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澎湃新闻报道,近日,《宝鸡日报》文章《汉江源头在太白》引起了汉中、宝鸡两地网友们的‘互掐’。文章说,《宝鸡日报》2月21日的该文章刊发后,引发部分汉中网友回击。 澎湃新闻记者还注意到,宁强县政府网站即打出“汉水之源,羌族故里”的宣传口号,“宁强是汉江的发源地,素有‘三千里汉江第一城’之美誉。”此外,汉中市政府网站相关资料也指出,“汉中因汉水而得名。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发源于市域宁强。”截至3月4日晚22时,汉中市以及宁强县方面未公开对《宝鸡日报》上述文章作出正面回应。不过,宁强县文物旅游局官方微博@宁强旅游 3月4日傍晚曾发布消息称,“宁强骑友带领去逛汉江源头,令人欣喜的是:通往汉江源头修起了旅游步道,真是方便!有空了,大家去体验下吧!” 人民日报社陕西分社微信公号文章指出,“伏羲东奔西走,黄帝四海为家,诸葛到处显灵,女娲遍地开花,观音菩萨选美,齐天大圣找不到家……”近年来,名人故里之争、水源地冠名之争、水源头之争等问题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从一定层面上来看这些还是旅游资源之争和经济利益之争。文章称,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作为长江最大支流、国家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汉江的源头,我们希望地方政府少一些利益之争、多一份责任与担当。至于汉江水源头到底在哪,我们也期待权威部门的确认、认定。
宝鸡争汉江源头 《人民日报》发声
关于汉江源头西部网怎么说 西部网发文称:近日为何媒体又认为汉江源头在太白县呢?笔者分析,他们的依据为北源说。他们认为北源沮水(似乎为褒水),是三源中最长的,太白县虢川河至汉中褒河口全长178公里,而褒河全长196公里,依据“河源唯远”的原则,褒河应为汉江正源,褒河源头在秦岭深山的太白县嘴头镇塘口村。其实,这一认定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在国内外对江河源头的认定有四要素:一是历史资料记载;二是“水量唯大”;三是“河源唯远”;四是水源与主河流向是否顺直。从这四个方面综合来讲,汉江的源头在汉中市宁强县无误。所以在2012年度进行的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时,水文界的一致意见是:以南源玉带河为汉江源头。 三千里汉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头,号称中国的多瑙河。如今,作为“南水北供”中线工程的水源涵养地,汉中成为工业发展受限制地区。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作为重要的水源地、汉江源头的宁强县及沿线的勉县、汉中、城固、西乡、洋县等,为了确保“一江清水送京津”,积极关停污染企业,限制开发矿产资源,认真整治沿江环境,380万汉中人民为此牺牲了巨大的经济利益。 综上所述,地名与文化资源,本身是文化的积累与沉淀,一般在历史上早有定论。为什么早有定论的汉江源头会发生地域之争呢?其实还是一些地方的名利思想作怪。君不见,如今关于历史名人、名牌产品产地之争常见之于新闻媒体,甚至起诉到法院裁决。如轩辕皇帝祭拜地的“陕西黄陵、河南新郑”之争;炎帝故里的“陕西宝鸡、山西高平”之争;诸葛亮躬耕地的“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之争;名酒杜康的“河南汝阳、陕西白水”之争等等,无不折射出一些人违背历史、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 "谣言止于智者。”笔者斗胆建议,有关方面理应出面,宣传汉江源头早有定论,无聊炒作当止。' [/ g4 K. X* P8 S
关于汉江源头汉中日报怎么说 3月3日,《汉中日报》发布了题为《生生世世汉江源》文章。原汉中博物馆馆长郭荣章表示,社会上可能存在一个误解,就是把起源于太白山西南侧五里坡的褒河,当做汉江源头。褒河是汉江第一直流,褒河水到谷口的距离是198公里,勉县境内汉江正流比褒河要宽,因此把褒河作为正流来看是不符合河流规律的,探究汉水之源的人,从来没有提出过褒河是汉源之一的说法。 陕西理工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院长、汉水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梁中效表示:“汉江源头在汉中,是山川地脉形成的,是老祖宗千百年积淀下来的历史文化的认同。从东汉一直到民国时期,中国自然科学家、人文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留下的大量历史文献和诗人都认为汉江源头在汉中嶓冢山,也就是今天的宁强汉王山是汉江源头。秦汉时期祭祀汉江的地点也在今天的汉中大孤山的汉庙堆,汉庙堆专门为纪念、祭祀汉水女神而建,这是一种国家意识,认定的汉江源头就在汉中。”20世纪中期之后,人类对河源的考察兴趣越来越浓,提出了三个汉江源头,即玉带河、漾水、沮水,但这三个源头都在汉中。之后包括剑桥大学教师李约瑟,西北联合大学黎锦熙等国内外的多个学者教授都认定了汉江源头在汉中。 南水北调是国家层面的工程,国家也是认定汉江源头在汉中。作为南水北调的水源地,是值得汉中人骄傲的。梁中效说,在国家南水北调工程的同时,陕西也在南水北调,引汉济京、引汉济渭。饮水思源,南水北调过程中,汉江源头为陕西和国家做出了贡献,其他各地也应该尊重汉中人民的自豪和骄傲。梁中效还表示,汉家源头是中华炎黄子孙汉的符号源流,汉中应加强以汉源为支撑,以汉家发祥地为代表、以两汉三国文化为特色的历史文化的宣传,加强汉中山川地脉历史文化风俗民情遗产的保护。(来源:澎湃新闻) 相关内容:宝鸡来争汉中的汉江源头,这事谁说了算?http://0916001.com/thread-30834-1-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