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第一网

搜索
更多
猜你喜欢
查看: 1867|回复: 0

[闲谝] 汉中本地姑娘大多嫁外地 有实力的乡亲们到城镇市区

[复制链接]
a
0 0
  @ME: 
发表于 2016-8-18 18:38: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春节回家,听得最多就是谁家修了一套房,谁家在市区买了一套房,装修花了10多万,谁又换了车子,谁家花十多万买了奥迪、谁家换了别克……以前春节都没怎么听到大家议论,以前说不出几个车子品牌的人们,如今谈论起来很是熟悉。这个数字,把还在城市里工作,至今买不起房、挤公交车的我都吓了一跳,不知不觉,老家先富起来的人多了,单单这个装修花费就超过了一些二三线城市普通家庭的装修费用,这并不是个别现象。搬到市区过年的人更多,开车拜年的车子多了,我从内心感到家乡人们富裕了。当然,也有一些家庭如今还是平房。
. I- v" A/ i& @  C) z, Q    我的老家在大部分区县属于山区,少部分属于盆地、丘陵夹杂,乡亲们如果在政府部门或者事业单位工作,称之为双职工,这些单位不可能容纳太多就业人口,大部分人的收入来源靠种植、养殖或者做点小生意。老家乡亲们也在规划未来,当然专业的说法是城镇化。一方面,很多乡亲们考虑到长远发展、交通便利,自发地搬迁。另一方面,一些乡镇山区比较多,遇到暴雨泥石流自然灾害等,受影响比较大,所以政府也在尝试引导搬迁出来。/ i6 |' R1 E' F/ e& J6 {
     返乡在家观察,不应该只是批判和指责自己看不惯或者不喜欢的,而应该通过自己在大城市积累的经验和能力,站在更开阔眼界的视角,依托内心深处对家乡的热爱,为家乡提出合理化建议。返乡笔记应该是平视、如实的记录,我记录这些了解到的情况,并没有什么优越感,也不是羡慕嫉妒恨,而是迫切希望老家乡亲们在小规模富裕以后,能继续保持勤俭节约、勤奋上进的本质。住房改造或者移民搬迁,也希望能科学规划、多做技能培训和引导,让乡亲们搬到市区以后就业的路子更广,希望通过观察和建议,帮助家乡贡献微薄之力。2 J# x' W1 {& E2 M0 O, W! A" o9 Z
    一、楼房纷纷盖起来# c6 G+ P) D  {0 W! p; h) e
    春节回家路上,还没下高速就看到路边的房子更漂亮了,大部分都是白墙红瓦或者小院落。小时候,这里都是平房、田地和果园。如今变成了两三层、五六层的小楼房。但愿,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会伴随环境的破坏。
  U$ r" w, f! ^; w    回乡看,房子漂亮了,车子多了,这也是近几年最大的变化。为了保证水源,听说汉中在大力发展没有污染的生态旅游。三月份油菜花开,路边都是花海,蜜蜂流连其中,只要不踩坏老乡家的天地,不随意折断油菜花,随便站在哪个角度拍照片,都是唯美的照片。桃红柳绿,到处充满了春天气息。
0 I( _: ^+ G* f+ x0 V* M9 I    仔细梳理了住房变化发现,老乡们的居住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总体呈现两个迁移方向。一个是从农村,从偏远地方搬迁到乡镇或者是人集中的地方,一些偏远农村或者乡镇周边,已经空置没人。还有从山区搬迁到平原、盆地较多的地区,乡镇往县城往市区方向搬迁,当然也要付出很大的成本,有的一家人打工五六年或10年左右,才能安定下来,也有可能自己还没有完成这个搬迁。1 j0 J* ?$ R# {  U
    不过,跟网络上一些对农村、对乡镇的批评不同,乡镇生活并不是吃饭上网打牌,我今年回家看到了很多上进好青年。在我高中大学阶段,他们就开始进入社会打拼了,或者在打工,是我的榜样。记得一位年轻人,上世纪九十年代,结婚的时候用的是自行车接新娘子,完全是白手起家,平常有什么致富项目都会参与,慢慢买了地基,先是买了简易房子,然后自己盖了房子,今年春节回家看到,他们家已经粉刷一新,听说已经在一个比较繁华的城镇边上买了房子,准备去装修。有的家庭,省吃俭用也要先买房子,或者一些市区周边乡村的人,先盖一层楼,等到经济条件好转,再盖一层。7 B; _/ U0 A5 g# C1 z; T
