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第一网

搜索
更多
猜你喜欢
查看: 2352|回复: 3

[经验交流] 一碗汉中梆梆面

[复制链接]
a
0 0
  @ME: 
发表于 2015-11-3 19:42: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说起汉中小吃来,给我留下印象的,恐怕要数汉中梆梆面了。梆梆面,其实就是一碗普通的汤面,一小指母宽的面条缱绻在葱白香菜的汤中,面条边上还泛着几点油花,热气腾腾。也不贵以前2元一碗,到现在从三元涨到五元。

一碗汉中梆梆面

一碗汉中梆梆面

      陕西汉中是个古城,古时的汉中城不大,几条街。沿街都是用木板做门面的房子,一家挨着一家,倘若不小心一家失火,便会殃及池鱼,所以每到更时,就有专门的更夫一边打着梆子,一边沿路喊叫:“风干物躁,小心火烛。”这种方式沿袭了千年,直到清末。而汉中梆梆面,恰好在四、五更时候便在街边摆上摊子了。在过去,卖面条的老板也就挑个担子沿街边摆上,老板将面粉用水和成硬面团,饧5分钟后盘揉,用擀杖擀成极薄面片,切成韭菜叶宽的面条。炒锅置火上倒入菜籽油,烧七成热时离火,凉至五成热时,放入辣椒面,制成辣油。生姜捣成汁,大葱切成葱花,酱油、醋分别熬开,在碗内加适量酱油、醋、精盐、辣椒油、姜汁、花椒粉、葱花等,加入少量面汤 。更夫,脚夫,水客(给城里拉水的)就在摊边站着,三下五除二的哧溜哧溜的喝下一碗热气腾腾的梆梆汤面。啧啧,入口漫舌面的醇香甭让人提多舒服了,刚刚好暖胃又提神。

       一直到现在,汉中梆梆面还是汉中人三天不吃一碗就想得慌的美食。不过现在的梆梆面馆课鸟枪换炮了,不仅有专门的门面,还有装修好的店,让那些早上上班的人,进得店来,不慌不忙来上一碗,热乎乎的喝着吃着。

       家住汉中南关的刘老太总是风雨无阻每天早上来吃碗梆梆面。虽然刘老太已经80多了,梆梆面馆的老板总是早早的搽干净桌椅,老板已经记不清多少年了,只记得这家面馆刚开不久,这老太几乎一日不落下。时间久了,都了解了,都是老熟客嘛。刘老太原本江浙人,解放后随着丈夫来回到了汉中。原本刘老太是不大吃这种饮食的,可丈夫是汉中本地人,就随乡入俗,不知不觉也喜欢吃起来。据说年轻时候啊,丈夫总是好这口汤面,可刘老太做不了。就在街上吃,再说家里做的也没这个味儿。于是天天早上就随丈夫一起起床,一起手挽着手在汉中城内找家梆梆面馆,一同有说有笑的吃起这早餐来。这种场景一直延续了很多年,可是就在前几年,丈夫去世了。刘老太却一直依旧保持着这种习惯,天天早上还是那个钟点,还是那个端碗的姿势,从未改变。日子久了,老板也就熟悉了,每天老太来了,老板总是和她聊上几句:“刘家婆,今天看你气色还好,芫荽今天的还新鲜吧?”

       “嗯,好着呢,全城梆梆面就你这合口,要是老头子在,该吃的多高兴啊。要给你送个牌匾的。”刘老太一边说着,一边笑着端起碗吸一口汤,然后沿碗内边吹着气。

       老板被逗乐了:“哈哈,我这小店还经得起牌匾,只要你常来。”

       食客三三两两多了起来,大家一边吃着一边说笑着,很快店里热闹起来了。

       就这样,汉中老街祥和的日子就随这碗面中吸允入口中。时间啊,像流水。

       梆梆面馆的老板依旧早早的搽干净桌椅,煮汤,擀面。可是今天刘老太太没有来,老板不由得望了望门外,食客们倒是三三两两的进了店吆喝起来:“老板,来碗梆梆”。

      始终没有再见老太太的身影,老板有些失望,心里有些空,也说不清到底为什么。

      直到有天,从一位常来的食客口中得知,老太太去世了,就在去世的那一天早上,还来到店里吃了碗热气腾腾的梆梆面。(贺军世)
a
0 0
  @ME: 
发表于 2015-11-4 13: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汉中房产信息网
刚吃过饭 ,看到这个,又想吃了
发表于 2015-11-4 22:16: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汉中哪有卖这个的?
a
0 0
  @ME: 
发表于 2015-11-7 08:51: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汉中,现在还莫发现有让人赶上几里路专程去吃的面食店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