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第一网

搜索
更多
猜你喜欢
查看: 2212|回复: 4

[发展] 汉中,支持你从陕西独立出来

[复制链接]
a
0 0
  @ME: 
发表于 2012-4-24 08:36: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悠悠我心 于 2012-4-24 08:40 编辑
6 Z# W$ A+ M  W  w2 q9 Z$ C$ w( h. @* |! ~9 o3 u1 J' s% U% o  @. G
        汉中人在外的身份是相当尴尬的。所以别人在问到我是哪里人时?我会答道是“汉中人”,当别人不知道汉中在哪里时,我才会补一句“陕西汉中,在陕南,《三国演义》有记载”。这基本上是所有省外汉中人都会经常遇到的问题,为什么一个简单的问题,要表述那么多“废话”?原因只有一条:在人们的理解中,陕西就是黄土高坡、白羊肚头巾、羊肉泡馍,和一口“安红,我爱你”的口音等等,根本想不到陕西还有一个有别于“黄土高坡”的汉江流域山青水秀稻花香的地方。那么为什么会如此? ) A' ]0 F, Y* C  ~2 G1 ~
       个人认为陕西的对外宣传导向存在严重的忽视陕南的问题,而且暴漏出许多相关部门领导人的傲慢与无知! 2 _7 k4 S+ U( z0 m. f# l
$ D2 ^  ^* h0 ]4 b+ i
       陕西总面积为20.58万平方公里,其中陕南约7万平方公里(占34%,也有资料显示为36%),总人口约3700万,其中陕南人口约910万(24.6%),如此巨大的地域和人口规模,为什么在对外宣传中却视而不见?难道汉中乃至陕南不属于陕西吗?是不屑陕南与自己同属一省还是愚昧无知地理知识差? ' ~4 U0 u+ Y! Y: N9 b
       在此卑劣思想的作用下,硬是将一个纵跨大西北和大西南的省份描述成西北省份,将“关中八大怪”说成“陕西八大怪”,将渭河说成“陕西母亲河”(流域总面积13.5万平方公里,其中陕西仅占一半,其余在甘肃和宁夏境内),而且通过一切宣传手段去宣传,将愚昧错误的地理知识传授给全国人民,严惩藐视其它地区人民的个性特征和地区魅力,丝毫不考虑其它地区人民的感受?积非成是,于是陕西便成了当前宣传下的风沙茫茫的“二秦大地”。
! d6 V( K+ r& u2 I. }0 \& U0 S  C: X: K" j, `
       两年前上海搞旅游展览,笔者饶有兴趣地到陕西馆去观看,结果不要说汉中了,连整个陕南都只字未提,展示的全为北方地区的陕西。前不久,我们汉中网民举办公祭张骞活动,此活动开网民大规模公祭之先河,是具有很强的新闻性的,新华网、人民网、凤凰网都进行了报道,但汉中电视台将视频新闻上传给陕西卫视后,却因再三搪塞而未能报道。和西安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能上陕西卫视相比,怎能不让汉中人民心寒。
/ m1 ^- f0 o; X( @( p& t# Y  s" M: t! X2 k' J6 S. i- M/ y
    在此愚昧混蛋的错误宣传下,使得汉中的茶叶、木耳、稻米等物产在塑造自身品牌和寻求招商或合作伙伴时平添了严重的障碍。我在上海多个茶叶店问茶商有没有“陕西茶”,得到的答案是居然全是:“‘陕西’是黄土高坡,怎么可能产茶叶?这不是闹笑话吗?”这就是汉中这个被茶圣陆羽载入《茶经》的产茶重地,一个茶马古道的重镇所遭遇的结局!这充分表明当前这种愚昧混蛋的错误宣传已严重制约了汉中乃至陕南经济的发展。 , ]+ S# w4 R6 |3 I, W
毋庸置疑,“引汉济渭”工程将使原本落后的汉中的发展将受到进一步的制约(有统计表明汉中每年将因此而损失7亿元左右)。对于南水北调,四川省已公开向中央争取补贴反哺,笔者认为这很正常;汉中乃至陕南要涵养水源,必定要调整产业结构,从而丧失发展机会。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除了安启元在向北京争取反哺外(也正因此,安启元在汉中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倍增),陕西好像从未较正式地提及过此事。在此提请读者留意:陕西省的“小南水北调”可是从汉中的水源地褒河的源头调水!而国家的大南水北调对陕南而言是出境水。
2 v7 o2 O' ^5 s# k- P: B7 G; m1 C       在此卑劣思想的作用下,硬是将一个纵跨大西北和大西南的省份描述成西北省份,将“关中八大怪”说成“陕西八大怪”,将渭河说成“陕西母亲河”(流域总面积13.5万平方公里,其中陕西仅占一半,其余在甘肃和宁夏境内),而且通过一切宣传手段去宣传,将愚昧错误的地理知识传授给全国人民,严惩藐视其它地区人民的个性特征和地区魅力,丝毫不考虑其它地区人民的感受?积非成是,于是陕西便成了当前宣传下的风沙茫茫的“二秦大地”。 4 P' Z6 N2 _: ^! I, D& ?

