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
2013年8月23日上午与镇巴青水镇仁和村刘村长相约去景家坪,根据村长多年掌握相关资料及现场地面物品查验整理出来:9 b$ ]9 }0 ?0 H( |
镇巴白天河景区:明皇室后裔隐居处!
8 ?' c$ j! o5 c9 h7 i0 s8 |1.雕有龙的一对三节样式石墩,刻造为道光元年,留字为朱克俊记。(现由村民从原建地垫置在自家使用)5 F1 c7 Z0 D. ~3 _ A% l8 j. h( a
7 Z. {) ^! R" X5 ^: A. [2.在墓地有插入半节标杆大石座一件。原是一对耸立在墓地前沉。
8 M7 I! O% g9 t8 A
2 N# c; d6 V* X+ J! I& [8 T3.完整立式墓碑两块,墓穴目前完好。上都刻有“皇清待诰”为朱姓,上面大墓推测字迹为先立墓后刻字,上添加朱氏上四代姓名,墓主为朱奉贤,有蜀王字派中奉字,其中三位为两字姓名,无从查找字派。朱姓墓地应不少于20座建,其它都在前些年破坏。
$ f& P1 I: M- Z- N
; I7 m* s5 L! S9 t4.旧房庭院一座,座北朝南,解放后为学校,现由村民居住。由青砖,青瓦,大木混泥搭建,房檐木门窗有考究的雕琢。/ {3 G5 J5 N2 H8 w- W, }* p$ x3 S
, h' W* Q, a$ m6 q1 ?$ \8 o# r6 G5.在通往景家坪的路上有一石头刻有两组字,现还没识别出,按传下来的说法是“石锣对石鼓,银子二万五,有人识破买个汉中府!”
+ O6 q' W2 L6 c' O* M
% i% s) k( h. Y- w- z* F! U6.在景区南天门有四川扬提督押解钦犯到此专门石刻留字一处。(村长查看拓字提供没见着,有机会再去), D+ R9 A- Y4 D! P2 o2 B( ~0 @0 R
8 Z! ?& \% _4 F0 F2 h! f
7.墓碑上不提供朱姓人来自何处,后期此地改住户为金家,现名景家坪。原朱姓人家已找不到后人。' ` `9 E! G& u; m o! d
, k- G. U, v/ W/ `$ H参考信息:" x: a. d- V% I( y; ^ {4 {
1.村民提供前些年在墓地上取墓石用检到金花一朵,花当时分争分割成叶片各自收藏。(提供为跟随的村民)
}+ W7 m' a3 \: p; O2 y( q2 ]: i- ^( f4 ~+ J1 v, E& l0 K& E u
2.此地用石料这么大找不到出自那里,从什么地方开凿雕刻运过来。
3 W6 O; E& n! R/ p, O4 p# U, O* t, F' e
3.满清王朝在当时属异族入侵汉地,对明朝宗室怕得要命,所以清初对明宗实行血腥的屠杀政策。给凤阳朱氏带来了比明末农民起义更残酷、更可怕的灾难。5 c6 L) ?# R8 H$ Q! m+ N
* ]6 p+ B1 u/ ?, \* S
直到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才下了这样一道圣旨:“诏故明宗室子孙众多,有窜伏山林者,令悉归田里;有改姓埋名者,姓氏皆复旧。”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康熙帝南巡时,又两次到南京拜祭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葬的孝陵,并下令求访明朝后裔,使奉守朱氏世祀。但因无法访察,没有结果。再到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清世宗胤(礻+真)正式访查出明宗室后裔朱之琏,封为一等侯,入正白旗令世袭,以奉明孝陵的春秋祀事(这样,明皇族后裔又有一支加入满族)。
4 e) S$ }) Z+ e" f7 K- c1 v {
$ o8 P7 N3 {0 T3 R2 C3 P 至此,明宗室后裔才结束逃亡生活,恢复了普通平民的身份。7 e. y6 T3 t; K
& B4 Z/ n+ L9 s) Y( Y
综上所述,定位5品以上官宦大户世家身份。个人认证有望核实属朱明皇室后裔。现受仁和村刘村长委托申报县博物馆,请上级部门提早参与发现整理,验证,保护,修复为盼!(慢行的骆驼)! Q/ ?1 O( \; Y [" ]1 Z& w8 s
* z' u8 k C* H4 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