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
幼年时,因一次误诊让陈禹朋落下了终生残疾。病痛没能压倒他,反而激发了他学医济世的雄心壮志。
行医13年来,陈禹朋每年诊治病人达万余人次,累计为村民节约诊疗费10多万元,他在用丹心妙术惠及乡邻的同时,更用美德善举感动了社会。近年来,他先后荣获“美丽城固人”、第13届“汉中市杰出青年”、“汉中市十大励志人物”、“陕西省自强模范”等荣誉称号。他身残志坚、行医济世的事迹还成功入围央视网“寻找最美乡村医生”栏目,在央视网首页滚动播出了3个月。
陈禹朋原本有一个好身体。3岁那年,因为一次误诊,让小禹朋落下了残疾——脊柱严重弯曲变形;6岁那年,又是一次误诊,让小禹朋失去了二姐。从那个时候开始,陈禹朋就暗下决心:长大后,一定要当个治病救人的好医生。
陈禹朋的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他们起早贪黑地种菜喂猪,靠微薄的收入维持家用,还要供陈禹朋上学。1995年,陈禹朋考上了卫校。班上的同学要么家境富裕,要么父辈是医生,而他却家徒四壁,既没有靠山也没有背景,身体还有残疾。面对这些苦恼,陈禹朋只能更加努力地学习。2000年3月,陈禹朋在城固龙头镇开办了个体诊所。刚干个体医生的时候,由于太年轻,常常面临村民们的不认可。他没有灰心,遇到患者来诊,就把患者当亲人,站在患者角度,选择最合理的治疗方案,用最便宜的药为他们解除病痛。渐渐地,村民们发现在陈禹朋的诊所看病,不仅花钱不多,还挺管用。一传十、十传百,前来找他看病的乡亲越来越多。下雨的夜晚,听到村民敲门,他马上爬起来,拎着药箱,披上雨衣,打着手电筒去出诊;乡间的夜路,泥泞湿滑,他常常摔倒,忙碌一夜回家时已然是鸡叫天明。
白天诊病,晚上研读《黄帝内经》和《伤寒论》等中医经典,遇到疑难病症,就悉心揣摩,请教名师。陈禹朋读书的方式很特别,为了避免弯曲的脊柱压迫神经,必须两手撑住桌子,用臂力把身体吊起来看放在前面的书。陈禹朋的医术就是在类似“头悬梁,锥刺股”的方式中慢慢提高的。在这个过程中,陈禹朋的身体因为自己调养,也渐渐好了起来,他凭着刻苦努力的学习先后考取了中西医两个《执业医师证》。
2011年,得知城固县五里坝小学地处偏远山区,只有1个老师3个孩子,条件非常艰苦,收入不高的他一心想帮助这些孩子,于是他从少年时代制作的500多幅剪纸作品中选出一部分义卖,所得善款为贫困山区学校购买教具,为学生购买学习用品。在得知勉县大学生张庆龄父母双双残疾,考上了大学无钱上学,就从自己微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亲自送到张庆龄手中,并送上自己的励志小说,鼓励她好好学习,坚强地面对生活。在得知城固县大盘乡敬老院地处偏远条件差,残疾老人多,他在“淘宝网”为每位老人批发了一套冬用保暖内衣及洗涤用品,亲自送到老人手中。
2012年4月,宁强县大山深处一位姓张的妇女,因胸部大面积烧伤从腿部取皮移植,结果腿部出现问题,卧床不起,她的丈夫3年前因矿难去世,70岁的母亲又是子宫癌晚期,家境非常困难。接到宁强县义工的求助后,陈禹朋为这家人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同时又为他们对自己的高度信任深感庆幸。在救助张大姐的日子里,他克服身体不便奔波100多公里为她采用纯中医治疗,并免掉一切费用,还不断激励她从心理上克服伤痛和自卑的情绪。经过陈禹朋的精心治疗,患者病情转好,现在已完全康复并下山照顾自己的孩子,一家人的生活总算有了着落。
10多年来,陈禹朋还诊治了许多和自己一样身患佝偻病的孩子,由于发现及时而得到了治疗,没有留下后遗症。陈禹朋已记不清有多少患者在他的诊治下恢复健康,重新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也不记清有多少康复后的患者到他的诊所回访,激动地拉着他的手,满含热泪地对他表示真诚的谢意……2014年6月,陈禹朋荣膺“陕西省自强模范”。在领奖台上发言时他说:“我的这一生是有缺憾的,但这缺憾又恰恰是我人生中难得的体验和财富。”现场500多名听众无不为之动容。(单庆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