    听说,移民搬迁买房可以享受一些移民搬迁补助,但是。而且,搬过去之后,有很多家庭会面临一些就业问题,能够搬到市区或者是县城居住的毕竟是少数有正式工作的或者先富起来的,通过做生意或者其他方式快速致富,另外一些人还是有心无力,没有这个实力,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比较差,有的还住着土坯房。一位亲戚说的很现实,自己也想搬出去,但没什么技术特长,孩子上学、结婚、盖房子,哪样不要花钱?
4 r) b6 J* @$ V, a    二、本地姑娘嫁外地
% e2 |, r' L% p; R4 q  A8 O4 X  J    城镇市区买房子家乡的空气和水质确实很好,河流清澈见底,一些山区乡镇喝的是山泉水。雾霾?老家没有,只要天气晴朗每天都是蓝天白云,冬天其他树木萧瑟但翠竹和青松,还有其他不知名的树木依然绿色。但是,回家遇到一个比我年龄还大一些的小伙子,他学了一些东西,但是没找到合适的工作,以前听说在一家餐厅帮厨,后来就不知道了。他感叹说,自己到了该晒娃的年龄,却还是单身。他说自己打工一个月3000多,三四年根本攒钱不够10万元,而在城镇买一套房不算装修费用大约需要15万;在市区放假大约3500一平米,买一套房大约需要30万。他把单身原因归结为在繁华城镇上没有房子,也买不起房子。他也曾经相亲好几次,后来谈了一些时间,房子没有确定,后来也就没消息了。
2 E. W/ t% O& w4 S% [7 K  [: ~   老家环境确实很好,一些河流、溪水潺潺清澈见底,但是需要收入,大家除了在春节短暂聚会,都在谈论节后去哪里赚钱,打工,我也不例外。如今在交通方便的城镇或者市区没房子,就很难找到对象,这并不是个别现象。家乡中青年进城务工,女青年大多流向外地,如果选择嫁给本地男青年,也是嫁给勤奋赏金的。
* V( ]7 B: l% f1 I+ |   回老家也听说了房地产库存比较大,跟一些大城市一样面临一个尴尬局面。那就是,有钱都已经买过了,现在没钱的想买就是没有能力,就算降低首付,能贷款家里也没什么抵押物,所以现在依然买不起,房地产还是库存比较严重。假期回家我跟一个同学说,一些省会城市房子要卖两年,同学不以为然地说我们这听说要卖3年才能卖得完,现在好多楼盘都没人要,一些处于停工状态,有的是半截工程。8 x5 F  }0 V( p3 M
    假期回家看到一些房地产营销人员,开着面包车沿路给一些乡镇居民散发广告,希望大家到靠近市区的地方买房子,广告上写的很好,地段好价格便宜还能享受一定优惠补贴政策。我跟一些老乡聊了以后发现,一个问题是搬到市区之后没有生活出路,在老家自己种田种地,种一些菜,买菜不怎么花钱,但是到了城里只要出门就要花钱,很简单,一点葱花蒜苗都要掏钱,坐车要花钱,买吃的,走路渴了饿了买东西吃东西都要花钱。搬到那边收入来源缺少,该怎么办?
+ D8 y( ?1 N9 q    三、移民搬迁不是简单住高楼3 `# @) [" p% m
    增收致富更关键生活条件更好了,按说生活压力小了,有更多时间,但是一些亲戚当面交流更少。回家以后,以前那个过年很热闹,主要是人口多,如今一些地方有的家庭在城市里过年,基本不回家了,房子也空了下来。) d" y1 @( e: S( D, B4 w
    在老家,随着移民搬迁推进,很多条件好的乡亲们已经在镇上修起了房子,有几位同学住进市里,买了房买了车,人生大事完成了多半。鞭炮依然如小时候在放,但年味淡了。不知道是都在忙着追求财富增长,还是个体更加孤单了? (山水号外)
* x% ~. P9 O- c+ Z: L  c+ a8 R, m% ^* g

3 b7 J* {6 J6 G2 r1 O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