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第一网

搜索
更多
猜你喜欢
查看: 2134|回复: 1

[汉中百姓] 有关熊举华先生的一些碎片记忆

[复制链接]
a
0 0
  @ME: 
发表于 2024-3-4 17: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谨以此文深切悼念
  到现在都有些不敢相信,举华兄已经永远离开我们到另一个世界去了。虽然年前有老友汉旭来电话说举华住院了,比较严重。我说那抽时间去看一下,汉旭却说举华兄专门叮嘱不让人到医院看望,他还是通过举华的一个亲属软磨硬泡才去的。我想举华一定是不想麻烦大家,另一点可能也不想给大家留下病弱无助的一面。因为举华一直以来给大家的印象都是充满阳光、接近完美的。鉴于此,我也没有强求去医院。不成想这竟成无法弥补的憾事。
  举华走的消息是汉旭发在一个群里告知的,看到后我当即赶往殡仪馆,但也只能是写个花篮寄托哀思,别的也做不了什么。这些年因公因私几乎每年都要多次去殡仪馆,感觉心态已调整的差不多了,心理素质算是比较强大的。而这次却有些不同,几天过去了,脑子里仍不时浮现出举华兄的身影。
  我和举华没有在一个单位工作过,接触也不频繁,有时甚至一年都不通一个电话,我们好像也没有单独合过影,他的家人我都几乎不认识。所以对他的了解和记忆都是碎片化的,但组合起来,举华的形象于我却是立体的、丰盈的、完整的。我想,这可能是举华人品太好、人格魅力太过强大造成的吧。
  我们第一次认识大概是在1990年。当时举华在南郑县法院工作,我在一个政府部门下属事业单位工作。那一年,团县委组织对团的工作交叉检查,举华可能是法院的团支部书记,我也是单位的团支部书记,举华被抽去担任其中一个检查组组长,刚巧负责对我们单位的检查。因这次检查也就有幸比较早地认识了举华。几十年过去了,只记得当时举华风华正茂,但却沉稳干练,对团的工作比我在行的多,口才也很好,给我们单位提出不少改进团组织工作的良好建议和鼓励。这第一次就给我留下了比较好的印象。
  关于举华工作从法院调到政府的过程我是知道一些的。1991年的8月份,县委县政府决定对各部门长期借调的几十名工作人员进行一次考试来决定去留,具体由组织部和人劳局来实施,因为我也参加了那次考试,所以印象比较深。那次考试后,时任常务副县长说,忘了给政府经济研究室补充几个人,那就再组织一次考试吧,挑选几个过硬的笔杆子到研究室。随后很快进行落实,通过单位推荐和个人报名的方式组织考试。因为研究室对写作能力要求非常高,所以最终符合参加考试的人也只有十几个吧。那次的考试有些独特,考试就一道题,据听说是常务副县长亲自命题组织考试,每人当场以“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为题写一篇文章,写的好的就马上发调令到研究室工作,颇有几分以前科举考试的味道。而举华就是参加考试文章写的好,被调到研究室的其中之一。当时研究室在政府位置很重要,真的是领导的参谋部和智囊团,但是也很辛苦,写稿子通宵达旦是常有的事,而且都是用大的“铺盖纸”一笔一笔写,还没有网上搜索复制粘贴这一说。但领导们也很舍得给笔杆子好烟好茶的一直供着,全力搞好后勤保障。从这件事看,举华年轻时笔头就很硬,另外也是很有上进心和富有挑战精神的。否则,他也不会参加考试,平平稳稳当个好法官应该更轻松一些。这场考试让举华从此由政法部门走到了党政机关,举华也算是一个通过一篇文章改变人生轨迹和命运的人。
  举华还是一个乐于助人的热心肠。我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由于工作优秀、能力出众,举华被组织提拔安排到县委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持工作,我们当时在一栋楼上班,碰面的机会多一些。一次闲聊我说天太热了,想买一张当时流行、南郑县黄官镇产的“麻将凉席”。因为当时这种凉席供不应求,市场上不好买。举华马上就说他老家是黄官的熟人多,他负责帮忙解决。很快,他联系好了生产凉席的农户,并专门安排车辆和联络人员,把我和机关几个想买凉席的干部送到黄官镇桂花村,现场挑选买到了心仪的“麻将凉席”。举华负责基层办工作后,很快就显示出了卓越的组织协调和创新工作能力,我感觉有几次省市的基层组织党建经验交流现场会都是在南郑召开的,县委的简报信息经常宣传介绍基层办的工作亮点。举华硬是凭他的个人能力,把一个临时机构搞得风生水起,成绩斐然。
