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
从昔日贫穷落后的小山城,变成秦岭中的璀璨明珠,改革开放40年来,佛坪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改革成果普惠共享,民主法制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7 |# ] l* s4 b4 @+ y: g( O 尤其是近年来,佛坪县委、县政府坚持“生态立县、林药兴县、旅游强县”发展战略,全县人民自强不息、百折不挠、拼搏奋进,打基础、调结构、保增长、促改革,各项事业卓有成效,脱贫摘帽奔向小康,经济社会步入发展“快车道”,“古道明珠、静美佛坪”走进新时代。6 U: j3 N. w6 n, _( ~: U
今昔照片见证沧桑巨变
4 H8 f7 \4 S! o3 X" [, o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分别从1978年的588万元、40.94万元,增长至2017年的9.8亿元、3608万元,2017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8671万元,是1978年的215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990年的1941万元,增至2017年的3.081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113元,增至2017年的9563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7年的6850元,增至2017年的2.7188万元。2011年、2013年、2014年,佛坪三度荣获“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奖”,在全省综合排位由2010年第80位,跃升到2016年的第37位。 ?7 k3 L! \0 S: z4 p
城乡建设扩容提质持续加大城乡统筹建设,城市框架不断拉大,人居环境日益改善,城乡差距日趋缩小。尤其是近年来,全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仅“十二五”以来,就建设重大项目344个,累计完成投资128.43亿元,先后实施省引汉济渭及西成高铁佛坪站、县城垃圾填埋场及污水处理厂、椒溪河和蒲河防洪堤防工程、移民搬迁、县城文化旅游服务中心、熊猫谷旅游景区、三陈路改扩建、108国道二级路改建、秦岭四宝主题旅游区、“十八谷”景区等项目建设,所有行政村水泥路通达率、安全饮水率、电力入户率、安全住房率均达100%,城乡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进一步完善提升,城镇化率达48%,全县城乡基本形成一小时交通圈,跻身全国铁路交通网络和西安一小时经济圈,迈进高铁时代。
& ~- ]* M4 [) G& Z: S 产业提速特色凸显以产业发展、农民增收为目标,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等多管齐下,大力发展绿特产业、生态休闲农业,培育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现代农业园区,打造品牌农产品,全面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山茱萸、食用菌、天麻、猪苓、中蜂、冷水鱼等绿特产业发展壮大。2017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5亿元,增长4.9%,认证7个无公害农产品,“佛坪土蜂蜜”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建成现代农业产业园区26个。以绿色食药、现代材料、清洁能源、服务业为着力点,积极发展实体经济、电子商务。生态旅游从景点旅游到全域旅游快速发展,熊猫谷创建成4A级景区,建成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2个,旅游产业为全县GDP贡献三成以上。
- F8 F, m; m+ Y) C4 I6 Q 民生事业持续改善始终以人为本,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先后实施农村土地改革、农税制度改革、林权制度改革、医卫教育改革、政府机构改革、三变改革、放管服等多项改革,有效激发发展活力,政府职能更加优化,政务服务更加规范透明。不折不扣落实各项民生政策,社会保障更加有效,困难群众应保尽保,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健身、群众性文化活动多姿多彩。在全省率先实现15年免费教育,公立医院改革取得新成效,标准化村卫生室全覆盖,农民参合率100%,公共安全管理规范有序,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两率一度”连年稳居省市前列。
) `: Y% K C+ j' } 扶贫开发取得成效自年1986成立佛坪县扶贫领导小组办公室以来,经历了大规模扶贫开发、“八七”扶贫攻坚、巩固提高、精准扶贫四个阶段,从基本实现温饱、稳定解决温饱、脱贫致富向同步够格步入小康社会逐步转变。近年来,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论述,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局,健全“四级书记抓脱贫”机制,凝聚“四支队伍”合力,落实“八个一批”精准帮扶措施,“志智双扶”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创新实施多元增收脱贫新路径、健康扶贫“五重保障”等举措,帮助贫困群众增收增效。2014年至2017年,脱贫2474户7658人,贫困家庭人均纯收入从7050元增长到9149.6元,全县贫困发生率从27.75%下降到1.15%,贫困县退出通过国家评估,实现脱贫摘帽,经济社会、民生事业、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全面提升。
" I7 o- G7 Z5 E& _7 R 生态建设成绩斐然树立绿色共享理念,实施生态保护、林权改革、林下经济发展、美丽乡村、生态扶贫、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整治等举措,推广清洁能源,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和环卫基础设施,持续加大生态保护、治理和修复,形成了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全县森林覆盖率提高到90.3%,山茱萸种植面积达10万多亩,境内以大熊猫为旗舰的野生珍稀动植物种群数量稳步增长,被誉为“中国山茱萸之乡”、“中国熊猫第一县”,县城绿化率达42.2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8.38平方米,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9.9%,污水处理率达94.29%,农村垃圾收运处理率超过85%,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0%以上,实现从采伐经济向生态大县的华丽转身。
6 M0 b t7 u8 S3 B. \ l6 G+ \ 精神文明全面进步始终高举时代旗帜,围绕大局目标和中心工作,厚植深种爱国主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真善美价值追求,深度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文泽山乡、德润民生、成风化人。近年来,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深入开展公民道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六进”、“弘六德·展六美·建设静美佛坪”主题活动,大力实施“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完善村规民约,开展“明理、感恩、自强”主题教育。全县成立乡贤文化促进会52个,建成道德讲堂和扶智学堂97个、“一约四会”44个,实现移风易俗经常化、婚丧事务简约化、民间习俗文明化、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化。5年来,累计创建省级文明单位6个、市级文明单位28个、县级文明单位45个,创建市、县级文明镇3个,评选表彰“最美佛坪人”、“佛坪县十大孝子”、“文明家庭”、“十星级文明示范户”等先进模范人物500多人次,全县文明和谐、追赶超越、创先争优蔚然成风。(汉中日报 吴燕峰陈卫东)
U- L% q9 Z+ J# i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