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第一网

搜索
更多
猜你喜欢
查看: 1883|回复: 0

[闲谝]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复制链接]
a
0 0
  @ME: 
发表于 2019-2-1 14: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 h* U7 V* u7 R2 Z0 v* ^  火车在原野上奔驰,终于等到过年放假的我,一边听着手机放出的《回家过年》这首悦耳且扣人心弦的歌,一边透过车窗玻璃看窗外的村落、河流……不由思绪飘飞,心幕拉开,我看到熟悉的故乡的山,看到熟悉的故乡的水,看到我的家了……哦,母亲!我看到了母亲,确切地说,我看到了已有些佝偻的母亲。一种难以言说,难以名状的情感,冲撞着我的泪泉,使我眼睛湿润。# O5 }8 e; I8 _6 L1 @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 e/ h3 _# f& I0 b/ n
  “我这有药,你吃?”母亲说。
$ P' {4 G4 W; V9 \  这是今年春天离家时发生的让人难以忘怀的一幕。就在离家的先天,我上山砍柴禾,不慎跌了一跤,腿有点摔伤,但离家的日子是定好的,那边催哩,不能迟误。我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揉自己的膝盖,这时外面传来“嗞啦!嗞啦!”的脚步声,是母亲。母亲拿着一个药瓶走过来……母亲已不是那些年利利索索,走路腰板直直的样子,毕竟是75岁的人了。母亲有腿疼病,她手中拿的药是买来让她吃的,按说明我这跌伤的腿也能吃,但我拒绝了。我告诉母亲,我不要紧,没事的。母亲见我绝然的样子,默默地转身出去了。须臾,我又听到“嗞啦!嗞啦!”的脚步声,母亲又来了。母亲猜出我的心思了,说:“你吃,这瓶里的药还多着呢!”母亲知晓我走是必然的,知道劝我休息几天再走是不可能,只能劝我吃药。
; e; n. b( k7 P/ m& o1 u  母亲是今年二月初接来我家的。俗话说:“树大发桠,儿大分家。”是的,这是自然。分家也是责任制的体现啊!然,农村有些兄弟,分家把父母也分开养活。兄弟多的,还有轮流“坐庄”养活父母的。一些分家的兄弟,在分家时常吵得不可开交。我弟弟为人厚道,歉和,我们兄弟俩商量,咱不能兄弟分家把父母分开,至于跟谁,由父母自己决定。我们和和气气分家了,父母跟弟弟生活。6 Z1 S  c4 S* v" l* ^9 h
  十几年前的一个秋天,阴雨连绵。那时场面还没有用水泥打,是土场。雨下久了,场里腻滑得很,母亲去上厕所,没想到滑了一跤,右胳膊肩关节骨折了。当时我同弟弟都在新疆,多亏了在家的妹夫,把母亲送到医院,一直陪护出院。或许是命运,或许是肩关节手术不好做,母亲伤好后落下了后遗症:母亲的右胳膊抬不起来了,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动作。说是要活动、锻炼。母亲也活动了,锻炼了,却收效甚微。当我每年回家过年,看到母亲的伤胳膊心里莫明的痛,那痛噬啃着我的心,很很地噬啃着……. M. g, ~9 ^2 N# K
  光阴荏苒,2015年仲春,父亲却突得脑梗塞病,于2017年10月的一天,走完了他人生辛劳的旅程,离开了我们。父亲谢世了,我立生把母亲接来赡养的眼头。弟弟、弟媳在老人跟前也受苦了。可要不了多久就过年,我不能接走母亲。正月,农村的讲究是不能“挪窝”的。这话是不是迷信,咱先不去评说。然,这是流传下来的习俗不假。于是,今年二月初二将母亲接进我家。我心里释然、高兴、欣慰。父母的养育之恩,儿子怎么也报答不上啊!当父母没跟你的时候,你也能、也可尽孝心,但同你直接接到家里是不一样的;前者,你肩膀上没担子。
1 I4 I% _( K+ r+ Z* B  这会儿,我看到母亲手上的药瓶瓶,望着母亲有些佝偻的身子,心中发热——那是母亲对儿的爱在心中燃烧,我还是拒绝了母亲。我说:“妈,明天走时路过县城,就买哩!搁下您吃,咱这里毕竟买药不是多方便,我不要。”我向母亲摆摆手。
  W( e) w2 m- @. p+ K7 R2 Z8 X  母亲见我还是断然拒绝,只好回身走了。走了几步再次回头,对我说:“喝吧,药多着哩!你明天才能买哩,今天还有半天,还有一个晚上……药有……”这是母亲第三次返回了。母亲啊!儿在你眼里永远长不大,永远是孩子。这就是母爱,伟大的母爱。我的眼睛湿润了——我不能再拒绝母亲——这是母亲的心,这是母亲的爱。我接过母亲手中的药瓶子,拧开瓶盖,倒好药,抬起头见母亲在饮水机上已为我接好水,正准备端过来。“妈,儿咋能让您老人家端!”我心中说。急忙迎过去,接住。我把药粒呑进嘴里,和着母亲调和的不冷不热温度刚好的水,喝下药粒——那不是药粒——那是母亲对儿子挚热的爱。
6 R! q* X- T& C4 A5 P  我在外,往家里电话打得勤,每次妻子接了电话,我总要问母亲,总要同母亲说几句话。每次母亲拿上电话,我还没开口哩,母亲却抢先开口了,问我在外好吗?“老的心在儿女上。”这句古训千真万确啊!6 j# w" n0 v+ X* g. Z( |) n
  为了生活,我只能在外奔波,照关母亲的重担落在妻子身上,母亲的衣食住行,全靠妻子料理。贤淑、善良的妻子,在母亲跟前尽着一个儿女应尽的孝心。“妻子辛苦了!”我常在心里唸叨。* [% n9 J% L7 E" D' u% G. T
  “回家的感觉真好!”“就是呀!”同行的工友们兴高采烈地谈论,打断了我的思绪。是啊!回家过年的人在路上,心情自然是兴奋的,是喜悦的——很快就要到家了,见亲人了。而且,家里的亲人们也是兴奋的,喜悦的,他(她)们在盼等着……我仿佛看见母亲那已有些佝偻的身影出现在场边,望着门前的路——那是儿子回家必走的路。“妈,我就要回来了,我们全家人将在喜庆、详和的氛围里团个年了!”我心里幸福满满;耳畔依然回响着:
7 b2 k: ?' V7 g+ s3 E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汉江文:李宾图:摆摆); a& E: {( E# \# E* A$ A

6 d7 o8 Q$ M& x( T5 U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