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
汉中是中国生态系统最完整、最优良的区域之一,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陕西引汉济渭工程最主要的水源区。为进一步提升生态建设水平、打造美丽汉中,确保一江清水供京津、送西安,今年年初,汉中启动了汉江流域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实施“绿水、蓝天、青山、宁静”四大工程,对环境突出问题实行重拳出击、全民行动,奋力打造“真美汉中”形象品牌。
6 m8 |' \' s: _; q* ^8 b8 \0 L9 n2 M4 F% {5 i$ g" V8 T
污染减排成效显:汉江出境水质持续稳定达标
7 X: l/ d+ U7 z' Q5 {" s" J" X q" E' |: b+ g5 o: |4 w
九个多月以来,汉中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全省第九次环境保护大会精神,集中力量打好城镇污水垃圾集中处理、城区扬尘治理及“煤改气”和“油改气”、节能减排治污、面源污染治理四大战役,推动三年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 I3 V* b! b8 i, m4 E9 ^, Q
* Q4 M' F' n! s% p
汉中市今年确定的45个重点减排项目,有40个已建成投运并发挥减排效益,各个企业也不断提升自身环保水平。截至9月底,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优良天数272天,优良率99.63%。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52微克/立方米,较去年下降1.88%;二氧化氮浓度23微克/立方米,降尘强度5.83吨/平方公里·月。汉江出境水质始终保持在二类以上标准,15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监测指标达标率100%,全市湖库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标准。2 p" |6 j) [# y& m i+ m8 k
/ _2 G( u) T2 h7 f% a5 x1 w
围绕三年行动,汉中市切实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区域防污治污能力得到较快提升。今年以来,各级用于汉江流域环境保护的资金累计达到4.95亿元,在建、完工项目121个,新增和改造污水管网914公里,清理城乡垃圾2.24万吨。中心城区和10个县城污水处理厂全部建成运行,日处理污水27.15万吨。' \0 i; h6 }* K/ R6 n% p) u
汉中市推进汉江流域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
* N7 Y+ j) K/ Z# ~& l
环境监测人员在监测污水处理循环利用水质。7 r+ g" K' @- j! v# H
9 p" I% z) e" o& B/ y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超标排污、露天焚烧秸秆、城区燃煤、建筑工地和街道扬尘、城市噪声、废旧回收企业二次污染等突出问题,汉中市委、市政府组织开展专项治理行动,对重点废水排放企业存在的21起环境问题和全市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存在的23起环境问题,责令限期整改;对11家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存在环境问题的小造纸企业,依法予以关停。
( r; t, e4 h2 q1 f
* d0 ^3 m, K/ k) p1 l6 t 对于土壤重金属污染、使用高产高毒农药、焚烧秸秆等农村面源污染问题,大力推广农村“三改”、生物有机肥、生态养殖等环保举措,推广汉中市西乡县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中创造的完善设施、示范带动、连片整治、建立机制等经验。目前,汉中已建成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58个、村镇垃圾填埋场16个、封闭式垃圾房52个、集镇污水处理设施6处、畜禽养殖污染整治示范点6处,西乡、洋县、南郑、勉县4个县列入环保部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县,成功创建国、省、市级生态镇75个、生态村131个,农村绿化美化水平加快提升。依托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汉中市筛选确定了100个“美丽乡村”示范点,打造“设施完善、村容整洁、机制健全、管理有序、生态秀美、宜居宜业”的美丽村庄,目前已带动全市56个镇965个村集中实施农村环境整治,占行政村总数的37.5%,受益人口达135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45%。5 m) A; ~% `3 {1 j" q6 j5 Q
* a0 | `! a: Z# j5 X" x
在开展声势浩大的清除城乡垃圾、治理流域污染活动的同时,汉中切实加强生态建设,积极营造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目前,已整治汉江堤防120.12公里,治理水土流失7905.5平方公里,扎实开展全民造林活动,今年已完成造林15.7万亩,新增和改造城镇绿地面积27.8万平方米,累计完成退耕还林309万亩、汉江防护工程造林345万亩。全面启动“煤改气、油改气”工程,已建成CNG天然气加气站10座,加气能力14万立方米/日。
1 o) m+ ?, N( ^9 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