  在这之后,举华短暂任职县委农工部副部长,再就是南郑县新集镇镇长、书记,县人大办公室主任、民政局长、总工会主席,区委群团党组书记等职。在每个岗位,他都是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干好一行。在新集,他创新党建工作举措,针对新集镇外出流动党员多的现状,创造性地推出了建立外出流动党员党支部的做法,消除了外出流动党员的管理盲区,得到各级的肯定和表扬。
  去年,刚刚退休不久的熊举华同志又被推选为首任南郑区延安精神研究会会长。在一次座谈会上,举华会长深情地说:人这一辈子工作几十年也干不了几件像样的事,我自已总结回顾,比较满意的也就干成了两件事,一个是把南郑申报创建成了“千年古县”,二是宣传推介了濂水颜家大院,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一个历史民居得到保护和传承。其他都是正常工作,为不辜负组织期望,争取在延会再干一点像样的事。我知道这是举华谦虚的说法,这些年来,可以说举华在每个岗位上都干的有声有色,富有成效。在其任上,2008年,南郑县民政局被国家民政部授予抗震救灾集体一等功,熊举华本人被陕西省委评为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被民政部授予民政工作先进个人。2012年,熊举华被全国敬老爱老助老主题教育活动组委会评为全国孝老敬老之星,其家庭被中华妇女联合会授予第八届全国五好文明家庭;2015年,南郑县被国家民政部授予全国地名文化影视奖,南郑县被陕西省委、省政府、省军区授予双拥模范县。2017年,南郑区总工会被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评为基层职工互助保障工作考核成绩优秀单位。这一项项高层次的奖项获得,无不饱含着举华同志的艰辛付出和汗水。举华,你的一生是不负韶华的一生,是不负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一生,是硕果累累的一生。你是一个对南郑有特殊贡献的人,南郑人民忘记不了你,你的亲友同事忘记不了你。
  至于举华自认为比较自豪的两件事,确实是值得大书特书,不敢说彪炳千秋,说是对南郑影响深远一点也不为过。举华在民政局长任上的2012年,南郑提出了申报创建“千年古县”的目标,由县上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具体就由民政局主抓实施。围绕最终评审通过这一目标,举华作为真正的“操盘手”,从立项申报、机构搭建、资料收集、专题片拍摄、协调汇报等等,无不亲力亲为,冲在一线。据全程参与这一工作的南郑地名办主任徐长明介绍,南郑从启动“千年古县”申报,到2014年10月最终通过国家民政部、联合国地名组织认定授牌,这张金字名片的取得,共历时两年6个月之久。其间,共查证各类档案卷宗260余卷,收集反映南郑地名文化方面的文字资料600余万字,各类图片2万余幅,起草调研课题报告50余万字,拍摄相关汇报宣传片多部,由此可见这一工程的浩大和庞杂。所以说“千年古县”是一个条件苛刻、得之不易的金字招牌。截止目前,陕西也只有南郑等4个县区市获得此称号,南郑是陕南唯一的一家。创建成功后,举华曾写过一篇《挖掘千年古县资源推进文化大县战略》的文章,就运用好千年古县品牌资源,助推南郑经济发展,推动南郑特色产业上规模、文化旅游铸品牌等方面提出了很好的思路和建议。他认为,充好发挥和释放千年古县的十一大带动效应,借势借力,乘势而为,南郑的发展一定会更美好。“千年古县”称号的赢取,是对南郑深厚悠久历史文化的充分认可,也是50多万南郑儿女的骄傲。也因为此,我的美篇头像至今用的是南郑千年古县牌匾照。举华兄,南郑感谢您!
