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
为弘扬陕西饮食文化,扩大汉中面皮的品牌影响力,推动汉中面皮的市场发展,助力南郑脱贫攻坚,打造独具南郑特色餐饮文化。从4月4日汉中市南郑区首届“公主杯·中国汉中面皮”大赛新闻通气会上获悉,本次大赛定于2018年5月1日至5月2日在南郑区汉山广场举行。) y$ M# C$ \1 ^3 F, _9 }, R; B
汉中面皮大赛 五一期间在南郑区汉山广场举办
/ F; d' V3 ~- V, W' G7 U* t 承办这次大赛的汉中市南郑区人社局、经贸局、市场监管局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出席新闻通气会,中省驻汉19家新闻媒体参加新闻通气会。
8 |/ i6 T i" Y 汉中面皮(Hanzhong Mianpi)被誉为汉中风味小吃的“四绝”之首,是陕西南部汉中地区著名特色小吃。相传始于秦汉,一般是把大米浸泡后磨成米浆,上笼蒸成薄皮儿,趁热抹上菜籽油,切成条状,依个人口味调入油辣子、味精、精盐、醋、酱油、蒜泥水等佐料,拌匀即可食用。3 h9 o# d+ m; W
当地多热食,称热面皮,亦可置于通风处降温后凉拌(当地称冷面皮或凉面皮)。配菜(底垫子)主要有黄豆芽、土豆丝、黄瓜丝、胡萝卜丝、芹菜、菠菜等时令小蔬,口感软糯,香辣。不需即时食用时还可以晾干后油炸食用。也有烩,炒等吃法。. v: h' Z0 X* ]& p8 U* l. k
汉中面皮一般采用米浆为原料,偶尔也用面粉直接调浆(当地称"面面皮"),或在米浆、面浆中混入土豆淀粉或红薯淀粉增强韧性,未强调"面面皮"的均为米浆制作。
: X# U1 ?/ V0 I 在味型上,汉中因地近川渝,故辣味是主角,但每家面皮店又都有自已独门的油辣子制作秘方配方,变化出各自不同的特点,因而有各自不同的拥趸。汉中市九县二区的面皮各自有各自特色,有的在油辣子制作上下功夫,有的熬制独门调味水,有的在米浆中加入其它淀粉来改善口感,追求不同口味口感的方法不而一足。
6 a( h1 d7 _5 C3 f0 o5 J; h9 w 配以黄瓜丝或滚水氽过的黄豆芽、土豆丝、芹菜、菠菜、胡萝卜丝等垫在碗底,和面皮同时调味,爽脆感和软糯香辣在口齿舌尖碰撞,让人更加欲罢不能。汉中本地人称各种面皮的配菜有一个专用词,叫作"底垫子"。
0 @8 C8 p2 ~& y* {9 |; I 在汉中,南郑面皮、城固面皮、勉县面皮、西乡面皮等各县区各有自己的特色,分别代表了汉中面皮的不同流派,极大丰富了面皮的风味。因而,不仅居民农户、大小集镇,处处面皮飘香。近年来,在全国各地大中城市都随处可见“汉中面皮”专卖店和经营摊点。
' J( Y1 w8 o# x, r0 z) K5 r6 O 本次大赛凡具有南郑户籍,有固定门店且证照齐全、身体健康,在法定劳动年龄范围内从事面皮制作的人员,可在户籍所在镇(办)报名。报名以店为单位,每个参赛店不超过三人。各镇(办)根据报名情况,按照分配的参赛名额进行比赛选拔,统一组建代表队参赛,于2018年4月15日前将确定参赛店面名单报首届公主杯·汉中面皮大赛组委会办公室。报名请填写报名表,并提供营业执照、身份证、二寸免冠彩色照片三张(含电子相片)、健康证。' P& ?* ]# l* R* i7 H
比赛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初赛由专家评审团、南郑区汉中面皮协会和“吃货”评审团共同评选出10家优胜参赛单位进入最后决赛。决赛由专家评审团、南郑区汉中面皮协会和“吃货”评审团分别对选手进行点评投票并打分,其中专家评审团、南郑区汉中面皮协会占比70%,“吃货”评审团占比30%。通过合议评分、现场亮分,由得分高低产生金奖2名、银奖3名、铜奖5名。由大赛组委会颁发证书和奖金,金奖奖励现金各1万元,银奖奖励现金各5000元,铜奖奖励现金各3000元。" r$ `0 n" B$ c" q1 w
获奖店面由汉中市南郑区人社局、经贸局、市场监管局、南郑区汉中面皮协会分别授予牌匾。同时获奖选手在符合条件的基础上,优先享受创业培训、创业担保贷款、创业孵化等优惠政策,并择优推荐参加省市创业明星评选。影像资料现场录像剪辑制作后在省市区电视台播出,广泛宣传。! k4 Z" Z3 J; L/ Z
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开面皮店,凡证照齐全,经营半年以上的,可享受南郑区产业奖补相关政策,在南郑区开办面皮店的,还可享受一次性创业补贴。% l( f0 o- u8 e; i' o1 f( 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