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
- `" j; Q* ^$ m% k2 E
2023年7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汉中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汉江流域生态保护,他强调,汉江及其支流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要水源汇集区和供给地,保护好这一区域的湿地资源责任重大、意义深远。
8 n- S3 z7 i5 K& d# `1 H 一年来,我市把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持续打好保蓝天、增碧水、守净土三大保卫战,全市优良水体占比100%,汉江、嘉陵江出境断面水质稳定保持Ⅱ类标准,水质改善幅度全省第一、全国第五;创建全省首家土壤环境监测实验室,重金属减排量居全省第一;7个县区被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3个县被命名为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生态示范创建数全省第一——2 N2 y( i$ d* |0 `. Q
守护一江清水惠泽亿万人民" ^! Q3 V# E0 I; N& T( e, [
汉中全力以赴护航千里清流奔向千家万户!
8 W% ]- k* b- V5 q ▲天汉湿地公园汤江摄: q0 u6 z; p) I5 G, ?' d, V
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中华大地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精髓,始终与大江大河相生相伴。“天上银河,地上汉水”,发源于宁强,又名汉水的汉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在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而今,这条奔流不息的河流不仅滋养着勤劳智慧的天汉儿女,也润泽着我国北方的大片土地,为亿万人民群众带去生命的源泉。
7 A2 d. x$ V$ L+ d' u7 M) G3 \ 2023年7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汉中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汉江流域生态保护,他强调,汉江及其支流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要水源汇集区和供给地,保护好这一区域的湿地资源责任重大、意义深远。2 z4 p! s$ U& ^* P0 M/ P! N' {! k- }
肩负“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神圣使命,我市牢记嘱托,挺膺担当,坚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倾力理水、连水,积极活水、治水,将水源地转型跨越发展的步伐迈得更实,将统筹水清民富做得更好,全力保护好这条亿万民众饮水的安全线、复苏万千河湖的生态线、畅通南北经济的生命线。
0 j( @* t$ c8 A6 ?8 Y3 U 筑就世纪梦想,千里清流奔向千家万户
- L" Z5 ]! }- M3 b0 O$ F5 q 调水兴邦,世纪创举。一江清水,永续北上。% E9 E& a8 Y0 G% t. C: e6 i
6月12日,一组关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统计数字新鲜出炉:截至当日下午3时20分,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已向北京输水达到100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600万。为京津冀豫沿线26座城市输水近650亿立方米,相当于4400多个西湖,直接受益人口超1亿人,极大缓解了北方水资源紧缺形势。
: v4 }* e+ N/ {' l# M+ R, |( X 河流是地球生态系统的血管,在大自然中扮演了营养输送者和水生生态系统框架的作用。自古以来,我国基本水情一直是夏汛冬枯、北缺南丰,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如何破解“北缺南丰、分布不均”的困局?# z9 I' ^8 o9 g2 z( U
1952年,一代伟人毛泽东在视察黄河时,首次提出了南水北调的伟大设想。他说:“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经过近半个世纪的规划论证,最终从50多种方案中选出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
1 x1 f3 Z3 T9 O) C; L 2002年12月,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南水北调工程正式开工。我市属长江流域,境内有汉江、嘉陵江两大水系,全市水资源总量146.25亿立方米,其中汉江流域102.53亿立方米,流域多年出境地表水资源量99.8亿立方米,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年均入库水量360亿立方米的27%,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地。: P9 ?) P9 ~- Q( J
守护一江清水永续北上,这是汉中人民的一份荣耀、一份自豪,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天汉儿女为确保水质安全做着巨大的努力,为沿线省市民生保障和高质量发展作出奉献。
