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
《三字经》里把狗列为六畜之一。狗是人类最早驯化伺养的家畜,1980年代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发现10座埋狗坑,说明人类养狗历史起码在9000年以上。当时养狗除作为先民捕猎的帮手之外,毫无疑问也是重要的肉食来源。龙山文化遗址和殷墟里,均发现大量被烧灼过的狗骨头,就是个证明。“然”字的本意,就是火烤狗肉。诸多汉字的构成也可以证明狗在古时的重要性,比如猎,猪,狐,猛,狩等与兽有关的字,全是反犬旁。勾践当年欲灭吴国,出台奖励生育政策:“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猪)。”可见当时狗的地位,尚在猪之上。
古籍里也有不少关于“狗屠”的记载,如“燕市狗屠”是荆轲的一个好朋友;樊哙是狗屠出身,还发明过一道“龟汁狗肉”,至今沛县仍有樊哙狗肉制品有限公司;聂政也曾屠狗奉养老母,直到母亲去世后,才去刺杀韩傀;刘秀也曾杀狗卖肉,如今“试量集狗肉”打的还是刘秀的招牌。狗屠之多也可以证明,当时吃狗肉是很普遍的。狗肉也是祭祀祖先和神灵的贡品。据考证,贡献的献,原写作“献”,“鬳”是陶制炊具,加“犬”字,即瓦罐煮狗肉。既然煮狗肉可做供品,可想而知,平时的宴会狗肉也应该是能上席的。
所以有“狗肉不上席”的禁忌,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是唐宋时佛教兴盛,佛教当时虽不禁吃肉,但认为狗肉是极污秽之物,不应食用。所以《水浒传》,鲁智深不守戒律,是吃了狗肉喝了酒以后,才醉打山门。另一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是宋徽宗属狗,有个叫范致虚的大臣拍马屁说:陛下属狗,但京都居然有人杀狗为业,这是对陛下的大不敬,应予禁止。宋徽宗虽然写得一笔好字,画得一手好画,本质上却是个不折不扣的糊涂蛋,居然马上降旨,严禁民间养狗为食,更不许杀狗来卖。为了保证这一禁令落到实处,他还专门拨了两万钱,鼓励举报违禁者。
可是,颁布禁令容易,老百姓吃狗肉的习惯却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扭转过来的。有需要就有市场,一些从前的狗屠现在改行杀羊,私下里仍然杀狗卖狗肉。所谓“挂羊头卖狗肉”即因此而来。狗肉是违禁的,所以只能挂着羊头做幌子,偷偷摸摸地卖。有人说“挂羊头卖狗肉”是因为羊肉比狗肉贵,奸商以次充好,是因为不懂这段公案,“想当然耳”。狗肉和羊肉的差别太大了,不是那么容易混充的。
二十多年后,北宋灭亡,杀狗吃肉不再犯法,但吃狗肉的人已经大为减少,“狗肉不上席”已也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禁忌。现在嗜吃狗肉的,除了朝鲜族外,大概就只有粤、桂、黔一带。中原一带只在寒冬时节食狗肉进补,并不作为常规的肉食。即使是吃狗肉的地方,也往往有诸多讲究,比如烹饪狗肉时要将炊具移到室外,吃狗肉也只能在露天——狗肉不仅不能上席,还不能进房间。
吃狗肉最有名的笑话发生在李鸿章身上。1897年,李鸿章访英,曾与他并肩作战的戈登将军为纪念昔日情谊,把自己的爱犬赠送给他。不料数日后,李回谢函曰:谢谢你送我的狗,味道甚美,我吃了不少。此事顿时轰动伦敦,英人纷纷引为笑谈,奇谈。其实这只是东西方饮食文化差异罢了,西方人把狗当作人类忠实的朋友,不是狗肉不上席,而是根本不吃狗肉;但站在李鸿章的立场来说,吃狗肉古已有之,天经地义,何必大惊小怪!
(武松脱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