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
巡山护林有多苦?村干部这样说:“护林员不容易啊,整天在山上转,渴了喝几口山泉,饿了啃几口冷馍。”林区百姓这样说:“巡山苦得很哟,一天要翻好几面山,走的那些地方野物(野生动物)都不去。”碑坝林场天保科科长巫寿山介绍说:“林业工作的基本特点就是偏远,许多林区不通路、不通电、不通电话,生态建设和巡山护林就是在翻山越岭和跋山涉水中完成的。”而对护林员来说,这些都是家常便饭,这些所谓的苦,只是他们日常工作的基本内容而已。
+ d9 b$ L: K* H1 X" @0 f+ B* F 7月初,按照省市区林业局统一部署,碑坝林场组织各管护站护林员召开森林资源督查核实工作专题会,详细安排部署森林资源督查核实工作,对工作规范、技术要领、数据采集、工作纪律以及安全防护进行了专题培训,要求各管护站根据天气情况,结合各站管护范围,对上级指定的24个核查点进行实地核实检查。
: c6 C# P" u2 x! X" @ `
碑坝林场救治被毒蛇咬伤职工任宗友侧记
2 m* e: t) h0 `( ^8 C
13日一早,天气豁然转晴。长坪河管护站站长岳俊和护林员任宗友比往常起得更早一些,简单应付几口早饭,约莫7:30就和提前约好的一名村民一道,提着弯刀、背着水壶、带着干粮,从南岔河方向出发了。他们的目标是红山28#、29#核查点,到达这里需要翻越三座山头、四道山沟,还要攀越两处悬崖、三段陡坡。一路上,三人一边讨论着今天的工作任务,一边分析着山里的森林资源,艰难穿梭于密林荆棘之间。在多种语境中,“披荆斩棘”更多的是夸张写虚的一个词汇,但在这里完全是写实。因为是实打实的披荆斩棘,所以双手会被刺破、脸颊会被划伤、汗水与血滴会混合成为真正的“血汗”;因为是实打实的跋山涉水,所以鞋底会被竹茬戳穿、双脚会被泥泞黏裹;因为是实打实的翻山越岭,所以稍有不慎就会失足跌落悬崖……
" n4 U) @* y- T: x R, C& _ 11:50左右,他们终于到达预定点位,在一处缓坡坐下,取出干粮就着山泉水匆匆垫吧几口。随即开始了他们的核查工作,GPS定位、沿线勘界、影像拍摄、数据采集、资源统计、面积核查等一套流程下来,已经是15:40了,必须得抓紧时间往回走。
" i" ~2 J4 l2 {6 X 下山的路程并不轻松,心情却无比欢畅。你一言、我一语,说说笑笑,随行的村民还吼起了山歌。走出深山老林已经是17:20了,随即进入一片浅山,刚下过雨的荒山蓼竹茂密、刺条丛生。站长开道在前,任宗友断尾在后,三人撕开密实的蓼竹艰难地往山下行进。任宗友双手紧抓拨开的蓼竹,两只脚试探着一左一右交替前行,无意间忽然感觉右脚踝内侧被轻微刺痛了一下。任宗友心想一定是被荆棘扎了,丝毫没有在意,继续奋力往前走,尽管感觉疲惫不堪,还是强打精神继续前行。走着走着,任宗友对伙伴说:“我感觉心慌气短,浑身莫劲。”两人停下脚步,见任宗友脸色苍白、气色不振、精神萎靡,便回头扶他坐下。这才仔细查看脚踝刺痛处,随行的村民颇有经验,仔细一瞧当即判断:“糟了,糟了,这是蛇咬的,你被毒蛇咬了。”三人瞬间紧张了起来,岳俊迅速撕下一根布条紧紧捆扎在脚腕,掏出电话却没有任何信号。这时,手机显示的时间是18:10。两人搀扶着任宗友,一心只想着尽快走出大山,尽快打通求救电话,却不料迷失了道路和方向。经过商量,三人决定直接沿着一条小溪径直往下走,虽然路途艰险,却能最快走出荒山。约莫18:45,手机总算有了一点微弱的信号,岳俊立即拨通分管副场长徐晓华的电话。( ] W J! h. p& ?& F2 F v