- W/ ^- }/ F* D0 J 为保护环境、防治水污染,我市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气魄,先后取缔和关停污染企业100余户。黄姜皂素加工企业效益可观,但为了保护汉江水质,皂素加工企业几乎全部关闭。
+ d+ U% b' }- a: V 汉中市铁、锰、钒、镍、钛、石膏、石棉等18种矿产储量居全国前列,但由于水源保护的需要,全市严格限制矿产资源开发和冶炼企业的发展。
8 _8 @2 J" x' ~( s5 S9 [0 p 为确保汉江水质安全,近年来我市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业,加强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使用监管,严格控制农村面源污染。% ?# @3 T* T7 l
退耕还林、退田还湖、河滩复绿、生态修复、环保整治……20多年来,我市以守护生命线的政治高度,扛稳护水治污责任,有力保证了南水北调供水安全、水质安全。
3 d. A: J( |& M' y0 T$ x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来自汉中的一江清水,连通起远隔千里的长江与黄河,连接起一个民族的过去和未来,奔涌向华北平原的千家万户,成为沿线各地的生命之源。3 x; {. {8 V! X7 ^+ h; d" E% _ I
“南水”甜到了群众心里。“我们原来烧水的时候,烧开以后需要沉淀十几分钟才能灌暖壶,但是暖壶里水碱还是特别多,现在通过南水北调,水质比原来好多了,水碱比原来大大减少。”北京丰台河西第三水厂用水居民李书英说。; O9 H9 D& Z$ i w% s
目前,“南水”已占北京城区供水的70%以上,供水范围基本覆盖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经开区等区域。中心城区供水安全系数从1.0提升至1.3,水质始终稳定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及以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有效缓解了北方地区水资源的短缺困局,取得了巨大的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
! Q3 c4 x8 v: `4 p6 v 共护永续北上,天汉儿女自觉爱水护水
4 Z9 A1 h: S, K% ^; j( B 当华北地区千家万户用上了来自南方的清澈江水时,这既有宏伟调水工程的一份贡献,也有天汉儿女守护水源洁净的一份心意。; U; Y% g4 k* e# E, {/ K: `
千里调水,水质是关键,源头清水更是重中之重。着眼保蓝天、增碧水、守净土,我市各级各部门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颁布实施了《汉中市汉江水质保护条例》,制定了《关于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汉中考察重要指示精神强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和湿地资源保护的实施意见》《汉中市水生态环境巩固提升行动方案》《汉中市丹江口库区上游流域水质安全保障实施方案》《汉中市湿地保护管理暂行办法》《汉中市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汉中市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7年)》,持续抓好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工作。- Z/ r, k" S( |9 w% ?
去年以来,我市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80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达到82.12%,汉江汉中段生态流量全年达标。纵深推进河湖库“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汉江、嘉陵江出境水质稳定保持国家Ⅱ类标准,水质改善幅度居全国第5位、全省第1位,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8 T9 L1 d( A) W% i4 V9 h
治水之本在于治山。一年来,全市累计完成营造林面积58.12万亩,系统开展封山育林、人工造林、退化林修复、水源涵养林建设等生态治理工程,全面完成1.5万亩森林抚育、1.7万亩水源涵养林建设、24.02万亩秦岭中段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恢复。" W" f% r- q( N+ {
当汉水源头的清水流入汉中主城区时,天汉湿地公园发挥着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节气候、改善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6 O9 Z" @2 b8 ~ B
作为汉江综合整治工程的示范项目,天汉湿地公园在建设过程中坚持柔性治水,依托汉江,通过栈道把岛屿、河流、岸景有机串联,形成水岛相间、水域贯通的滨水景观,达到人水和谐、浑然一体的治理效果。这座集生态、休闲、健身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自然水域面积6.5平方公里,是陕西滨水湿地规模最大、景观基础条件最好的城市生态景区。