7 m, y" y, Z" A& T        两年前上海搞旅游展览,笔者饶有兴趣地到陕西馆去观看,结果不要说汉中了,连整个陕南都只字未提,展示的全为北方地区的陕西。前不久,我们汉中网民举办公祭张骞活动,此活动开网民大规模公祭之先河,是具有很强的新闻性的,新华网、人民网、凤凰网都进行了报道,但汉中电视台将视频新闻上传给陕西卫视后,却因再三搪塞而未能报道。和西安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能上陕西卫视相比,怎能不让汉中人民心寒.8 x7 c  ^3 S' S9 n% D, y6 S
       不提的原因我想大抵有三:一是北京为中国的权力中心,争取起来风险过大(这也正如同汉中地方当局不便向西安争取“引汉济渭”补贴一样);二是争取会顺理成章地诱发省内“小南水北调”的补偿问题,还是不去碰为好;三是对牺牲汉中和陕南的利益没有足够重视,认为没必要或认为是应该的。对此,网络上充斥着不少强盗逻辑:“北京都能调,西安为什么不能调?”(与阿Q“和尚动得,我动不得?”如出一辙)“都是一个陕西省,拿你点水算什么?”可是,一个以“汉绿水”为特色的汉中,一个孕育了汉文化的汉中,一个以“绿色产业”为基础的汉中,失去了水,还能“绿”吗?
/ ?  {* v5 {4 q- d  @& H. n      “要得富先修”,可汉中这些年来交通状况改善了多少?特别是对外的交通,基本上仍停留在几十年前的水平;甚至连几十年的水平都不如。汉江自古就通航,1973年因石泉大坝未设船闸而拦腰截断,汉江航运从此销声匿迹。行文至此,不得不翻一本老帐:
- e" H% \1 G3 P7 Y3 x( D4 W& U+ P9 P
       80年代初,各界酝酿汉江复航。1986年由交通部部长钱永昌亲自率领国务院、陕西、湖南、湖北等三十个部、委、省和中央各新闻媒体考察了汉江、湘江的航运现状,发出了“挽救汉江”的呼吁,各大媒体对此事作了详细的报道,结果没有引起陕西省的足够重视。20年来,一分钱也没给,通道仍然不通。而湖南自那后对能够复航的江河区间大规模的投资,能通的地方都通了,航道等级也上去了,湖南的轮船可以直达上海,交通面貌大为改观。
9 v5 c7 q; Z& n4 o2 ?: e. a+ Y6 U. ~1 f
       水运是所有运输形式中最廉价的,汉江的水文状况比美国的俄亥俄河,德国的莱因河都好。德国300吨的船可以上溯到瑞士的巴塞尔。而我们呢?据专家测算,300公里的六级航道的投资不及3公里的山区铁路投资,而运力可以达到铁路的三分之一。汉中埋藏巨大的铁、锰、磷、石英、石棉、白云石、彭润土、石膏、蛇文石。这些资源都是长江流域,华东地区急需的工业原料,铁路运输根本无法满足,而汉江是长江第一大支流,这是多么诱人的一条通道啊.
9 k- l% Y) }- R) H        根据汉中市民政局的统计,截止5月28日,汉中在本次震灾中死亡47人,直接经济损失达68亿元,其中受灾学校1336所(宁强、略阳两县受损学校达95%),需恢复重建居民房屋总量87764户。由于媒体的麻木、冷漠和误导,所以“陕西”给外界的印象是轻灾区,特别是胡主席来汉中前,甚至外界就不知道汉中受灾,因此汉中在本次地震中所接受的援助并不多,截至22日汉中市民政系统累计接受社会各界捐款1930万元。所以尽管宁强和略阳的灾情重于四川许多县,如小金县、黑水县、汉源县、宝兴县、温江区、大邑县等等,但在“一省帮一县”的对口支援中没有宁强和略阳 .: Z3 S8 h8 }$ D4 i0 v/ H  u' i
陕西建五个地震避难所,为何没有汉中?
