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
发表于 2012-12-3 09:00:58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内容转自汉中日报
( L5 j. Y0 Z* u" m, h% {' ?7 e 近日,汉中第一网网友发帖反映,市内东关后街磨子桥文公祠照壁上的壁画精美、生动。11月27日,记者来到文公祠一探究竟。
! j. ^# b3 G; I8 ^- q
) ?# S; v+ ?2 M 在文公祠西南角的一个侧门旁边,记者见到了热心读者提到的照壁。照壁的正中写有“文公祠”三个大字和“诚真可格万商歌舞尽资生”“神本无方四季运行皆有旺”的对联。下联的落款写有“民国七年仲夏月 禾 旦”的字样,据此推测照壁建于民国七年(1918年)。壁座由“五龙戏珠”“双凤朝阳”“八仙祝寿”“喜鹊闹梅”等几幅带有寓意吉祥、美好的壁画装点;壁体双侧由“状元祭塔”“空城退兵”等6组石质深浮雕组成,壁体两侧由大面积青砖浅浮雕龙、凤、祥云贴面,整体古朴、肃穆。
% P2 I( t; @1 K$ ]# C5 `3 ~& C& K+ R1 \* |+ e# n' H
一同前往的市民居建筑学家卢慧杰介绍说:“照壁上的雕刻采用了深浅两种不同的手法,将经典戏剧故事中人们熟知的人物雕刻的形象、生动,让老百姓一看就明白。而‘八仙’、祥云、龙凤、麒麟、莲花等寓意美好的吉祥物也栩栩如生。这在汉中现存的雕刻壁画中属上乘,是比较完美的。而且从其经历上来说,躲过了文革,很幸运,非常值得保护。”
9 \3 @6 _" `. t$ j
* k S0 z8 W, m$ \ P 在文公祠附近散步的耄耋老人朱大爷对记者说:“听老辈人说,以前汉中的东关是各类生意最为集中的地方,商号也很多,类似于现在的商业街。每逢斋醮社日等活动时,虔诚信徒、当地官绅、文人雅士、三教九流云集在此,常有大戏、木偶连台演出,小贩摊点,万人攒动,热闹的没法。到我们小时候,这道观附近有一条河,我和邻居的孩子们还在河里耍过。文革期间,文公祠遭到了破坏,所幸这面照壁还在。现在我都七十多岁了,看一次少一次,我就经常来看看,真希望老辈人传下来的好东西受到关注和保护。”
% a9 w6 p [8 }) I5 ]+ Q. g( 陈娟李荷)
% ^) |7 a" z% V- @0 E+ d4 d
5 z3 h3 @: { C0 d M1 ^. 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