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
在南郑周家坪新华巷,一家约百平米的“汉文化珍藏馆”悄然对外开放。平日里不常开门,要参观先预约。有些外地游客进去后很是惊讶,流连忘返。有的人看上藏品要买走,给再多的钱,主人不卖。近期藏馆受到县文物旅游局的关注,已登记造册,并肯定馆长苏新成为保护地方文化所做的贡献。+ `5 R3 m c" V' O/ a v) f
南郑一收藏家自办汉文化博物馆
/ v" g. g8 Y* h& M% A 馆内陈列了汉中地区一千多件珍贵的佛教、道教、儒家流传藏品。这是苏新成几十年间苦心收集到的,其中也有佛教人士的爱心支持。为弘扬保护汉中地方文化,苏新成把自家的一楼改成了展馆。3 g2 ], B' c% x. Y6 A
馆藏有三百多张宋、元、明、清年代的水陆画,也被称为可移动的敦煌壁画;清代木板雕经文印板一百五十多张,经文四十多种,有的已失传,极其珍贵。唐代至明清各种石雕木雕佛像一百多尊,各种佛教道教印章等用品一百多件,各朝陶器上百件,老砚台三百多方,老石雕一千多件,老门窗木雕几百件。
, u6 A; A- i2 p& q. r 其中水陆画和经板被苏新成视若珍宝。水陆画是一种汉族宗教绘画,为水陆法会上供奉的宗教人物画,是“三教合一”大背景下产生与发展的汉族民俗文化现象。2014年11月11日,水陆画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7 [/ U. O7 @( T 国际博物馆日前夕,记者采访了该馆馆长苏新成。5 O# r O1 d( H/ F' [& H3 N
记者:我看汉中有些县也有民间藏馆,一样吗?
* G& J; a+ d/ A% O 苏新成:我跟他们截然不同。我是以佛教道教为主。
) e+ ~( g) m2 v$ V5 u 记者:馆里哪些藏品是最有特点的?
& ~8 f. w- r) g$ N+ C 苏新成:经文,水陆画。很多经文已经失传了。水陆画收藏可能我是全国最多,三百多幅。水陆画指的是汉人的唐卡,也叫可移动的敦煌壁画。有的图案,敦煌图案里就有。过去大型的届会都要把这些画挂起来祭拜。( 来自:三秦广播电视报 作者: 杨柳影)1 D5 }1 I# ?# j" y- O0 [# J
记者:怎么来的?, d4 z( Y# ^4 D! {! W8 ~1 G: p
苏新成:我在巴蜀地区遇到了,收的。这种画非常珍贵,很稀少,一般都是明代到清代的。主要是宣传积德行善,孝老。这个上过河南卫视的。
# o8 `" M" f9 S 记者:这里年代最久远的是哪些藏品?
( g/ V) h7 g5 Q1 C: j# }0 M# Y 苏新成:这是汉代的石崖佛。
. G8 G# r) l% M5 x# V$ N7 ~ 这都是陶瓷,牛头马面,是参加过第四届国际回流展的。称之为中国的毕加索。这像的形态你想都想不到那么多,原来有七十多个,别人拿走了几个,丢失了一些,只有五六十个了。很多地方让人不可思议,这想象力太丰富了。它是什么意思我们根本弄不清楚。这年代早了。
% W, t1 n" T. P0 k: y$ k9 W7 R
南郑一收藏家自办汉文化博物馆
1 s+ N2 A! N4 s. H( U7 u
记者:藏品最早是哪一年开始收藏的?
& j- }6 c# B G8 [0 x, H$ w5 F 苏新成:一九八几年。/ U4 V4 h5 j7 x" _
记者:你是佛教徒?
' i5 E) c, f/ B) K: X& S# b 苏新成:不是。但是我相信一点,人这一辈子要做好事,你落难的时候也会得到帮助的。我很多时候,已山穷水尽,突然之间人家来找到我,帮助我。根本就是以前一般的朋友。所以我能有今天,很不容易。
1 V, L2 e& z O' \7 Q- Y- ] 可能你不了解我。我在汉中也算得上是个传奇性的人物。我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做烟生意,就赚了几万元,第一期国库券就买了几万。没法出去吃饭,去夜市,我朋友多,一桌吃成几桌,我这人就是这样的。, R6 b% I6 r2 ~* ~% m4 g
记者:说说你成立藏馆的想法。
8 ]8 e, I) a& m6 s5 b, x* B5 ]% p 苏新成:把汉文化传承下去,免费供大家参观。所有的这些画,是鼓励人们行善行孝。这里所有东西都不卖。! V4 `8 U% p1 S! Q: M( [
记者:对参观者有要求吗? A5 T1 A! Z4 \! j( K! n. N
苏新成:没有。衣着不能过于随便,夏天光穿个短裤就进来了不行。 b3 M: g$ J6 U! X
记者:展馆面积有多大?
9 K2 Z' F Y: `( q1 H9 X) m, V M 苏新成:将近一百平米。楼上二三层也准备用上,搞个博物馆。现在只用一楼,初步筹备着将来可能的话,也许会捐给国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