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第一网

搜索
更多
猜你喜欢
查看: 1263|回复: 7

[家庭] “常回家看看是给我们最好的重阳礼物”

[复制链接]
a
0 0
  @ME: 
发表于 2013-10-11 19:53: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重阳节将至,许多作子女的都在为给父母送个啥礼物犯着难——买个电子产品,他们不会用;给钱,他们给你存着;问需要啥,只说啥都不需要。在记者采访的一些老人中,他们大都表示,子女能常回家看看就是最好的礼物。
                           子女:不常回家原因多
       朱先生是勉县人,前几年一致在西安工作。今年年前他在汉中找了一份工作,待遇不错,但比较忙,休假的时间也比较少,所以回家看望父母的机会较少。对此,朱先生的母亲有些抱怨,“以前儿子在西安,一年回家一两次。我想现在回汉中了,应该会经常回来,哪想到还和以前差不多,反倒是我们老俩口隔三差五地去看他。”对此,朱先生也一肚子无奈,“有啥法,公司本来假就少,管理又严格。如果经常请假的话,收入就会受到影响。”
      四川人小吴已在汉中开了好几年的出租车了,谈到父母他说:“我父母今年都60多岁了,仍在农村以务农为生。我本想把他们接到汉中跟我一起生活,但经济条件又不允许。没办法,也只能在平时多给他们打打电话了。”
      除了以上两种不能经常回家的客观原因外,嫌老人絮叨,生活习惯合不来等则是子女不常回家的主观原因。
                        老人:常回家是最好的礼物
      丧偶的代大妈家住西乡农村,儿女都在县上工作,“进门一把火,出门一把锁”是她日常生活的形象的现实写照。每次儿女们回家,她就舍不得让走,为留上儿女多住几天,还经常流眼泪,总说:“你看别家多热闹,儿孙们出出进进。”
      在采访中,许多老人都表达了两个愿望,一是希望自己身体好。因为他们认为生病又花钱又拖累儿女。还有一部分老年人因为经济收入等原因,担心生活没有保障。“去年有病,钱没少花,儿女也折腾够戗,耽误上班!所以不生病,就是给儿女挣钱!”家住汉台的武大妈对记者说。另外一个愿望就是希望子女能经常回家看望他们。“娃们如果能每周回家一两次,陪我吃顿饭,唠唠嗑儿就挺好了!我啊,啥都不想要,就希望孩子们能经常常回来看看。”在中心广场晨练的冯大爷道出了老人们最想得到的重阳节礼物。     (记者 何大龙)
    你怎么看?
    1.你多长时间看父母一次?
    A. 一周( )B. 半个月( )C.一个月( )D 三个月() E. 半年( )F. 一年() G. 更长()
    2.你父母住在哪里?
    A.农村( )B.城市( )
    3.你在哪工作? A.本地( )B.外地( )
    4.你不经常回家的原因?
    A.工 作忙( )B.工 作地点离家远( )C.嫌父母唠叨 ( )D. 生活习惯不合( )F. 其他
a
0 0
  @ME: 
发表于 2013-10-12 08:46:10 | 显示全部楼层
汉中房产信息网
其实年轻人也不容易,生活压力大啊
a
0 0
  @ME: 
发表于 2013-10-12 10:4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挣到钱,回家有时只是加大了老人的失望。
a
0 0
  @ME: 
发表于 2013-10-12 17:18: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明天就是重阳节了,压力山大啊!
a
0 0
  @ME: 
发表于 2013-10-13 11:28:44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是孝老、敬老、助老日,让我们行动起来,为老人送上一句祝福的话,做一件奉献孝心的事,常回家看看,让家中老人沧桑憔悴的面容挂上欣慰的笑容……
a
0 0
  @ME: 
发表于 2013-10-13 12: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来难

老来难
老来难是老来难劝君别把那老人嫌当初我嫌别人老如今轮到我头前我经常串门去观看听我从头说上一番那耳聋说话得高声喊经常打岔惹人烦老眼昏花也看不见那鼻涕眼泪擦不完那老熟人走到近前把我喊那愣那李四当张三到外边青年嫌我走路慢说妨碍交通你躲一边没牙吃饭也嚼不烂哎......囫囵吞枣咽肚里边也许卡中间嗓子眼儿像刀剜呵喀老半天反倒说我馋哎,你说我是冤不冤吃饭给我一个大粗碗陪客让我躲在了一边头发泄顶一大片小风一吹还有点寒戴帽子成了老习惯睡觉蒙头都捂严就这样浑身疼痛还酸懒躺下翻身也很为难盼着天明天不亮越冷解手越没完怕夜长北风寒伤风感冒病来缠老年肺虚咳嗽喘还一个劲的吐粘痰儿女们都拿白眼看嫌我邋遢躲一边那心里说你已经见了四辈半还想再活多少年还真是我手脚发麻两腿软行动坐卧也很困难住着拐棍也走不远上炕如同爬泰山这老年人拖拖搭搭叨叨念念愣那初二就当了初三思前想后心情乱是颠三倒四惹人烦对待老人啥情感您要观察就在民间日月如梭催人老人人都有老来难尊老爱幼是好习惯那孝敬老人美名传!

a
7 2
  @ME: 
发表于 2013-10-16 20:52:43 | 显示全部楼层

九九重阳年年有,
儿女孝心献父母,
夕阳幸福朝阳报,
家庭和谐天伦乐!
a
0 0
  @ME: 
发表于 2013-10-17 13: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中国社会福利协会和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首届老年节研讨会在京举办。记者从会上获悉,目前我国约有40.7%的老年人仍是靠家庭供养,四成老人认为自己是家庭的负担,只有约24%的老人能够依靠养老金生活,农村很大一部分老人要靠劳动收入养活自己。

  >>收入状况  24%老人能靠养老金生活
  昨天,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发布了中国老年人状况。数据显示,老年人口中有30%的人还在劳动,在农村这一数据达到40%。从1990年至今的20多年里,城市老年人的在业率一直下降,现在保持在5%左右,但农村的在业老年人口却在增长,目前为40%左右。

  中国老年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所长杜鹏介绍,在我国已经实现了养老保障的制度全覆盖以后,2010年能够靠离退休金生活的占到24%,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的仍然占到40.7%。其中,在城市靠离退休金生活的老人达到三分之二,但农村只有4.6%的老人能靠养老金生活,有41.2%的农村老人是依靠自己的劳动收入,“农村的问题相比城市更严重,很多老人一旦生活不能自理,就没有收入来源,得依靠子女抚养,他们依靠家庭成员供养的比例达到47.7%。”

  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4.01亿个家庭户中,有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家庭户为1.23亿户,通常所说的老年空巢家庭共有4013.5万户,生活在空巢家庭中的老年人口总数至少有6200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

  >>心理状况  亲友去世对心理影响最大
  在研讨会上,中国社会福利协会还发布了《老年人精神文化服务模式研究报告》。报告显示,亲友去世对老人的心理影响最大,老人对自己未来养老及子女的担忧、身体上的病痛等也会引发老人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

  通过对比中国老龄科研中心2000年、2006年和2010年的三次全国调查数据发现,城乡老年人的孤独感以及自我的价值评判都在改善,城市80岁以上老年人的孤独感明显下降,十年来下降了20个百分点。

  同时,2000年时平均约有57.1%的城乡老年人,认为自己是家庭的负担,而2010年,平均有43.3%的老人认为是家庭的负担,对自己负面评判的比例大大下降,说明老人对生活更有自信了。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