9 V- Z0 I* x% a0 U$ N 严格的生态保护成就了我市独有的生态优势。全市优良水体占比100%,汉江、嘉陵江出境断面水质稳定保持Ⅱ类标准,水环境质量稳居全省前列。截至7月10日,市中心城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77,同比变好13.1%,优良天数164天,同比增加17天,空气质量改善明显。土壤环境稳定良好,核与辐射、危险废物安全可控,突发环境事件连续3年保持“零纪录”,生态示范创建数量全省第一。
9 p, X( P( u; `6 }! Q2 N 生态集中治理和环境保护不仅使全市山清水秀,风光旖旎,还激活了群众从“要我保护”到“我要保护”的环保意识。
2 K$ r/ I: c/ L* b6 Z 在汉江源头的宁强县汉水源村,干净清澈的水流汇溪成河,溪流里几乎看不到一点垃圾。这方水如此干净,当地村民功不可没。" `- E3 ~ \ g- l7 N) }: Z* z
中国好人张邦贵在得知自己是汉江源头第一家后,多年来每天都带着火钳和袋子,从家到源头沿河步行5公里左右去捡拾垃圾,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召来此探源的游客,保护下游用水的清澈和安全。$ j" V f" N8 \" S
2018年张邦贵去世以后,村级民间河长王开强接过他手里的扫帚。不管日晒雨淋,清晨的河边,总能看见王开强忙碌的身影。几年下来,家里穿坏的“巡河鞋”越来越多,但河里的垃圾越来越少,水质也越来越好了。在他的宣传和带动下,爱水、护水、亲水理念深入人心,主动保护汉江源头水质已经成为每个汉水源村民的行动自觉。1 ~0 }' \$ [# {# U1 p
目前,很多身穿红色马甲的志愿者,继承了张邦贵的遗志,定期打捞水中漂浮物,一代代人用实际行动接力守护汉江源头。
7 U- x' Z: C% ]$ A+ j( R 一江清水,奔涌北上,在民间护水行动中,政府和社会力量也为志愿者们撑起了坚强后盾。由个人到群体,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成了每个汉江儿女的共识。
1 }# C+ W1 I5 U( Z3 N 描绘生态画卷,碧水万顷映出幸福生活. f+ I/ W, r# c' q% a7 `0 e
一江碧水穿城过,两岸秀色锁清波。翻开汉中人民的朋友圈,身边美景之中,蜿蜒流淌的汉江,是当之无愧的“顶流”。或跑步、散步,或跳舞、锻炼,看鲜花盛开,听江水轻拍,望飞鸟仰俯,观万家灯火,随手一拍,就是一幅人水相亲、城水相映的和谐画卷。4 T' y" t/ x8 O$ A5 _; L9 b# {
去年7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汉中,考察了地处汉江汉中城区段的天汉湿地公园,称赞这里是市民“幸福园”。放眼望去,江水汤汤,水清树茂,把人们带进了自然的怀抱。这份幸福,触手可及。3 q, |8 L& C7 i( T7 Z3 Y
汉中市民刘先生习惯一早一晚和老伴来公园散步。在三千里汉江第一城宁强县工作了一辈子的他,对水有着深厚的感情,退休后随儿女们来到市中心城区的汉江边定居。
7 z' Z0 a- `; w! ?- ?3 U5 Z “这里原来是一片滩涂地,天汉湿地公园建成后,变成了风景优美的网红打卡地,水在绿中、绿在水中、人在画中。天天来汉江边走一走,别提多幸福了。”刘先生笑着说。
1 \! |. a7 L$ M7 O0 q O9 o 除了受到市民的青睐,公园里枫杨、垂柳、银穗芒、蒲苇等300多种景观树木和湿地植物,也吸引了30多种鱼类、90多种鸟类在这里繁衍生息,形成了人水和谐、万物共生的盛景。" y9 |8 g7 ~6 S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是天然的物种基因库。每年从全国四面八方来湿地栖息的各种鸟类,为我市平添了“冬季到汉中来看鸟”这一盛景。
3 o1 r( P5 {7 j1 t; v 2008年冬天,汉江城区段迎来十多只迁徙过冬的红嘴鸥,几位退休老人和摄影爱好者发现后,每天为这些“稀客”提供食物,直到春天它们离去。第二年冬日,红嘴鸥重新归来,数量增加到上百只。志愿者们欣喜万分,专门成立“红嘴鸥之家”,风雨无阻为到来的红嘴鸥送餐。
' t$ L/ u1 ~5 b8 K! Y 至此,一批又一批退休人员、摄影爱好者加入爱护红嘴鸥的队伍。志愿者的爱心,使每年来汉中过冬的红嘴鸥逐年增加,从当年的十多只增加到现在的近3000只。翩然而至的红嘴鸥,既衬托了汉江的灵秀,也是良好自然生态的风向标。' p7 Y% D) Q4 t: E2 W r
如今,生态已经是我市最大的优势、最亮的品牌。我市认真践行“两山”理念,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转化途径,全力打造水源保护与绿色发展新样板。9 e, _8 N# R) ~6 A+ C7 m6 T
在汉江源头宁强县,打造了汉江源国家4A级景区,建成了国家湿地公园,旅游观光客流量逐年增加,真正实现了“生态生财”,以“源头活水”换来了“金山银山”。; B6 O; U+ r: C& j3 J
在朱鹮之乡洋县,保护朱鹮涵养出的优越环境,为发展有机产业创造了先决条件。如今,全市朱鹮数量由最初的7只增长到现在的近7000只,有机种植业、养殖业成为洋县富民增收的支柱产业,更成为享誉全国的一张名片。! a: ^# S7 V* ?* n. K D
牧马河畔,西乡县依托优美的生态环境和厚重的红色底蕴,积极探索“红色+绿色”双引擎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适合红色旅游与绿色发展相融合的振兴之路。每逢节假日,樱桃沟、午子山、江塝茗园等景区游人如织,当地村民也端牢了生态碗,吃上了旅游饭。
6 V: e R* T* N1 h 在和谐共生理念下,汉中市的良好生态有力保障了一江清水永续北上,绿水青山给天汉儿女带来了幸福生活,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正在实现良性循环。( 汉中发布 记者:崔慧芬 )( I- A6 r8 }9 J$ Y3 r9 x7 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