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

楼主 |
发表于 2014-12-14 18:4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旅游业推动贫困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 g5 K d+ c3 Y3 L+ x& d8 n; Q5 E% T# z
对于秦巴山区来说,发展工业不仅受到政策限制,且缺乏比较优势。如果走工业化的道路,不仅不可能达到东部地区的水平,而且可能对本来就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2 X7 z0 v2 J% i1 _: a3 H. r. X$ X+ G# d
面对这种形势,在省委、省政府陕南循环发展的战略指导下,一些区县近年来以旅游为统领,走出了一条新型的发展道路,综合带动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9 F* e6 v( t. j2 C. F8 e ~
7 D- n2 G& c. H8 w- F
直接促进经济增长。城固县2010年旅游收入2.35亿元,当年 GDP 总值为77.6亿元,旅游收入仅占当年 GDP 总值的3%;到2013年,旅游收入11.67亿元,占 GDP 的比重上升到了8.4%,对经济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初步奠定了支柱产业的基础。如果保持这一增长趋势,未来旅游业将在国民经济中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
2 O& O# D Y7 b1 b2 ~
. ]; A X( O$ }% z8 Y! j3 n 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脱贫致富。旅游业是富民产业,产业发展的成果惠及到社会大部分群体,尤其是旅游资源富集地区的村民。在旅游业的带动下,西乡农民纯收入由2010年的3802元增长到2013年的6662元,和全国平均水平在不断缩小。而在一些旅游发达的乡镇,如城固的桔园镇、刘家营镇,西乡的樱桃沟,农民通过经营旅游业,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4000元,在旅游旺季期间,甚至有农民周收入达到万元以上。! d% M( E6 S7 L
7 `) B( T1 c8 W a 带动就业,解放剩余劳动力。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容量大、关联带动性强、工作方式灵活多样,是促进就业的最好选择之一。每增加1个直接就业机会,社会就能增加5至7个间接就业岗位。调研发现,由于旅游需求的增加,当地村民不仅可以通过直接就业提供旅游服务,还催生出了一大批相关职业。在城固桔园镇,近几年农民自发兴办农家乐56家,旅游观光车20辆,桔园景区每年从村民中聘请售票、巡逻、治安、卫生、保洁等人员,此外还有60多户村民从事小吃、旅游纪念品、农产品销售活动。可以发现,几乎所有农民都可以在旅游业找到合适的岗位,从而照顾到再就业人员、农村人口和弱势群体的就业。
) W( k0 }! q" o F; z! h5 K( r
; n1 D9 S0 ?% P* @+ ~" b7 ?8 w 带动县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由于秦巴山区旅游业开发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旅游业的发展要求旅游地建设相应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调研发现,近几年,为了新兴景区建设,政府投入大量的资源用于路、水、电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城固为了打造桔园景区,先后拓宽硬化道路20公里,建成变电站1座,人饮工程4处;西乡2013年以来累计在樱桃沟投入1.895亿元,实施了四期工程,包括电力改造、道路建设等。每一次旅游开发,都是对当地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一次重大升级。
( \$ c0 R, |6 t0 Z, `0 J. w9 u m# K! q# N# f4 h
美化环境,改善生态条件。旅游业的发展,对生态环境要求非常高。从调研来看,各县区都认识到了生态环境对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性,下大力气美化景区及周边环境。西乡县大力实施村庄净化、绿化、美化、亮化等工程,并建成人工生态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农民也认识到保护环境对旅游业的重要性,自发投入门前屋后的绿化及环境保洁。- c4 {: P0 I# N, w
( s- d. J8 g2 o6 d* 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