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108国道沿着洋铁路北上,在洋县戚氏街道办上赵村西北方向有一个500多户1300多人的山区乡村叫安丰村。脱贫攻坚实施以来,受党的各项优惠政策阳光雨露的滋润,村民生活、交通出行发生了质的变化。洋县中学驻村工作队员宋志斌说:“我驻的这个安丰村主要的产业就是袋料香菇,咱去看看。”( k; x4 U+ b8 B8 I: K/ |
像她们一样摘香茹一天能挣几十上百元,你还出门打工吗?
& S: r# W! G/ ]- P/ \. v 跟着宋志斌进了沟约两公里的地方,山脚下大田里有一块五六亩大的地方,黑色遮阳网下,一排排塑料大棚展现在面前。走进棚内,菇架上一朵朵肥大厚实的香菇招人喜欢,务工的社员们以其娴熟的动作采摘着丰厚的劳动成果。, p6 B9 ]; H3 v+ A3 i# \
在东边沿河畔的香菇棚里,第一小组妇女陶秀珍边采摘着香菇欣喜地告诉笔者:“我不是家里的主要劳力,我从年前11月开始在这里干活,最多的一天摘200多斤,挣上100多元钱。这晌天干得很,两天摘一次。两个月隔三差五地干,也挣了2000多块钱,都已经拿到现钱了。”. p1 V# r4 \4 T. Q* U2 x2 L
在中间大棚里采菇的妇女曹金侠说:“这园里的活碌多,不复杂,明眼人一看都会,这在门上哩,务工也方便。一天采摘一两百斤也能挣上几十上百元,划算的很。”
0 c# G( ?1 h/ a" e. R3 d% W( n' `
像她们一样摘香茹一天能挣几十上百元,你还出门打工吗?
# I" k+ l% [. s' v5 X1 x" S: n( m' Z 洋县中学驻村工作队员宋志斌介绍说:“这个香菇场是2018年春季建起的。当时国家投资了18万元,袋料香菇周期短,2019年第一茬结束时盈利1万元,没有给社员分红,把盈利部分用于后续发展。今年村上调整了菇场管理人员,由调解主任李羊生负责管理哩。”% t G3 K' J- v2 Q! E
正说着,一位个子高大,有些人清瘦的农民提着满满的一袋鲜香菇从菇棚里走出来。“他就是李羊生。”宋志斌介绍说。5 ]5 |' p- }1 k* g7 S- `
不等我提问,李羊生就说:“截止目前,我们这22000袋香菇巳产鲜菇20000多斤收入40000多元。这一袋香菇从上架到产菇,共计能收四茬。现在只收了两茬。”, v" X# z& L9 F1 u+ s% e
他扳着手指头算了一笔账,说:“我们这个香菇按往年的情况,外地客商销售价格每斤5元,但是今年受疫情影响,外地车开不过来,我们的货又销不出去,过了年没有车来,为了减少损失,我们利用村上的便民服务群,全体党员干部和网友在群里发贴宣传,往出去销售。不管咋说,我们的货还是销出去,把钱卖到手了。”5 C9 [0 o; n3 H$ `8 G% ~+ i
乡亲们干着手中的活儿,说笑着,谈论着,幢憬着香菇产业给她们带来的幸福生活,不时有欢快爽朗的笑声飞出菇棚。(三秦都市报 周崇红 宋志斌)
4 r; J# E# s/ i! @1 L( D, p. x- D6 i; {) }% _5 \" D$ \1 b4 z# A$ E2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