$ [- P8 O- P9 {3 A/ X, U6 M       据新华社、华商网等多家媒体5月30日报道,陕西省准备建设五个长期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其中西安两个、宝鸡一个、咸阳一个、渭南一个。规划建设的长期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设施齐备,将明确划分帐篷区、物资发放区、应急医疗等功能分区,这些应急避难场所都可容纳数万人应急避难,而物资供应计划为满足应急避难市民生活一个月以上。这些项目由省地震局牵头建设,由省、市共同投资,建成后交付当地政府管理。大家可以看看,陕西卫视中的专家刚说过“陕西”因秦岭阻隔不会遭受破坏性地震,但省决策部门却把“地震应急避难所”全部建在了“陕西”,秦岭以南的汉中、安康和商洛三地市是否因为不是“陕西”的所以一个都没有?尤其是汉中,作为本次地震中四川以外最重的灾区为什么没有一个?这样的决策者良知何在?如果说决策因为是在去年进行当时预计不足尚有原谅空间,那么本次地震后还不能做更改无疑是丧尽良知,这种丧尽良知的人配居高位决策吗?
5 w. ?6 Z' }& y' Z. r  _       关于地震灾区重建,5月22日民政部要求“一省帮一县”对口支援, 6月4日国务院又原 5.12地震发生后,全国各地电视台,尤其是中央电视台,立即对节目进行了调整,对地震进行专题的报道,陕西作为紧次于四川的受灾重省,陕西卫视仍在一集又一集地播出无聊的肥皂剧《关中男人》和《街坊邻居一台戏》,只到5月14日才在一片骂声中改播抗震救灾。后来陕西电视台派了一支31人强大记者队伍赶赴汉中和宝鸡进行灾情报道,可从汉中传给央视的许多新闻却是没有画面的“电话连线”,而且在5月25日余震还在强烈进行中就撤回了,还大言不惭地称“凯旋归来”。 而且,陕西卫视还一遍遍播放那个操关中口音的地震专家说由于秦岭阻隔,“陕西”不会遭遇地震威胁,我不知道这是什么狗屁专家?难道陕南不属于陕西?陕西卫视难道愚昧无知到连“关中”和“陕西”的概念都分不清吗?这么重大的错误难道就不知道提醒“专家”改正后进行重新录制吗?你们知道这是在误导全国人民吗?你们这样不负责任的做法对得起汉中人民吗?你们这样做只会让我们认为汉中不属于陕西。此外,经常避开汉中重灾区不作大的报告,却反复报道西安在余震中如何如何表现,仿佛就西安人命金贵,令汉中灾区人民非常生厌!除了陕西的电视媒体,这次陕西的平面媒体对汉中灾情的报道也很不深刻,地震发生多日也没看到几个图文并茂的大篇幅特写报道 .6 C5 s+ o6 L" z$ b$ F
(冷血殘陽提供)4 n* F8 g; ?4 `! w4 _7 a
! \: p/ h5 w4 U# e& z
a
0 0
  @ME: 
发表于 2012-9-21 22:5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汉中房产信息网
让人心寒,别人问我汉中在那里属那个省管,我说属陕西管
发表于 2012-9-22 22:35:1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   到现在别人问我   我只好说我是四川的...
发表于 2012-9-22 22:3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来把后面的补齐/ |1 [3 ^7 T% \' A6 F) o
发表于 2012-9-22 22:37: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对照敬爱的温总理,省市领导做得够吗?  / Z; J7 N, D2 b% o6 I8 R
    0 T4 Z' s2 N# U4 L4 j/ e( _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8.0级大地震发生后,温家宝总理在第一时间前往重灾区第一线,一位66岁的老人,作为大国总理,在余震仍随时发生的废墟中指挥抗震救灾、慰问受灾民众,并数度老泪纵横。温总理的速度和泪水,让亿万国民为之动容,也为中国赢得了世界的赞许。在本次地震中,汉中灾情为陕西之最,尤以宁强和略阳两县为甚,其灾情不亚于四川许多震央以外的地区,因此宁强和略阳无疑是本次陕西抗震的第一线。但当地震发生后,省市主要领导在哪?是否亲临第一线?几天后到达的第一线?  9 U+ c# E- W' w( E& F
    
