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郑县狠抓干部日常监督管理,积极探索建立治慵治懒治散长效机制,有效促进了机关作风好转和效能提升,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发展软环境。7 A" ?! f/ z4 `+ B7 _ g* |
) O: Q" ^/ k, \' ]3 S! z% S& L' [( w3 G 去年以来,该县向85个县直单位派出8个督导组,把解决突出问题作为督导工作的重要内容,围绕构建纠正节日期间不正之风长效机制,深入开展“五个一批”廉洁过节专项活动,紧盯春节、清明、五一、端午、中秋、国庆等时间节点,深入宾馆酒店、农家乐、景区、交通路口开展明察暗访,采取专项检查、交叉互查、发票倒查、电子取证等方式加强检查,及时刹风正纪、惩戒问责,传导严肃执纪压力,推动作风建设走上新常态,先后核查“三公”经费、违规公务接待、违规使用公车等方面问题线索85件,对民生工程资金、移民搬迁资金、新农合资金、强农惠农资金、扶贫救灾资金、社保基金、住房公积金的管理使用开展了23次监督检查, & ?# ]5 \4 f* e
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15件,党政纪处理15人、警示训诫18人。去年,全县共查处违反八项规定的案件19件,党政纪处理22人,整顿清理办公用房2354平方米,停建楼堂馆所3272平方米。去年县纪委初核案件线索149件,立案查处123件,党政纪处理126人。全县各级各部门“三公”经费较上年下降40%,公务接待费较上年下降37.9%。该县以强化目标责任考核为支撑,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出台了《南郑县行政机关行政效能和政风行风建设平时考核细则》,完善了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指标体系,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和责任追究,查处“吃拿卡要”、“庸懒散拖”等问题20件23人、乱收费案件9件11人。把与群众生产生活联系密切、直接面向群众服务的22个镇、52所学校、10个中心卫生院和15个县直部门全部纳入民主测评范围,做到测评对象全覆盖,充分接受广大干部群众的监督评议。 # N9 s' w5 \# Y1 ]
该县着眼于破解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在全县各级广泛开展了“三聚焦三整治一评议”和“三亮三比三查三评”活动,普遍推行了“庭院工作法”、“四院一园”和“群众工作室”三项工作方法。在执法监管部门和窗口单位、服务行业大力推行“首问负责制”、“投资项目领办代办制”、“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三项制度。取消行政审批事项154项,新出台便民服务措施412项,新建制度171个,修订完善制度396个,废止制度35个,出台惠民政策82项,为群众办实事3378件,投入资金86723万元。在22个镇建立便民服务中心、260个村建立便民服务室,构建全面覆盖的服务网络体系,实现服务群众的面对面、零距离。(汉中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