  至于举华说的第二件像样的事——濂水颜家大院的研究保护,从发现探究,多方宣传呼号,引起各方重视关注,颜家大院由一个破败颓废、无人问津的旧宅子变成一个省保文物单位,说举华居功至伟应该毫不为过。从举华发表的文章和交谈中得知,2016年至2018年,他曾多次到濂水颜家大院探访研究,撰写了四篇考察调研文章,对其建筑风格特点、历史文化内涵进行探析宣介。他的文章还引起了
  成立于新加坡的世界颜氏宗亲联谊会会长颜学联老先生的重视,为此专程来南郑研究考证颜家大院历史文化。并认为濂水颜氏与颜真卿同属一脉,濂水颜家高院墙、中书院、坐家道很有特色,值的研究。我也是听了举华的介绍,忍不住去了两三次颜家大院。2018年7月,濂水颜氏民居被省政府发文公布为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得到这一结果,举华多次说他深感欣慰,所有的付出没有白废。
  举华兄还是一个兴趣广泛,才情横溢的雅士。举华的文笔功夫自不用多说了,不管是公文讲话稿,还是调研报告、纪实散文,都是屡出精品,佳作频现。另外,他还对摄影、收藏、文物鉴赏等颇有研究;美篇、抖音、视频号、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驾轻就熟。经常在这些平台总结宣传工作,推介南郑的大美山水,人文历史,也发表一些研究文章。2019年,举华还曾将他的摄影作品配上我的诗词,制作发表了一篇题名《古县秋韵》的美篇,让人深为感动。我统计了一下,仅是美篇,举华从2016年到2023年12月就制作发表了158篇作品。而我也是2016年注册开通美篇的,到现在却只有十几篇作品,可见举华也是一个十分勤奋而又善于总结思考的人。尽管如此,举华兄仍一直做到勤于学习,善于交流。我记得有一次他对我说,你们单位人多,如果有爱好文物收藏鉴赏的可以推荐给他,相互交流学习。还记得在2017年的一天,举华给我打电话说,有空了到他办公室去拿两本书。我当即赶往总工会他的办公室,顺道拿了一本收录有我几首小诗、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发行的《2017诗词日历》作为回赠。那次,举华赠送了他的《中国南郑·千年古县摄影作品集》、《雄达文集》各一本。相信看过的人都有印象,这是两册图文并茂的佳作,值得收藏欣赏。
  举华是一个平易近人,团结同事,心怀善良,感恩敬老的好人。我以前多次听与他共事过的屈继刚、杨晓梅、陈华、文强、何祥弘、金东等一说起举华都一口同声赞誉有加,说是他们的好领导好兄长,在一起工作和谐愉快,还能学到不少东西。就在几个月前,碰到现在城管局工作的王永慧,突然聊到在民政局与举华共事的事。永慧说:“我这人有时比较急躁,性子有点烈。在民政局工作举华是班长,我是班子成员,我们却配合的非常好。因为举华知人善任,懂得包容,所以我也能放手大胆地干,由我牵头化解了系统内几件比较棘手的难事,举华局长也非常满意。”看过举华写的《我的外婆》那篇文章的人肯定有一个感受,那就是感受到了举华重视亲情,懂得感恩,心地善良的美好一面。从有的朋友发的一些照片得知,直到他生命前的几个月,举华仍坚持不时带上他的老领导老同事出去陪他们散心聊天,几年前的一个周末,我在一次登山踏青中就碰到过一次。像这样对退休已经一二十年了的领导同事仍然时常牵挂在心,坚持陪伴关爱的事例,真的让人非常感动。举华的人品,应该传为佳话。我注意到举华美篇头像签名是“善行天下”四个字,他真的是践行到位,没有虚言,他也完全戴得起全国孝老敬老之星这顶桂冠。
  举华走了,走了几天了。我突然在想,自古至今,为什么那么多优秀的人才都英年早逝呢?霍去病、王勃、李贺、曹冲、徐志摩、梁启超、蔡鄂、路遥……。我有一个假想,也许真有一个人类还不认识的高维度文明空间,举华被他们作为人才急不可待的抢过去担当大任了。
  举华兄,走好!您永远活在我们心里!(作者|孙久林)
a
0 0
  @ME: 
 楼主| 发表于 2024-3-4 17: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汉中房产信息网
  千年古县南郑地名文化之雅
  原创熊举华(雄达)
  纵观南郑发展史,竹书纪年“厉公派左庶长筑南郑城……郑人南奔”起,南郑己有二千四百余年历史,她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文化灿烂。
  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这里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周代时期,南郑是一个的商业重镇,是蜀地通向中原的重要关口。汉代时期,南郑成为了汉中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唐代时期,南郑县的范围逐渐扩大,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军事要塞。宋、元、明、清时期,南郑县的历史地位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