' J+ D  F' S/ W: o: e* [  由于这是一个敏感的话题,我不想多说,有兴趣的朋友可在网上搜索一下便知道了。我想说的是,诸位领导的所作虽不能算是失职,但对照温总理,你们确实还有很大差距!论年龄你们比温总理年轻许多,论公务你们和温总理也不在一个层面上。另外,汉中市红十字协会的表现非常令人失望,地震发生后,电话居然没人接,办公室若危险,难道就不会“来电转接”到手机吗?地震后在上海创业的一城固朋友因反复联系不到汉中市红十字协会而将公司4000多元捐给了外地。不过,令人欣慰的是当胡主席来汉中视察后,省市各方面越来越重视,媒体报道也多了。  6 E& b" W4 }4 @, K) Z/ V% d* M
    4 {  N, s; c& B8 q! I+ v, o" N/ p: z) Y
  二、陕西卫视等媒体,是否有些麻木和可憎?  4 Z6 g( r# \( E; [% B( a$ \  G+ Y4 ~
    
: r" ^+ n7 ]! O  5.12地震发生后,全国各地电视台,尤其是中央电视台,立即对节目进行了调整,对地震进行专题的报道,陕西作为紧次于四川的受灾重省,陕西卫视仍在一集又一集地播出无聊的肥皂剧《关中男人》和《街坊邻居一台戏》,只到5月14日才在一片骂声中改播抗震救灾。后来陕西电视台派了一支31人强大记者队伍赶赴汉中和宝鸡进行灾情报道,可从汉中传给央视的许多新闻却是没有画面的“电话连线”,而且在5月25日余震还在强烈进行中就撤回了,还大言不惭地称“凯旋归来”。  6 Y4 ]( J& V$ k  O
    
7 R9 k) I% u2 @. J2 ?  而且,陕西卫视还一遍遍播放那个操关中口音的地震专家说由于秦岭阻隔,“陕西”不会遭遇地震威胁,我不知道这是什么狗屁专家?难道陕南不属于陕西?陕西卫视难道愚昧无知到连“关中”和“陕西”的概念都分不清吗?这么重大的错误难道就不知道提醒“专家”改正后进行重新录制吗?你们知道这是在误导全国人民吗?你们这样不负责任的做法对得起汉中人民吗?你们这样做只会让我们认为汉中不属于陕西。此外,经常避开汉中重灾区不作大的报告,却反复报道西安在余震中如何如何表现,仿佛就西安人命金贵,令汉中灾区人民非常生厌!除了陕西的电视媒体,这次陕西的平面媒体对汉中灾情的报道也很不深刻,地震发生多日也没看到几个图文并茂的大篇幅特写报道。  
" g) [# n8 i" h- }4 a    
" X% K5 _3 D& B1 U* ?# R! y, f  三、陕西建五个地震避难所,为何没有汉中?  
3 p) U2 l8 y( B3 s4 S5 l+ j    # [  R) t/ o0 |' a+ f: A
  据新华社、华商网等多家媒体5月30日报道,陕西省准备建设五个长期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其中西安两个、宝鸡一个、咸阳一个、渭南一个。规划建设的长期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设施齐备,将明确划分帐篷区、物资发放区、应急医疗等功能分区,这些应急避难场所都可容纳数万人应急避难,而物资供应计划为满足应急避难市民生活一个月以上。这些项目由省地震局牵头建设,由省、市共同投资,建成后交付当地政府管理。大家可以看看,陕西卫视中的专家刚说过“陕西”因秦岭阻隔不会遭受破坏性地震,但省决策部门却把“地震应急避难所”全部建在了“陕西”,秦岭以南的汉中、安康和商洛三地市是否因为不是“陕西”的所以一个都没有?尤其是汉中,作为本次地震中四川以外最重的灾区为什么没有一个?这样的决策者良知何在?如果说决策因为是在去年进行当时预计不足尚有原谅空间,那么本次地震后还不能做更改无疑是丧尽良知,这种丧尽良知的人配居高位决策吗?  : x# z7 j. m3 Q/ c% i3 D
/ V( O  T; b) E' k4 t+ V
  四、略阳凤凰山开裂威胁到县城,何日解决?  + V& [! m5 {7 q9 T' |# K* e* l
    
