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第一网

搜索
更多
猜你喜欢
查看: 1174|回复: 3

[汉中百姓] 省自强模范、汉中市杰出青年陈禹朋一位残疾村医的丹心妙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10 21:27: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幼年时,因一次误诊让陈禹朋落下了终生残疾。病痛没能压倒他,反而激发了他学医济世的雄心壮志。
   
       行医13年来,陈禹朋每年诊治病人达万余人次,累计为村民节约诊疗费10多万元,他在用丹心妙术惠及乡邻的同时,更用美德善举感动了社会。近年来,他先后荣获“美丽城固人”、第13届“汉中市杰出青年”、“汉中市十大励志人物”、“陕西省自强模范”等荣誉称号。他身残志坚、行医济世的事迹还成功入围央视网“寻找最美乡村医生”栏目,在央视网首页滚动播出了3个月。

       陈禹朋原本有一个好身体。3岁那年,因为一次误诊,让小禹朋落下了残疾——脊柱严重弯曲变形;6岁那年,又是一次误诊,让小禹朋失去了二姐。从那个时候开始,陈禹朋就暗下决心:长大后,一定要当个治病救人的好医生。

       陈禹朋的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他们起早贪黑地种菜喂猪,靠微薄的收入维持家用,还要供陈禹朋上学。1995年,陈禹朋考上了卫校。班上的同学要么家境富裕,要么父辈是医生,而他却家徒四壁,既没有靠山也没有背景,身体还有残疾。面对这些苦恼,陈禹朋只能更加努力地学习。2000年3月,陈禹朋在城固龙头镇开办了个体诊所。刚干个体医生的时候,由于太年轻,常常面临村民们的不认可。他没有灰心,遇到患者来诊,就把患者当亲人,站在患者角度,选择最合理的治疗方案,用最便宜的药为他们解除病痛。渐渐地,村民们发现在陈禹朋的诊所看病,不仅花钱不多,还挺管用。一传十、十传百,前来找他看病的乡亲越来越多。下雨的夜晚,听到村民敲门,他马上爬起来,拎着药箱,披上雨衣,打着手电筒去出诊;乡间的夜路,泥泞湿滑,他常常摔倒,忙碌一夜回家时已然是鸡叫天明。

      白天诊病,晚上研读《黄帝内经》和《伤寒论》等中医经典,遇到疑难病症,就悉心揣摩,请教名师。陈禹朋读书的方式很特别,为了避免弯曲的脊柱压迫神经,必须两手撑住桌子,用臂力把身体吊起来看放在前面的书。陈禹朋的医术就是在类似“头悬梁,锥刺股”的方式中慢慢提高的。在这个过程中,陈禹朋的身体因为自己调养,也渐渐好了起来,他凭着刻苦努力的学习先后考取了中西医两个《执业医师证》。

       2011年,得知城固县五里坝小学地处偏远山区,只有1个老师3个孩子,条件非常艰苦,收入不高的他一心想帮助这些孩子,于是他从少年时代制作的500多幅剪纸作品中选出一部分义卖,所得善款为贫困山区学校购买教具,为学生购买学习用品。在得知勉县大学生张庆龄父母双双残疾,考上了大学无钱上学,就从自己微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亲自送到张庆龄手中,并送上自己的励志小说,鼓励她好好学习,坚强地面对生活。在得知城固县大盘乡敬老院地处偏远条件差,残疾老人多,他在“淘宝网”为每位老人批发了一套冬用保暖内衣及洗涤用品,亲自送到老人手中。

       2012年4月,宁强县大山深处一位姓张的妇女,因胸部大面积烧伤从腿部取皮移植,结果腿部出现问题,卧床不起,她的丈夫3年前因矿难去世,70岁的母亲又是子宫癌晚期,家境非常困难。接到宁强县义工的求助后,陈禹朋为这家人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同时又为他们对自己的高度信任深感庆幸。在救助张大姐的日子里,他克服身体不便奔波100多公里为她采用纯中医治疗,并免掉一切费用,还不断激励她从心理上克服伤痛和自卑的情绪。经过陈禹朋的精心治疗,患者病情转好,现在已完全康复并下山照顾自己的孩子,一家人的生活总算有了着落。