  从地名看历史,从历史说文化,以文化品民俗,以民俗忆乡愁。穿越千百年的地名,不因朝代和政权的变迁而割裂,她记录着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情、地理形势,回荡着历史画卷中的风云际会、天翻地覆,留存着诗词文赋中的金戈铁马,这些熟悉又陌生的地名凝结成厚重的历史文化,留存着独特而宝贵的另一种文化资源。
  南郑的大姓家族知多少(以家族姓氏的地名):熊家桥、杜家湾、陶家湾、邹家湾、白家湾、赵家湾、陈家湾、强家湾、权家湾、陆家嘴、聂家湾、汪家坝、殷家坝、杨家坝、张坝、牟家坝、郑家塝、胡家营、康家营、董家营、冉家营、丁舒营、秦家坝、朱家河、尤家河、王坪、周家坪、马家坪、黎坪、宋家山、苏家山、李家山、马家岭、高家岭、卢家沟、姜刘、马塘、曹家坡……
  南郑的寺庙(以宗教文化的地名):熊庙、三官庙、三圣庙、关爷庙、打鼓庙、红庙、白庙、倒庙、二郎庙、茶房寺、云峰寺、白马寺、湘水寺、华严寺、宝积寺、回龙寺、法慈院、盘龙庵、松树庵、江西庵,乾明寺、圣水寺、法幢寺……
  南郑的山(以山命名的地名):龙头山、梁山、汉山、焦山、龙山、华山、连山、山口子、高皇山、马鞍山、宋家山、苏家山、李家山、黄家山、汪山……
  南郑的水(以水命名的地名):濂水、圣水、冷水、分水、湘水、水井、忍水、水城、潮水……
  南郑的河(以河命名的地名):西河、两河、云河、双河、后河、沙子河、南岔河、朱家河、濂河、青龙河、冷水河、西流河、流西河……
  南郑的桥(以桥命名的地名):观音桥、魏家桥、幸福桥、武学桥、瓦桥、红桥、平桥、青龙桥、龙岗大桥、天汉大桥……
  南郑的沟岭坪坎(以沟、岭、坪、坎命名的地名):
  里八沟、白杨沟、五里沟、十里干沟、东沟、西沟、金沟、硫磺沟、卢家沟、观音沟、何家沟、火地沟、武家沟、但沟、泉沟、柳沟、四沟、浸林沟、杨沟……
  黄官岭、高家岭、马家岭、土地岭、猴子岭、欢喜岭、罗帐岭、岳树岭、何伍岭、五道岭……
  王坪、黎坪、汉坪、元坪、周家坪、马家坪、打锣坪……
  大河坎、安坎、吴坎、……
  南郑的坝(以坝命名的地名):庙坝、喜神坝、回军坝、碑坝、小坝、红椿坝、五廊坝、元坝、炉河坝、茨坝、木头坝、灰炉坝、桑树坝、沙坝、马仙坝……
  南郑的树木(以植物命名的地名):桂花、海棠、青树、堰柳、红茶、五根树、楠木树、枣林、木头坝、桑树林、红椿坝、沙树湾……
  南郑的颜色(以色彩命名的地名):红庙、红光、红星、红寺湖、黄官、青树、白马、白玉、白家湾、白沙寨……
  南郑有故事的地方(有故事和传说的地名):油房、庄房、白鹤、塘坊、鹤腾、白玉、塘口、广家店、郭滩、草堰、山羊、阳春、高台、新集、白沙寨、钟宝寨、南寨、骑龙、双龙、青龙、瓦石溪、大堰塘、坝溪、翁池、店子、庄子、河坝、宝鼎、寨坡、白马、歇马、马元、黄官、真神洞、鲤鱼洞、娘娘山、祈儿寨、大佛洞、钓鱼台、太红山、白云寺、武学桥、喜神坝、鹤腾岩……
  南郑的军事基地(寨、营、岗多为古驻军之地):钟宝寨、南寨、寨坡、梁营、武营、大营、后营、渔营、胡家营、冉家营、中所营、康家营、董家营、岭岗……
  南郑的城(以城命名的地名):水城、福城……
  南郑的先进武器(人民公社大跃进时期的地名):
  火箭公社(梁山乡)
  东风公社(武候乡)
  红光公社(红庙乡)
  红星公社(青树乡)
  星火公社(坝溪乡)
  爱国(高台爱国村)
  星光(郭滩星光村)
  东风(高台东风村)
  东新(高台东新村)
  东升(高台东升村)
  红旗(高台红旗村)
  双星、红星……
  南郑的英雄部队(人民公社大跃进时期地名):
  英雄人民公社(南海乡)
  勇敢人民公社(法慈乡)
  钢铁人民公社(西河乡)
  超英人民公社(福城乡)
  骑龙村、战斗村、联合村、团结村、永远村、前丰村、万众村、永固村、保卫村、齐力村、五爱树、群星村、五星村、前进村……
  地名是人类历史的活化石,是鲜明的历史坐标。离开了这些坐标,历史的空间就无法准确复原,国家民族和家族个人的记忆就会断裂消失。珍惜老地名,是在传承历史文化,更是在彰显文化自信。保持地名的延续性,具有历史价值和战略眼光的做法。
  地名是载体,文化是灵魂。丰富的地名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对历史文化的敬畏之心,以尊重历史和尊重文化的态度对待老地名,从珍惜资源的角度保护传承地名文化,我们才能更好守护“千年古县的文化之根”,传承好民族之魂。
  从地名看历史,
  从历史说文化,
  以文化品民俗,
  以民俗忆乡愁。
  作者简介:
  熊举华,笔名雄达,汉族,陕西南郑人,研究生学历。生前系中国职工摄影协会会员,陕西省南郑县摄影家协会会员,《南郑》文学名誉编委,原汉中市南郑区群团党组书记、总工会主席。曾主持编纂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全·南郑》,组织拍摄了大型文献六集专题片《中国地名故事·南郑》,编辑出版了《南郑人大》画册,另有20余篇论文获国家级奖励,并收录于国家文史资料出版刊物。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个人摄影作品集《千年古县·南郑》获文化部优秀作品奖,主编的《人文南郑·颜家大院》在香港会展中心荣誉参展。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