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
7月下旬以来,南郑县蒋安成先进事迹报告团分赴全市宣讲数十场次。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我和中省市30多家新闻媒体的同事们一起参与到蒋安成英雄事迹的采访报道中,作为一名宣讲团成员,我用朴实的语言、翔实的事例、真挚的情感,深情讲述了一名新闻工作者眼中的蒋安成及其事迹、精神。所到之处,强烈的反响和真切的交流,让我的心灵深受震撼,忍不住拿起笔,记录下这些感人的场景……8月1日星期三晴. E3 @# `2 Y8 G* S2 u$ N6 ?! ^
4 f+ @6 R3 c0 j) x
今天,县教育体育局学习蒋安成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县职教中心的阶梯教室举行。偌大的教室里,来自全县各中小学校的百余名教师代表坐得整整齐齐。报告会在鲜花与掌声中拉开序幕。
+ ]5 l# k$ U S( u, V* W) a% z* A& A+ m* J6 q
台上讲得深情,台下听得动情。我看到许多老师纷纷掏出手机和录音机,记录下蒋局长的感人事迹和宝贵的画面,有的老师还默默地流泪。: @" n. z Q: {
% T2 Z( @3 X( {2 o. M: f
“以前根本不熟悉蒋局长,今天认真听了你们的报告,更加全面、深刻地了解他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特别特别地感动……”坐在后面的一群女教师中,我看到了哭得最伤心的县城关幼儿园的年轻教师吴娟。! P" F1 N* D' c% s0 `4 M' J: |
5 ?. P: }$ ?8 }4 r7 z& W1 r2 S5 n5 B
作为优秀的年轻教师,吴娟擦干眼泪,坚定地说:“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以蒋安成同志为榜样,学习他尽职尽责、鞠躬尽瘁,矢志拼搏的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一番业绩!”1 B5 p# n6 g8 w1 d0 d
7 i5 T0 ^9 D! j' N 在宣讲报告结束后,一些年轻教师还挤到讲台前与宣讲团成员们互相交流心得。8月9日星期四晴酷暑难耐。室外温度超过了36摄氏度。无论是台上的宣讲成员,还是台下的听众,个个汗流浃背。即便如此,宣讲人认真讲解、听讲者认真记录……在蒋安成同志的家乡新集镇的宣讲活动中,这样的场景屡见不鲜。
y( s& u7 Q T4 X& m
3 K- t5 D I; U! g/ b6 u 在这场宣讲报告中,一位老人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报告中,当大屏幕上出现蒋安成的第一个镜头的时候,老人就一直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看。看到一幅幅画面闪过,老人悄悄地背过身去擦掉了眼角的泪,再盯着屏幕看,看着看着不禁用双手捂住了眼睛,又深深地埋下了头,好一阵子才慢慢地抬起头来又看……4 M9 W& p1 m \# Z
" X% K! n1 h$ \2 _7 S$ P8 w- w; q
这位老人就是木坪村支部书记陈祥箴。后来,陈支书告诉我,听到深情的述说,看到真切的画面,蒋局长的音容笑貌仿佛就在眼前。虽然和蒋安成是新集老乡,但陈祥箴也仅仅只见过蒋安成一面。今年5月初,陈祥箴因为肖家河工程治理的事,在镇党委书记熊必成的引荐下,来到蒋局长的办公室。一脸笑容、一声问候、一杯热茶,平易近人,没有一点官架子,是陈祥箴对蒋安成的第一印象,也是最永恒的记忆。
8 E. ~+ C' o) ~, a5 b0 \6 F7 m! I( K! V8 c4 Z9 W: e
“只要工程款一下来,我们会权衡全县的情况合理下拨的,不能因为是熟人就多给,拉关系、走后门的事在我这里绝对行不通!”本想凭着老乡关系可以套近乎,让蒋局长给村里吃个“偏碗饭”,不料却被蒋局长严辞拒绝了。' @/ B% T; o- o0 h
" A! y8 A. Y0 n# E 6月初,村里争取到的肖家河河道治理工程的5万元工程款拨下来了,陈支书立即组织村民投工投劳,衬砌河道。另外,他们还积极争取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40多万元,河道治理工程竣工后,可解决周边500多亩良田的排灌难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