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第一网

搜索
更多
猜你喜欢
查看: 1851|回复: 0

[发展] 汉中的中央军校第一分校,从“黄埔军校”到“麻风

[复制链接]
a
0 0
  @ME: 
发表于 2016-4-27 07:59: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黄埔军校成立了九个分校。1938年第一分校从南京迁到河南洛阳,因战事吃紧,加之洛阳是“落阳”的谐音不吉利,然后再迁到汉中南郑圣水寺,最后才把校址确定在汉中武乡镇。* C9 T  \4 u! c; b7 A: q

汉中的中央军校第一分校,从“黄埔军校”到“麻风

汉中的中央军校第一分校,从“黄埔军校”到“麻风
" ?4 e- C1 J7 S& A; S
  中央军校第一分校  * n  @4 o1 ?6 i0 @, @; V. G
; G- o% e6 A$ f. i* z
  绿树青山,安静地守护着这一革命圣地,昔日的战火纷飞都已烟消云散。
7 Q; f3 l$ d9 C$ c# F$ ]+ l9 m8 Q
; p1 ~, T$ o( l2 m, B; F, ~  白色石碑上写着:中央军校第一分校成立,时间是中华民国三十三年十一月,也就是1944年。黄埔军校1927年从广州迁到南京,改名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但是人们习惯称为黄埔军校。“黄埔军校”和“麻风病院”$ D$ e. A: o2 n- o1 {& e
8 Q9 F1 G  s# p; G* K9 d4 l. K
  这是军校当时的办公楼和官员们的住宿区,但解放后,黄埔军校分校遗址上成立了“疗养院”,其实是“麻风院”,全国四大麻风病康复中心,直到八十年代中期,随着全国麻风病的绝迹而撤销。4 x0 I3 ^5 F8 F

6 f% ^4 h$ t  T% @, E4 t  随着时间的推移,知之者甚少,就像当年黄埔军校分校的历史一样,淹没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
/ @6 N% f$ n7 ^8 n2 n
+ C! H+ t! H% J1 Z. o  一个人的“黄埔军校” ) }( H9 C9 w9 p% i: `
2 V+ t0 D5 t+ S& ~3 S5 |2 A+ }
  现在黄埔军校遗址内只有一个门卫在看守,遗址后面是一片荒废的空地,管理人员在这些空地上种上了小麦,从空地的小路望去,对面是一些破旧的房屋。
2 b7 r, b9 U  y  k+ _

汉中的中央军校第一分校,从“黄埔军校”到“麻风

汉中的中央军校第一分校,从“黄埔军校”到“麻风
8 z+ f; i# Y2 H% F, p
  蒋介石与防空洞 3 |! ]( {: X( L9 {5 f8 I
7 W* E9 Q( F3 w
  这里是保证蒋介石先生视察安全的防空洞,据说这个防空洞是校长的学生胡宗南拨转款修建的。/ g) P* _. ^" [3 \7 l7 @4 d2 b

2 ~' b8 M" ~# g  从1944年黄埔军校第一分校撤离汉中,迄今71年了。岁月的风雨和政治的风云消磨了当年的风华,只剩下残垣断壁和这些散落在荒草中的石桌石凳,权作历史的见证。也许就在当年,那些投身于国民革命的热血青年,满怀抗日救国的豪情,在这里谈理想,谈信念,谈生死。但绝不像现在,坐在一起就谈美女,谈豪宅,谈宝马。那是一个热血沸腾的年代,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6 \* e6 z/ i# L3 r# J; N9 g$ N& V* ^0 E7 h( N: N
  (图文来源:汉中宁强地方史学者 周凯 现供职于宁强县某单位)$ h9 ?9 \, Z8 e: ~  y8 F

3 I5 c3 D8 D! |( R2 w1 k6 U  2015年5月9日—9月4日,118天,100余个整版,华山论剑西凤酒携手华商报,为您全方位展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系列报道。
) {' h3 F8 |2 y: c
- m7 Y  y& ~) [3 ?) i' O( `  大名鼎鼎的黄埔军校,在陕西省汉中也有一所分校。抗战期间,这所军事院校为抗战前线输送了千余名热血青年,他们报效祖国,血染沙场,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战争诗篇……: O: k( H& v: z* C

  o6 {% L1 d1 O4 i+ ^6 ]' J  上世纪三十年代末至四十年代中期,汉中天台山脚下的石堰寺曾是中央军校第一分校——黄埔军校汉中分校,近八千名热血青年在这里学习军事、文化,成为抗日的中坚力量。
( U8 E* s. ]8 i# p, U& N+ v. [& h
  日前,“陕西抗战遗迹寻访团”在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苟昭赟老师的带领下,第四条线路首站来到汉中天台山脚下的黄埔军校第一分校旧址,这里已经变成汉中疗养院行政办公区,因年份久远已被闲置,正等待维修。, V6 H4 Y' b& o$ J" Y; J$ i1 u: v