6 F0 p8 J1 f9 f0 _& z9 V, M" r  在5月12日的大震中,略阳凤凰山被震出一个长400多米、深2米多、宽约15厘米的巨大裂缝,略阳县为地势狭窄的山区县,凤凰山的垮塌直接威胁着整个县城的安全。5月25日,国土资源部长徐绍史来略阳视察灾情表示相继下拨1800万元用于凤凰山滑坡的治整和灾后重建。5月27日震央移至宁强县后,略阳县城进行了紧急的人员大疏散。当前本次地震的余震已显式微趋势,这些乡亲转移到异地躲灾已10多天了,是否该返乡呢?可这个要塌不塌的山像一把悬在略阳县城乡亲头上的利剑,让人如何安心返乡?而且盛夏正走来,暴雨随时可能来袭,那么雨水灌入裂缝后会不会崩塌?是否可以先抽水模拟检验一下?崩塌后会不会在嘉陵江上形成堰塞湖?总之,凤凰山如何治理?何日才能治理?相关部门应该尽快拿出措施和时间表!此外,汉中有险情的82座水库是否开始落实防治措施?  6 X5 g9 W* k* S4 [
    
  r7 ^% V/ F! `# w  ~* X  五、国贸大厦等工程,是否应尽快有个说法?  
" ~% Y9 A4 w4 K4 L) f# R7 C    
' I* L) ^) z- U1 E  汉中国贸大厦是汉中的一项重大工程,投入使用大约两三年,在本次地震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受损(根据肉眼观察4楼起已错位),由于笔者没有鉴定的能力和权力,所以不好武断地定论为“豆腐渣工程”。但政府相关部门是否应该尽快有个说法:这次地震汉中的级别和烈度是多少?国贸大厦的抗震级别是多少?当前是否为危楼?如果不是危楼应该如何修复?何日修复?如果是危楼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相关责任人是谁?是否应该封锁周边道路并让周边居民转移?是否该炸掉?总之,这么重大的工程使用两三年就出现状况,政府有义务给市民和所有纳税人一个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今年5月1日正式施行),而且如果国贸大厦真没有问题,这么做也是为了还其一个清白。此外,一些破坏严重的学校、桥梁等工程,也应进行严查。  
# K6 l) J6 F) L6 f    9 i+ a# i; W4 n2 c0 A7 a; O0 \. P. I8 s
  六、汉中地质适合建核电,是学术不精还是心术不正?    I* }* w/ D7 I- b& D  C
    + j! w. q- S8 @& c
  今年4月下旬,陕西发布了与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合作争取在汉中或安康建核电的新闻,新闻特意列出了这两地适合建核电的诸多理由和条件,其首要条件是地质要求,具体内容为“该地区在历史上未曾出现过大的地震灾害,并位于完整无破裂带的坚硬角岩和花岗岩上”。此新闻一出台,汉中民间立即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可是,不过20天,汉中便发生了强烈的持续的地震,地震专家说汉中紧邻“龙门山断裂带”。汉中地质那么好,为什么会发生强烈的地震?在这个铁的实事面前,我不禁质问那些所谓的核电“专家”:你们是学术不精还是心术不正?  2 o4 p# A  {$ Y' T
    , O% \/ n. m& |% O$ G& M# W" @
  其次,汉中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是南水北供的水源地,是朱鹮、大熊猫等国宝的乐土,未来以“发展绿色产业”为战略定位。在汉中建核电是否会影响南水北供进而影响京津地区的用水安全和社会稳定?是否影响众多国宝的安全?是否与“绿色产业”的定位冲突?核电除了客观上的影响外,还有心理上的影响。有网友说将核电建在西乡,届时即使中科院给午子仙毫出一个无核辐射的证明,我想许多人可能还是不会买账,午子仙毫价格卖不上去这不是骂客户愚昧可以解决的。至于核电对地方产业的带动和税收以及硬件建设,大家可以查一查秦山核电的情况,不要那么想当然。  ( p, _2 x0 v; R2 J1 [6 h8 [5 J/ m% n
    7 |# l' g3 P  v1 r0 Y+ B) \
  七、汉中震灾直接损失约68亿元,我们拿什么重建?  
( z, {! Q& i/ Y' f    : a  h; Z# ?7 b' o
  根据汉中市民政局的统计,截止5月28日,汉中在本次震灾中死亡47人,直接经济损失达68亿元,其中受灾学校1336所(宁强、略阳两县受损学校达95%),需恢复重建居民房屋总量87764户。由于媒体的麻木、冷漠和误导,所以“陕西”给外界的印象是轻灾区,特别是胡主席来汉中前,甚至外界就不知道汉中受灾,因此汉中在本次地震中所接受的援助并不多,截至22日汉中市民政系统累计接受社会各界捐款1930万元。所以尽管宁强和略阳的灾情重于四川许多县,如小金县、黑水县、汉源县、宝兴县、温江区、大邑县等等,但在“一省帮一县”的对口支援中没有宁强和略阳。  # f& f& |7 e' H9 v
! l+ }6 c& v& b; E  K! O
对于四川灾区,5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今年先安排的700亿元进行灾区重建,5月22日民政部要求“一省帮一县”对口支援, 6月4日国务院又原则通过《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草案)》,暂定重建周期为8年。笔者查阅过2007年的国家级贫困县,这次四川重灾县基本上全不在列,而汉中的宁强和略阳以及洋县、西乡县、镇巴县全是国家级贫困县,2007年汉中市财政总收入24.4亿元,和68亿元的经济损失相比,我们拿什么重建?另外,让人费解的是,四川外的陇南市和甘南市也分别得到了北京和天津的对口支援,但依然没有宁强和略阳,也许民政部很看好陕西的自救能力。  ! G& T% P" L2 t7 e4 n! X. \, ]3 f( Z
    
