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第一网

搜索
更多
猜你喜欢
查看: 1659|回复: 2

[汉中旅游攻略] 旅游主导 以汉中为例的新型经济社会发展路径调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14 18:46: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由于历史原因和客观条件的限制,陕南秦巴山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省内也远远落后于关中和陕北地区。而通过工业化的方式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模式并不适合这一地区。在这种背景下,一些区县选择以旅游业为主导,带动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走出了一条新型的经济社会发展路径,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近日,陕西省旅游局办公室人员前往陕南汉中城固、西乡等地,对这一发展模式进行了调研。5 p4 |3 k! |4 _. x  ^  |' w
- O% w- w8 |' s
  陕南秦巴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困境' q5 @7 ]" E* T/ F! \2 [
4 O( \# z$ |" w' ]& Z
  陕南秦巴山区是全国11个连片特困地区之一,范围包括汉中、安康、商洛全部县(区)和西安市周至县以及宝鸡市太白县,共计30个县(区),占国家确定的秦巴山区连片特困地区76个县(区)的39.5%,是陕西最大的连片特困地区。全省56个国家贫困县中,秦巴山区有29个,占全省多一半;从贫困人口来看,全省有近40%集中在秦巴山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社会事业也严重滞后,公共服务设施不足,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发展水平也较低。( m# g& Z/ R& C3 k+ j

- ?# ]- X  |+ s/ N  秦巴山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之所以落后,主要在于区域条件先天不足。这一区域位于秦岭和大巴山之间,高山延绵、丘陵广布、盆地和川道狭小,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可耕种农地面积小,交通基础设施薄弱,难以实现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加上地理特征与气候原因,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特别是泥石流、洪水等灾害严重影响当地经济发展。5 t5 @: J7 `& n1 O% J

; v% I* @/ b% O2 \$ O! V% h  农业发展先天不足,工业化发展之路受到限制,这就是陕南秦巴山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困境。虽然劳动力资源较为丰富,但由于缺乏产业支撑,大量富余劳动力背井离乡,前往发达地区务工。+ ~5 D! \4 ~: i1 s* z7 L4 I+ w* |
/ e, Y6 D# l3 V) P8 s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4 18:4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汉中房产信息网
  旅游业推动贫困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 g5 K  d+ c3 Y3 L+ x& d8 n; Q5 E% T# z
  对于秦巴山区来说,发展工业不仅受到政策限制,且缺乏比较优势。如果走工业化的道路,不仅不可能达到东部地区的水平,而且可能对本来就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2 X7 z0 v2 J% i1 _: a3 H. r. X$ X+ G# d
  面对这种形势,在省委、省政府陕南循环发展的战略指导下,一些区县近年来以旅游为统领,走出了一条新型的发展道路,综合带动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9 F* e6 v( t. j2 C. F8 e  ~
7 D- n2 G& c. H8 w- F
  直接促进经济增长。城固县2010年旅游收入2.35亿元,当年 GDP 总值为77.6亿元,旅游收入仅占当年 GDP 总值的3%;到2013年,旅游收入11.67亿元,占 GDP 的比重上升到了8.4%,对经济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初步奠定了支柱产业的基础。如果保持这一增长趋势,未来旅游业将在国民经济中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
2 O& O# D  Y7 b1 b2 ~
. ]; A  X( O$ }% z8 Y! j3 n  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脱贫致富。旅游业是富民产业,产业发展的成果惠及到社会大部分群体,尤其是旅游资源富集地区的村民。在旅游业的带动下,西乡农民纯收入由2010年的3802元增长到2013年的6662元,和全国平均水平在不断缩小。而在一些旅游发达的乡镇,如城固的桔园镇、刘家营镇,西乡的樱桃沟,农民通过经营旅游业,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4000元,在旅游旺季期间,甚至有农民周收入达到万元以上。! d% M( E6 S7 L

