南卫视《发现档案》栏目,还做过一个节目--《帝王梦断大巴山》。前些年庙里香火很旺,现在庙垮了,没人去了。 * x. T3 I8 y  x+ Q* V# f" }
% M' i# i8 R3 N5 B) b# ?
        我坐不住了,问上趟佛头山要多久。蒙主任说,现在路很荒,很难走,最少得六个小时。
$ f, \8 C5 ^% j5 r: w- g, X* V( M3 P) _* s  j
        我一看表,十点过一点。尽管我昨天去芭蕉坪共走了七个小时的路,腿比较疼,还是决心去一次,把这个旅游资源仔细看一看。 3 H' \" \. p7 ^) t7 x) H' b

2 x. M. o2 b6 V! e        彭支书主动当我们的向导。我们向上爬了一个多小时,走完了遮天蔽日的木竹林,就进入了原始林区。那些高大粗壮、形态各异的树木令人兴奋,且大多数是彭支书都叫不上名字的稀有树种,大家分别用相机、手机拍个不停,司机小侯还给我采了一朵珍稀蘑菇——羊肚菌。
& P" \8 M) R( f$ u
' t# |: W- E  i4 c* @2 e4 ?0 z        三个半小时后,我们登上佛头山顶,放眼四望,眼前是一片千奇百怪的石笋海洋。更神奇的是,九条山梁从四面八方聚过来,与圆圆的佛头山相连。我正想说这是九龙戏珠,彭支书先开口了,说他们叫这“九龙朝圣”。我想,既然这里叫佛头山,“九龙朝圣”更为贴切。我对镇、村两级领导说,和四川光雾山的喀斯特峰丛比,你们这里的优势是,在一个地方能把整个景区全貌尽收眼底;和湖南张家界比,你们这里是1200—2200米的高海拔区,夏天是个清凉世界,游客可能舍不得看一下就走,要在这里住下来避暑。 . j, V+ x: [! t( ~

元坪村,汉中的“张家界”,我期待你早日“著名”起来!

元坪村,汉中的“张家界”,我期待你早日“著名”起来!
. n, `* a: m7 Z/ ^, f- S7 ^4 `2 M
        回到山下,在蒙主任家用餐时,我兴致勃勃夸赞村里旅游资源真好,应该好好开发。蒙主任冒出一句,我们村里还有数不清的溶洞,大的有五个,分别叫水帘洞、穿洞子、出水洞、羊儿洞、大洞子。这五个都是水洞,其中一个水从里面不知流向哪里了,另四个洞的水都流出洞外了,现在是枯水期,每个洞的水都有大腿粗,丰水期更大。前些年,一位村民利用水帘洞的水建了个小电站,直到前不久我们都用国家电网的电,小电站才废弃了。我们村里这几条沟里流的水,都是从这几个洞里出来的。我忙问洞有多深,有没有钟乳石?蒙主任说,他们以前不用任何辅助工具,几个洞都能走两三公里深,里面到底有多深,不知道,钟乳石也很多。 . w0 U+ |4 E2 m+ g( X3 `) o
5 U% s3 _; g8 I; D- q
         我一看表,17点,离天黑还有两个小时,马上向其他人宣布,十分钟吃完饭,去看洞。时间不多,那就看一个是一个,哪怕只在洞口瞅一眼。 , G4 J% L3 |: B5 K& t/ x% f: }2 a
+ f0 K/ E& }  q: b& L8 }
         我们先来到水帘洞,迎面是一孔约20米高,10米宽,30多米深的“城门洞”,蒙主任叫它“穿心洞”,里面是一块约数亩的平地,四周都是几十米高的绝壁,大腿粗的水流,从绝壁的另一侧洞中流出,穿过平地,从“穿心洞”流到外面去。哦滴神啊!这是“天坑”地貌啊!我忙向他们讲解什么是“天坑”,“天坑”是怎么形成的,并告诉他们,自己的记忆中长江以北地区还没发现过“天坑”。 6 W$ ?; i" T- y

