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第一网

搜索
更多
猜你喜欢
查看: 1297|回复: 5

[发展] 关于修建汉中抗战、黎坪知青、三线纪念馆的建议

[复制链接]
a
0 0
  @ME: 
发表于 2015-3-3 11: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汉中具有悠久深厚的历史底蕴,根据城市建设实现经济、文化、旅游强市的三项目标,和网友们的呼吁,我个人认为,汉中历史上曾经做出过可歌可泣的杰出贡献,完全有必要修建抗战、黎坪知青、三线建设纪念馆,以爱国主义、自强不息的精神鼓舞、教育子孙后代,! u: Y# L. K, b

, i. e/ ?/ r. i       特提出如下建议:
- \( ^! J2 Z( h* _6 `% z6 l$ y
' f, V8 P2 V4 m5 a5 q8 V        一、汉中在抗日战争中,虽然处在大后方。但是,这里成为了一片抗日的热土。国民政府迁来了陆军军官学校,为抗日战争培养了大量的军事人才。前方大量受伤的官兵,也送到这里治疗(本人的岳父,因参加三次长沙会战负重伤后,被转送到城固医院就是例证)。城固的古路坝,从祖国北方、南方等地迁来的大专院校,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栋梁之才。古路坝与重庆的沙坪坝、成都的华西坝被誉为“三大坝”,成为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学府和文化的聚集地。汉中遭受了日寇的狂轰滥炸达四百余次,牺牲了一千余人,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W/ |5 t. d7 b- }

三线纪念馆

三线纪念馆

" `% M9 @9 ~! ^        二、六十年代中期,国家经济遭受了困难。为了响应党的号召,汉中城市知识青年到黎坪山区落户,占领山头,开荒种地,生产粮食,支持国家建设。他们那种不怕苦、不怕累敢于人先的拼搏精神,他们的行为史无前例,受到了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被誉为知识青年的好榜样。如今知道这段历史的还大有人在,他们的精神激励着后人。' w( v& \1 S: C9 P

' e; Y' G5 o' X% h) n        三、七十年代按照毛主席“三线建设要抓紧”,“备战备荒为人民”的重要指示,汉中成为了三线建设的重要布防区,几十个工厂几十万职工来到了汉中,其中还迁移来了北京大学的无线电、物理系等,组建了北大汉中分校,修建了阳安、襄渝铁路(经过镇巴的松树、巴山)。汉中人民为国防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s8 L) \8 u, H/ _+ C8 B2 P2 O- |9 b
        这些遗址有的还保存完好,有的则完全丧失,因此,建议市成立三项纪念馆办公室,收集资料和有关实物,规划设计纪念馆。建议纪念馆建在旅游区供人们观赏,为了工作协调方便,建议城固建立抗日战争纪念馆,南郑建立黎坪知青纪念馆,汉台建立三线建设纪念馆,这些纪念馆要与旅游景区相配合,让人们在参观时感受到汉中昔日的辉煌。
) |5 f- x" z3 |3 v# p5 t$ f3 b! L8 Z6 i+ h- f( {
        纪念馆的规模,应该依当地的财政而定,也可以拉些赞助。(汉翁欣闰)+ z4 m: B0 `& ?. l
a
0 0
  @ME: 
发表于 2015-3-3 12:24:50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能够尽快恢复,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值得记忆!
/ ]% y4 [7 \5 ~( n2 G3 n9 {
a
0 0
  @ME: 
发表于 2015-3-3 13:5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汉文化、三国文化?都是因为地皮差价,地产为动力搞的,里面是有真金白银的,至于纪念馆嘛,呵呵
7 P3 |* d$ M& S' a% E5 Q
a
0 0
  @ME: 
发表于 2015-3-4 16: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的建议,应该让现在的人了解汉中的过去
; g  `  \6 h* E2 b  ?3 g( i
发表于 2015-3-5 10:29:03 | 显示全部楼层
点个赞,汉中有待开发的历史文化资源非常非常非常多
a
0 0
  @ME: 
发表于 2015-3-6 15:39:26 | 显示全部楼层
重新新建汉中博物院,开设汉中近现代历史纪念分馆,整合汉中近现代历史,梳理脉络,重新呈现。
3 N% `' {3 Z# {$ c( A! e# K$ W6 G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