正在南岔河开展森林抚育工作的徐晓华迅速反应:“你们要以最快的速度走出山林,我们在回龙村公路尽头汇合,要尽量减少任宗友的活动。”徐晓华随即向场长赖阳安同志电话汇报,赖阳安当即指示:“一是立即联系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实施应急自救;二是就近找车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送到医院急救;三是立即启动紧急救援,各路人马协调联动,无缝衔接,排除一切中间环节,确保抢救及时有效。”徐晓华立即安排林场值班车辆火速赶到长坪河管护站接应,当即就近找来一辆民用车辆,以最快的速度一路颠簸赶到回龙村道路尽头。徐晓华和司机径直往山林飞奔而去,19:25与三人汇合时,任宗友已面色苍白、眼神迷离、浑身瘫软。民用车司机凭着对路况的熟悉和娴熟的驾驶技术,仅仅23分钟就赶回了长坪河管护站。- w/ n& z+ f0 F; a1 J
时间就是生命,速度就是生命。场长赖阳安立即安排相关科室骨干,兵分三路启动紧急预案。刚刚返回场部的司机张宝亮没有顾上喝一口水,就径直驱车赶到长坪河接应,一路和时间赛跑,与速度较量。副场长徐晓华随车陪护,中途接上任宗友的妻子,紧急赶往汉中三二〇一医院。这时的任宗友体温明显下降、意识迷糊不清、一路呕吐不止、毫无自主能力。紧急关头,万急时分,司机张宝亮冷静地驾驶着车辆在蜿蜒山路上飞驰,平常需要足足两个小时的路程,硬生生只用了80分钟,达到三二〇一医院正好21:30。
7 ? z Y3 w1 [, r. R; m7 M
碑坝林场救治被毒蛇咬伤职工任宗友侧记
% D, `9 n8 K' c3 K
送进急诊室,仅仅是开始。场长赖阳安火速赶到医院现场协调,早在医院联系急诊挂号、办理救治手续的工作人员迅速接过接力棒,徐晓华背上生命体征微弱的任宗友直奔急救室,提前已经做好准备的医护人员立即投入紧急抢救。经初步诊断检查,任宗友的生命体征已经极其微弱,心率仅有43,距离死亡线仅一步之遥。医护人员果断采取措施,化验、麻醉、放血去毒、输液……一系列救治工作紧张有序的展开。医生开具处方时突然一愣:“他很幸运,抗蛇毒血清,医院仅仅只剩下一支。”听到这话,大家倒吸一口凉气,场长赖阳安动情的说:“这一支血清就是我们职工兄弟的命呀!”当即掏出自己的工资卡垫付各种医药费和前期住院费8000多元,确保抗蛇毒血清立即使用。
8 {: O( v0 k: b2 J3 T 时间一秒一秒过去,生命一点一点恢复。楼道里,同事们用坚定的眼神强压住内心的焦急;CT室里,彭晓伟身着防护背心自始至终不离左右;病房里,大家纷纷围着任宗友的病床,用呼喊唤醒兄弟的意识,用关切温暖兄弟的体温,用鼓励提振兄弟的精神,大家恨不得将身心积攒的所有力量,全都注入兄弟的体内。凌晨1:00,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救治,任宗友的生命体征渐渐恢复,体温、血压、心率等指标逐渐好转,主治医生一句“已经脱离生命危险”让大家如释重负。凌晨2:40,又一轮检查结果出来了,各项指标进一步改善,任宗友意识基本恢复清醒、精神状态趋于平稳,可以正常与妻子和同事沟通交流。看到兄弟病情好转,大家一颗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尽管时间已过凌晨3:00,却谁也不愿回家。直到场长赖阳安对后期治疗、护理、值守进行细致妥帖安排后,大家才拖着疲倦的身体离开医院。天刚一亮,场领导和同事们又纷纷赶到医院,把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温暖贴心的关切,注入了任宗友夫妇的心田。
2 l3 z0 J$ n! | e 目前,任宗友已经逐渐恢复健康,待休养一段时间,就可以回到他所挚爱的绿水青山,继续用那份执着与坚守,和兄弟姐妹们一道,共同谱写生态文明的生动乐章。(小鱼爱泛泡泡)
* r! Q2 A3 n2 f( B" u'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