. f6 U* Z$ k+ _6 o/ [        我们又马不停蹄赶到“穿洞子”,此时天快黑了,去洞口要过一道涧,上面的独木桥很腐朽了,不能前行。我们只是在下面看到“穿洞子”流出来的水,在洞外20多米高的悬崖上形成三级瀑布,很是美丽,只好照了些像返回。
0 h! N1 c/ C' K4 `' l
# W" i1 [$ a6 \, _1 f         蒙主任告诉我,“穿洞子”跟“水帘洞”一个样子,里面呈脸盆状,只是盆底更大,直径有一百多米。我差点跳起来,又是一个“天坑”!
3 B4 u0 X* f& p: c  [. h! E! M  y: K" V' q4 y7 c! A
         返回途中,我边开车边想,元坪村有奇山(峰丛)、原始森林(红叶),还有天坑、溶洞,山、水、林、洞、坑样样具备,真是太美了。我去过邻省的两个“著名”景区,说实话,那算不上风景,但人家把它“打造”成了著名的风景区。元坪村这么好的风景,至今还养在深闺人未识!我要连夜把它写出来,希望引起更多的人关注。    (省公务员局 符世雄 )8 w+ f4 d) U5 E* a. L( x
a
0 0
  @ME: 
发表于 2013-11-22 10:35:44 | 显示全部楼层
汉中房产信息网
被遗忘的角落:南郑县白玉乡佛头山

7 d0 C" a! _* V0 C1 w4 A& w' a
          佛头山位于大巴山深处白玉元坪村和西乡县交界处,距离汉中170公里。海拔 2200 米,因 此山高耸如云,像 稳坐如钟的佛像,故曰“佛头山” 在一个晴朗的秋天我和兄弟们相约而至准备再一次征服这个神圣,充满传奇色彩的地方。当年那条羊肠小道已经荒芜,途中经过两座土地庙,都是用石头砌的那种,那是以前潮山烧香拜佛的起点。