汉中的中央军校第一分校,从“黄埔军校”到“麻风

汉中的中央军校第一分校,从“黄埔军校”到“麻风
 9 K) R# S* O6 q0 a! C
' W# }# w7 A* b; `$ k
  >>遗迹寻访:现仅存一块汉白玉石碑
% L* n: [# m0 H: c$ \. O5 l/ i3 i/ d3 @
  从汉中市区经二十几分钟的车程,来到天台山脚下,这里的黄埔农庄就是当时黄埔第一分校所在地,现在已全然没有了当年的痕迹。因为旅游业的发展,这里已成为不少农家乐的聚集地。目前,这里仅存门口和院内两处石碑,蒋介石当年使用过的防空洞还保存完好。9 L! Z6 k# a4 P1 K1 i- q

. Z+ ?, C- k8 ^- Z! |  1938年,国民政府最高军事学府——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第一分校,为免遭日本侵略者践踏,由河南洛阳迁到汉中,校址定在石堰寺峡谷中。  O4 g- i$ `  W( }

8 X3 `! h  N) N/ E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军校汉中分校改为陕南行政专署干部培训学校,后成为陕西省汉中疗养院所在地,原分校校部现为该院行政办公区;原学员住宿区现为该院病区。目前疗养院行政区已被闲置,因年久失修,几处房屋倒塌,正等待维修。汉中疗养院办公区和病房均搬至对面的新楼。
: v9 h2 _3 H8 q  k' K0 B% i3 u/ R, R7 N/ a0 ?/ r3 v4 [, R
  门口的一块石碑上刻着“中央军校第一分校遗址”,2010年被汉中市汉台区列为文物保护单位。但据汉中疗养院一位保安介绍,“当年的校舍都是简易房,已全部倒塌。”院内有一块汉白玉石牌,碑体布满苔藓,经仔细辨认可看出上面写着“中央军校第一分校成立”。据门卫介绍,碑上的字曾遭到破坏。- \" H& c) f9 B# z+ J# U6 u

9 ^; B, W& `# e/ [  30米长防空洞内有手摇发电机. d, {& Y# t  J: h
3 F3 {% a; q; D' X8 C+ }5 l6 l$ R6 S9 K
  1944年,一分校宣布正式建成,当年六月下旬,蒋介石由重庆亲临汉中主持一分校成立庆典暨第18期学员毕业典礼。当时汉中已成空袭主要城市之一,为确保蒋介石安全,驻汉中军方修凿拱砌防空工事一座,蒋介石在汉中期间,遇到空袭,曾在此躲避。
! j$ E4 G, Z4 D. H6 L. H! `. _/ T1 U9 u/ f+ w. A
  这座防空工事呈弧形,东西走向,西为入口,东为出口,洞口均向南,入口处装有钢板门。入门后有一个伸入山体的1.2米宽、2米高、8米长的直洞,可以看到一个生锈的手摇发电机。进入洞内约6米处,洞体折而向东,通向地下室,室长3米、宽2米、高1.8米,能站五六个人。从地下室向东为青砖拱成的宽1米、高2米的通道,通道向东而后向北,在离地下室约20米处通道开始拐向南,沿10级台阶逐渐升高,最后通出地面。通道全长约30米,洞内不时能看到蝙蝠飞出,有些地方布满蜘蛛网。
1 t- _, i5 A! t9 @! T  F( ~: c

汉中的中央军校第一分校,从“黄埔军校”到“麻风

汉中的中央军校第一分校,从“黄埔军校”到“麻风

$ Q! f0 R! c! X  >>史海寻遗  黄埔一分校在汉中办四期培养7413名抗战人才) Z: M/ v  @) F" L9 D: l* o

/ ]0 h# h! d9 n% G! R
  据史料记载,从1938年初到1944年春,经过六年边办学边建设,一分校规模不断扩大。1944年一分校宣布正式建成,全校占地2000余亩,校舍1500多间,在校学生2000余人。在节日或迎接新生时,在大门两侧总写着一副对联:“升官发财请走他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横批是“亲爱精诚”。! _8 ~9 }) z: \
% q7 ^3 T; o; d
  中央军校第一分校自迁到汉中到1944年,历时6年,共计毕业学生四期:第14期学生分二总队,毕业学生2170名;第16期学生分二总队,毕业学生1935名;第17期学生分三总队,毕业学生2183名;第18期学生分二总队,毕业学生1098名。. \, ^$ r( ?( m9 y+ l5 d) k3 c
: G# `! C4 b; P; v& G( L
  除了四期学生,加上汉中分校各种军官训练班和短期训练学员班队,共计毕业学生7413名。据统计,中央军校第一分校先后有1万多名学生(包括河南时期)在抗日战场上阵亡,为抗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9 T/ E. E" A" e" B; F6 R; V' K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