       10多年来,陈禹朋还诊治了许多和自己一样身患佝偻病的孩子,由于发现及时而得到了治疗,没有留下后遗症。陈禹朋已记不清有多少患者在他的诊治下恢复健康,重新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也不记清有多少康复后的患者到他的诊所回访,激动地拉着他的手,满含热泪地对他表示真诚的谢意……2014年6月,陈禹朋荣膺“陕西省自强模范”。在领奖台上发言时他说:“我的这一生是有缺憾的,但这缺憾又恰恰是我人生中难得的体验和财富。”现场500多名听众无不为之动容。(单庆华)
a
0 0
  @ME: 
发表于 2014-7-11 06:17: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天道酬勤,天道酬善。
a
0 0
  @ME: 
发表于 2014-7-11 12: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学习,青年人的偶像!
a
0 0
  @ME: 
发表于 2014-7-12 10: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写作犹如开方:陈禹鹏在青年作家座谈会上的发言

       我一直觉得好的文学作品就像中医开出的好方子,开给读者,是能治病的。

       小时候,正是那些美好的书籍缓解了我生活中遇到的难题,世界观人生观的构建很大程度都是文学带来的。

       我十五岁学医,二十岁行医,一直到今天,从没有放弃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

      2002年,我在《衮雪》刊物上发表中篇小说《网络人生》,到现在也十个年头了。这期间写的东西很多,结集了小说集,也获得了一些奖励,省作协也给过鼓励。但是大多数作品经不起考验,放置一段时间不忍再睹。2006年,我在《延河》《山西文学》杂志上相继发表了一些小说。期间,常智奇老师多次打过电话给我。借机我向常老师请教文学的经验,如何写出好作品?

       常老师说:多读经典,用名家的框架,装点自己的灵魂。多观察,过文学的生活。我追问了一句,这个框架是什么?常老师没有回答我。

      我是个笨人,这话想了很久很久也没想明白。我想这个框架是什么,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如何能找到打开文学之门的钥匙?如何把自己的思维和想法巧妙的装点进去。想了好几年都没有想明白。直到后来的几年间,寻名师学中医之后,忽然明白了。

      才知道这个框架正如中医的阴阳五行八纲六经,它是无形的。是一种只可意会,无法具体的东西。引申到中医治病,调阴和阳扶正祛邪只是大法,具体施方用药是随机应变的事。

      去年写作一篇散文《兰花指》入选《陕西青年文学选散文卷》,这篇散文获得很多朋友的好评。这篇文章最初写出来很乱,现在还能想起那些凌乱的素材底稿,就像一个蹩脚的中医在方子上密密麻麻开出几十味药,至于有无质量,根本无法确定。

       写的不好就搁下,搁了很久,直到后来读到吴克敬老师的一些人物散文,忽然感觉到一丝亮光,似乎模糊看到了常老师所说的名家的框架,很快的把这种无法言说的框架借过来,找到自己曾经积累的素材,把底稿做了一次较大的改动和处理,直到自己满意为止。这个过程又让我想到了中医理论中只在六经上求根本,不在诸证上求枝叶的法则,君臣佐使一线构架。《兰花指》这篇小小的散文从初稿到发表,用了整整六年时间,到今天再读那篇讲述自己家事的散文,仍然会泪湿双眼。

       写作的时候,常常遇到这样一个问题,有很多好素材,并且能看到事物背后蕴含的能量,却总是苦于找不到合适的表现手法,或者写出来,根本不是自己想要的,达不到自己期望值。在此希望省作协的老师,讲解一下如何把我心所想,恰到好处的表现出来。

       我一直觉得好作品就像良医手里的妙方,出效果尤其关键。我会坚持走文学路,多读,少写,尽量写好,在文学这儿开出一些有质量的方子。

      希望省市作协的老师们,多多举行这样的活动,为青年作家提供广阔的交流平台,解答我们写作中面临的困惑,让汉中文学更好更快的走出去。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