1 f" f3 v* U# q( Y% u  这次地震被定义为“四川大地震”和陕西的媒体等相关层面的麻木、迟钝、冷漠是分不开的,也许作为穷省的陕西自认为自己很有能力不需要给国家和兄弟省份添麻烦就能搞好灾后重建,但愿吧!我们期望陕西的领导是英明的、高尚的和有办法的,胡主席在宁强视察时,在帐蓬中的小黑板上写下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十六字,当前“八方支援”虽未结束但已告以段落,所以落脚点无疑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当时陪同胡主席视察的省领导曾慷慨激昂地对重建表过态,如若食言,难免有“刁民”向胡主席告状。  " z0 J9 ]1 p6 m2 B$ o! q% d, k
    ; g) p( }/ h3 ]( ?& C- {
  八、看看汉中的地震待遇,是谁再逼“脱陕”话题?  : D& l: [& f/ L/ o9 l
    
* A2 n! @, L- ~8 V: k2 z  陕西在宣传上长期边缘陕南是一个不争的实事,将“关中话”称为“陕西话”,将“关中八大怪”称为“陕西八大怪”,将渭河称为陕西的“母亲河”,将“二秦大地”说成是“三秦大地”,而且不厌其烦地强化,甚至将一种在车站上销售的副食品命名为“陕西八大怪”,作为陕南汉中人,我听到这些说法就感到恶心!仿佛自己被人纂改了姓。一般民众若因表达不严谨随便说说也就算了,媒体、官员、学者也这么说只能让人感到无知和愤慨!这次地震,看看陕西省的许多表现,对照一下四川灾区县的待遇,回想一下那位地震“专家”的狗屁说辞和丧尽良知的地震应急避难所决策,再一次激发了汉中民间的“脱陕”情结,一时间网上骂声怨声一片.
' d: _! |# T; Q  U& P
0 ?  _2 R: Y; w0 h  i * G! a; k+ a% }& a1 n: _

2 G4 m2 E$ p; L3 `8 K
; J# q2 j, J/ S; m/ ^& M
2 s. F  M& \( O1 L* V2 Z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