7 `) B( T1 c8 W  a  带动就业,解放剩余劳动力。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容量大、关联带动性强、工作方式灵活多样,是促进就业的最好选择之一。每增加1个直接就业机会,社会就能增加5至7个间接就业岗位。调研发现,由于旅游需求的增加,当地村民不仅可以通过直接就业提供旅游服务,还催生出了一大批相关职业。在城固桔园镇,近几年农民自发兴办农家乐56家,旅游观光车20辆,桔园景区每年从村民中聘请售票、巡逻、治安、卫生、保洁等人员,此外还有60多户村民从事小吃、旅游纪念品、农产品销售活动。可以发现,几乎所有农民都可以在旅游业找到合适的岗位,从而照顾到再就业人员、农村人口和弱势群体的就业。
) W( k0 }! q" o  F; z! h5 K( r
; n1 D9 S0 ?% P* @+ ~" b7 ?8 w  带动县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由于秦巴山区旅游业开发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旅游业的发展要求旅游地建设相应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调研发现,近几年,为了新兴景区建设,政府投入大量的资源用于路、水、电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城固为了打造桔园景区,先后拓宽硬化道路20公里,建成变电站1座,人饮工程4处;西乡2013年以来累计在樱桃沟投入1.895亿元,实施了四期工程,包括电力改造、道路建设等。每一次旅游开发,都是对当地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一次重大升级。
( \$ c0 R, |6 t0 Z, `0 J. w9 u  m# K! q# N# f4 h
  美化环境,改善生态条件。旅游业的发展,对生态环境要求非常高。从调研来看,各县区都认识到了生态环境对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性,下大力气美化景区及周边环境。西乡县大力实施村庄净化、绿化、美化、亮化等工程,并建成人工生态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农民也认识到保护环境对旅游业的重要性,自发投入门前屋后的绿化及环境保洁。- c4 {: P0 I# N, w

( s- d. J8 g2 o6 d* j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4 18:47:48 | 显示全部楼层
      几点启示:
, Z5 K1 ~3 y! p3 q' Q1 a; o. Z
( H; V6 X) {5 S8 }1 H1 i  一、以旅游为主导,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是可行的。汉中一些区县的实践表明:落后的农业区域跳过工业化发展阶段,直接过渡到后工业社会是可行的。尤其是工业发展不具有比较优势的区域,没有必要采用单一的工业带动模式。虽然目前来看,并不能直接判定该地区进入了后工业社会,但是旅游业带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是瞩目的,区域经济结构也正向有利于服务经济的形态演化。
! T7 F3 X* ~& X) M, z# E! v1 }- _- {$ j0 Z1 f! A
  二、秦巴山区大部分区县符合“旅游带动战略”的条件,这一模式可以推广。在汉中,不仅有城固、西乡以旅游为主导,还有留坝、佛坪等诸多成功案例。符合“旅游带动战略”的条件主要包括两个:一是工业生产不具有比较优势,二是拥有较优的旅游资源。前一个条件意味着该区域无法通过发展工业的方式实现现代化,后一个条件表明旅游业是该区域的战略选择之一。对于秦巴山区来说,由于对工业发展的限制,大部分地区必须走其他发展道路,而该区域恰恰拥有中国少数未被污染的生态环境以及人文环境。' ~0 w3 t* C4 g* i6 r/ p
5 Y+ U/ N( y8 V' q' N  K
  三、旅游业带动的发展,不仅局限于带动经济增长,更重要的是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全面发展。工业带动模式,一般会造成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而通过发展旅游业,进一步推动和加快了新型城镇化建设,增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实现“留得住、能致富”,从而在根本上为“美丽中国”目标实现打下坚实基础,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驻地群众的文明素养。. _5 }* F) U4 l% f  J
3 @! f* ?. m8 o4 y6 I/ X
  四、旅游业的发展,必须和当地特色产业相融合。虽然秦巴山区大部分区县都可能采用“旅游带动模式”,但必须结合当地特色,错位发展,提供具有独特竞争力的旅游产品。尤其是要和当地的特色产业相融合,从而产生巨大的融合效益。由于秦巴山区大部分区县具有比较好的农业基础,因此和农业的融合发展是成功的关键之一。如城固桔园镇旅游业和柑橘种植业的有机融合,西乡旅游业和樱桃种植、茶叶种植的融合等。只有这样,才能为旅游者提供最具有特色的地方旅游产品,形成竞争力,并且培育出旅游品牌。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当地居民参与到旅游开发当中,获取收益。 (尹为民 吴军)- O0 X, r  Y6 s; M+ K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