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
泛珠泉,又名龙洞潭,龙泉,位于宁强县宽川乡龙泉村水磨沟。沟壑里有农舍数间,泉溪旁梯田顺山势排列,到泉眼下戛然而止。泉以上则是旱坡地,看来是缺水的缘故。
% w. y& M6 F* Z# _) {: A7 n. A, ?3 [- b+ W, i6 M
龙泉有修竹垂柳拱卫,广约30平方米,深约1.5米,水呈蓝色,夏凉东暖,天愈旱而水愈旺。更神奇的是,泉中水泡上冒如泛珠,晶莹夺目,泛珠泉因此而得名。泛珠泉水量充沛,有专业人士测过,日流量2万立方米,水质甘冽爽口,可直接饮用。不知何时何人用砖块石条把泉眼圈起,水满自溢,蜂拥而出。附近村民在泉边放置水瓢,方便游客饮用。 # h3 L' Z6 p" x8 T1 h+ z; H1 q! b% f
6 m6 m( {. h7 Q: T" u 近趋赏之,蓝天白云、丛林修竹映入其中,倒映如画。泉内水珠从水底倔强喷出,上升至水面消失,甚是神奇。泉溪自东向西,奔流而下,宛如玉带镶嵌于翠谷青峦之中。泉下40米处,有水磨房一座,水推磨转,不需油电带动,环保省力。硕大的水轮在水的推动下,缓缓转动,激起浪花四溅,是多年未见的乡村景观。& i- w- J* o7 n+ a; r9 `
; y8 ?, r0 M \
昔日泉边有亭,立石勒碑数通,可惜多已毁弃。现仅存民国二十四年海南琼山黄保德撰写之“龙泉记”。碑文盛赞龙泉的奇观灵景,誉其可与山东济南的趵突泉、海南琼崖的洞酌泉媲美,还叹惜善写游记的徐霞客不曾来此,著《水经》的作者又多有遗漏,致使这一胜迹,湮没不彰。(秦晋)! V& R- e, u! p% X% D7 s
1 i( T$ h; g8 p+ u. 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