/ _! L/ G( b: C! }! L2 Z
        来到半山腰树木葱郁,崖壁古树曲枝林立,红枫叶迎风招展放佛在向我们挥手执意。沿途山路崎岖,时而蜿蜒,时而垂直,踩着软绵绵的落叶向上爬着,挂着那颗悬调调又充满好奇的心向上攀着,一边欣赏着风景一边特别谨慎小心,生怕滑倒,跌落山谷。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攀爬终于来到山顶,看到一块界碑,东面刻着西乡,西面刻着南郑,再往上走数十步只见一小草坪南边挺立着一座被岁月风嗜了的岩壁,停留了两分钟的眼神随着几部石阶而上,只见正对一座石窖,这就是佛头山之门_ 山神庙,香火时期的人们来这里都要先祭拜山神,不过已垮塌。左边一小道大约30米就是佛头山崖壁,崖下干燥宽阔平整,这就是所谓的_下殿,只见崖下几栋石头砌的墙,还有庙宇的残橼,瓦片木头已经掉落腐朽,15年前看到的那些雕塑,菩萨已荡然无存,只剩下一些残辕断臂,破烂的莲花台在这里只留下了一些时光的痕迹,不过台上的“红布”,香签,以及地上的烟花炮竹痕迹依稀还在,可以猜想到以前香火多么的旺盛。
, C8 Y0 h% S0 d+ Z3 E8 _# P
         回过神来歇瑕之余还是有些失望,失望这么好的地方被破坏了,究竟是这里太偏僻还是“怀才不遇”?放佛一切的一切都凄凉了...... 从下殿往东行来到粉笔岩,崖壁上用石灰图出一块四米见方的板,已残缺,还可见落尾“宣统二年”字样,据说这是通江县文管局当年所留,并付诗一首“魏峨佛头山,高耸如云间。二水归脚下,山山近眼前。登临众山小,川陕一奇观。” 据说这崖板上是文人墨客挥洒之地,多人曾留诗佳句笔墨丹青。然后爬上一石坎,脚下是草绒,踩着特舒服!往前走两丈见外,眼前豁然开朗,映入眼帘的是群上环绕,一道道山梁参差错落,层层叠叠延伸到远方,被秋羞红了的山峦尽收眼底,唇舌间不仅触碰 脱口而出“哇!好美啊” 我沉醉了,尽兴的欣赏着, 却不料一阵凉风从脚灌捎头顶,往下一瞧,原来脚下是悬崖峭壁,我不径倒退一小步,定了定神。背后一摞石阶,这就是 _卷栋门 ,仔细看看根部从崖逢砌起几丈多高,不仅惊叹建造工匠们在那个不发达的年纪里所付出的代价和心血。
: q; y5 F; O" V6 M. r7 F0 G  e
         石阶中央有一块特别值得注意,上面有个马蹄印,在这里有这么一个传说,当年建文皇帝听属下一大臣瑾言佛头山是个“九龙捧圣”之巅要在此建都,建文皇帝骑马来此视察,站在这里数了一圈,只有八个山头,结果却忘记数脚下,于是离去时只留下了这个印迹,一直流传至今。确实 站在这里,群山环抱,云雾缭绕,放佛在天迹,放佛在云端,有“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之气势,可以眺望千里之外,蜿蜒云端尽收眼底。有人说在最晴朗的早晨可以看见汉江河。一阵成伦之后循徐上走来到_上殿,这是观音菩萨住处,殿阔伦廊还在,只是都已垮塌,殿口原来有一对吼天玉狮,一左一右,都已不复存在被盗走,我感到一阵悲痛。旁边有一水井常年不干涸,流传这是泉灵所在,传说观世音菩萨在这里种有一棵神树,只要来许愿者心诚喝下泉灵之水,拾到神树之叶的人则灵验,并且永保平安。在崖边寻了一块宽阔的石板盘腿坐下,和兄弟唠叨着:我去过沿海几个省,那里的佛教兴旺,香火旺盛,寺庙无数,都是以村为单位,集资捐建,共同受益,并且风景并不怎么特别,但是却成为一道风景线,如果佛头山在那,那还了得岂不入围国家级旅游景区?心中不仅发出感叹!
: w( J6 c$ r; s
        佛头山啊佛头山你是被漠落的世外景点,这么好的旅游地却没有被开发?没有人引见开发?没有领导倡导开发 ?没有哪个部门去尝试开发?去招商引资开发?我感到悲哀,这里的人民感到悲哀!心有余悸而力不能驾驭,我望着远处沉默了··················· 听 祖辈们讲:佛头山历史久远,庙宇应该扩建于清末民初年间,由当时地主豪绅向明贤 吴大典等人筹措主持,其殿内建造宏伟,崖壁一块木制雕工大匾,上刻“建文崖”三字,夺夺醒目。其殿内两米左右高的雕塑,有门神、十殿年君、十八罗汉、财神菩萨、佛祖等雕像,做工精致,有的相貌魁梧,有的相貌恶煞,有的相貌慈善,有的面带微笑,栩栩如生。殿内常住和尚僧吕,香火旺盛,旁边一青铜古钟,每日响起,回音荡破黎明时分。上殿内有观音菩萨,月亮菩萨和太阳菩萨排在观音一左一右,雕塑活龙活现,唯美唯肖,殿前一面两米见方的牛皮大鼓每逢历年农历6月15至6月19为佛头山潮山观音大会特别响起,鼓声震耳欲聋,十里之外也可听。观音会期间两省三县(陕西省和四川省,西乡县、南郑县和通江县)成百上0千的朝拜者,佛教信徒都会纷纷踏至而来,烧香、拜佛、许愿、还愿。届时鞭炮声,嚷嚷声,鼓声不断,烟火缭绕,人来人往,一群忠之信仰之人,一片热闹非凡之土地,佛教兴盛的延续着。
' u% F1 _4 L  r+ E9 Y/ F
         俗话说好景不长,后来新中国成立,解放后十年文化大革命把大部分庙宇都毁之一旦,再后来寺庙失修,无人看守遭到一些不法人士破坏,盗窃,现如今荒草凄凄,只能看到破璧残橼....... 希望虽然在田野上,我站在田野上呼吁能够重建一切,一双筷子易折断,众人划浆开大船,看到的网民希望家乡后河里开发旅游区的,让佛头上扩大知名度的,让世人认识并了解佛头山的花你们几秒时间分享转发一下,传递正能量为自己,为家乡,为将来。(元坪123)
a
0 0
  @ME: 
 楼主| 发表于 2013-11-9 11: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南郑县福成镇白玉元平原始自然风光景区与西乡县大河镇相连,登上海拔2182M的佛头山,极目远眺,西乡的河西,大河,楼房三乡尽收眼底,景色壮美,这里传说是明建炆帝朱允炆逃难隐居之地 ,上门汉皇帝入赘招婿的动人传说更增添了神秘的色彩。佛头山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山顶那一池清泉,四季不干,建证了佛头山上下两座大庙,当年入山朝拜,人潮涌动,香烟袅袅,更有那建炆皇帝在此出家,让人产生无尽的暇想。。。。。可惜庙已年久失修,《皇图永固,帝道遐昌》的对联永远定格在历史的瞬间。1 x8 Q& d/ ]8 r, P9 Y. ]: H6 R8 m

, d! |: h8 x, J, C! B5 W' q         佛头山对面,长达2KM的城墙岩自然景观,气势恢宏,相传,建炆帝逃难到此,准备东山再起,南有城墙岩天然屏障,又是9龙捧圣的灵地,即9座象龙型的山朝着佛头山,让建文帝下定了立皇城,夺回被叔父朱棣抢去的江山的决心,他数来数去,只有8座山,忘记了自己所站的那一个,仰天长叹,心灰意冷,便在此出家为僧,成就了朱棣开创了永乐基业,人民免糟战火涂炭。充满神秘色彩的传说,神奇迷人的自然风光,让人留恋忘返,是一片最美的未经开发的处女地,。。。。。(省公务员局 符世雄)
' {8 Y) o2 D6 ^2 l6 M  h2 Z+ @9 V! K) n- r. x
a
0 0
  @ME: 
发表于 2013-11-9 13: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白玉元坪原始风光风景区的开发,制约的因素主要是公路问题。汉白公路134KM,从汉中至白玉,有42KM 道路只拓宽,尚未硬化,路难走,通行力差,从白玉到景区,9KM道路是村道,难行走,开发景区的硬件主要是道路。旅游资源开发,可以吸引民间资本但是,硬件道路投资只有政府出力建设才现实。白玉与西乡隔山相望。
* p4 y# S4 g( `7 z; m" g           据了解,西乡县正从大河镇方向向景区修路,原村道拓宽6M,莫非西乡也有开发的意图?南郑观望?汉白公路如能从景区打通,与西乡县联通,对南郑,西乡两县 来讲,将有划时代的意义,即汉中经碑坝白玉至西乡大河至汉中,再有通江至汉中碑坝白玉西乡,通江空山,镇巴,南江,两省4县,公路大网络,旅游大循环,这篇文章就做棒了。期望这一天迟早会到来。(田野流浪者)) |  e9 ?& g9 _- x- T

" {5 w1 b9 j# Q0 X. _* l2 E
a
0 0
  @ME: 
发表于 2013-11-10 10: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强烈建议开发白玉元坪旅游资源,也是这里人们的心声,这里有着一线的旅游资源,和自然原始风貌。南郑县福成镇元坪村,欢迎有志之士前来考察 ( q  X1 s2 \- S* W" t! Y
a
0 0
  @ME: 
发表于 2013-11-10 16: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汉中的官员有四川省官员一半觉悟就好了!看看人家光雾山* f& X4 w7 s) P. P
去香炉山观光,四川人说我们“南郑的山,南郑人去看,还给四川人交钱”,南郑人真是......看见光雾山 一江清水从南郑庙坝流到四川,四川借水开发了旅游,富裕当地村民,而我们庙坝人还很贫困.......$ c: r) ?3 f: @; n0 s5 X% q' w1 ~9 m3 ^& d
光雾山那边我去了几次,一看就感觉是大手笔开发的。一过四川省界,就感觉南郑和南江的差距好大啊!
3 K5 h$ R1 d# v) |' {汉中的领导要是能像川人一样懂得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汉中旅游早都不是现在这样了。作为一名旅游人,这两年对川人在旅游开发方面的构想和力度叹为观止。而我们的领导还停留在为官一任,换一岔主城市干道绿植,浪费纳税人血汗钱的水平上。
4 e8 |- U( ]- m0 C7 D
a
0 0
  @ME: 
发表于 2013-11-11 09:4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咱南郑的旅游啊,提起真的令人痛心!大好的旅游资源不是闲置就是被外地抢了去,像那南湖,里面是20年没变化,门票到不停的变化,外地人去了直呼后悔。有识之士提的建议总是石沉大海,我们理解政府办一件事的难度,但总要有动作才行啊。/ w+ l; G  v2 i7 |
发表于 2013-11-11 11: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切勿大规模开发,现在的旅游开就等于破坏,保留做穿越、自驾游精品线路。
发表于 2014-7-17 16:4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元坪加油,希望能够早日开发,然后让村民们早点富裕起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