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
楼主 |
发表于 2014-5-23 12: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介绍:
. W7 r' \* R& n3 K6 } `7 N5 m& j1 U
西乡县骆家坝镇位于西乡县西南部,距县城45公里,地处汉江最大支流牧马河上游,米仓山自然保护区缓冲带。全镇辖9个村37个村民小组10000余人,镇域面积202平方公里。境内自然风光秀丽,以唐代大庵寺、商周时期的悬棺墓群为代表的民俗文化资源,以红二十九军军部、红四方面军玄天观会议遗址为代表的红色文化资源底蕴深厚,也是自陕入川的重要集镇和交通要隘,是西乡县乃至全市的旅游资源聚集区。
0 R7 ~# W8 G5 C" E
5 D3 s' g5 j, g2 _8 l 骆家坝老街位于集镇骆镇村,由于老街房屋临河而建,且多为木架构建,年久失修,形成危房,有10余间房屋已经垮塌,部分进行了改建,群众住房安全存在隐患。2012年3月,骆家坝镇党委、政府经过走访调研,多次召开群众会议征求意见后,决定打造骆家坝旅游特色名镇。在完善集镇功能的同时,对老街进行修旧如旧改造,保持老街房屋错落有致的原貌,还原明清鼎盛时期的老街。
4 j4 n& j6 y4 a& P& p: |, |0 N M5 j% F1 m
骆家坝镇政府严格执行项目管理规定及招投标程序。由于项目落实少,到位资金少,截止2014年5月累计完成投资4000余万元,其中群众建房206户(含移民搬迁)筹资2500万元。$ B {0 ?% P* f$ K" ^4 ]
. `1 p: U o1 n1 S$ D
该项目自2012年3月正式启动实施以来,骆家坝镇党委、政府充分结合实际和资源条件,提出依托米仓山优势生态、人文资源,以陕南移民搬迁、秦巴片区扶贫综合开发和革命老区建设为契机,以骆家坝老街改造为突破口,聘请专业工程规划设计公司规划设计。以生态休闲为主题,注入山水自然风貌、红色文化元素,以游客小娱、小憩、小闲、农耕文化体验为补充元素,打造集休闲、养生、观光、体验为一体的旅游特色名镇。总体规划、建设性详规通过市规划委专家组评审通过,西乡县政府批复,建设施工方案已经完成。
/ D2 p" a3 s7 h; c: m4 j2 d
0 }8 T+ }, P5 z0 T 具体建设进度与成果:1、总体规划和核心区详规已通过市县批复。2、埋设雨、污水管网,配套完成了污水处理设施和简易垃圾填埋场建设。3、全面完成一河两岸移民搬迁及老街房屋建设206户。4、完成了河滨北路道路硬化和路面装饰。5、完成了老街河岸生态治理和亲水平台建设。6、完成3道登步拦水坝建设。7、完成景观桥建设。8、峡骆路沿线民房粉饰工程已经完成400户。9、完成民俗文化广场休闲长廊、宗教活动场所三圣宫建设。10、完成老街改造。11、完成“一河两岸”绿化景观工程。12、完成景观桥至幼儿园道路硬化、路沿石、人行道铺装、两侧停车位铺设和绿化。13、完成老街污水、雨水管网铺设。14、完成老街青石板铺装。15、完成老街强弱电管线埋设。16、铁索桥建设已经完成方案设计和招投标,即将开工实施。17、老庙至铁索桥瀑布景观及河堤治理已开工。18、水车、水磨坊及节点景观工程已经完成方案设计和招投标工作,即将开工实施;19、骆家坝经私渡至十天高速沙河出口红色旅游专线骆家坝境内12公里道路建设开工建设。+ P; B: m; d) L, D5 u; c3 c
( l5 O' b& ], G8 P& z: r 骆家坝旅游特色名镇经过一年时间的打造,核心旅游景区雏形初现,为了提高骆家坝镇的对外知名度,镇政府决定2014年4月11日正式开园。开园至今,骆家坝景区累计接待游客8万人次。
* W. J" E4 {/ N7 n" ?( c1 Y, U! F# p/ j$ k1 o8 f
由于建设时间短,目前骆家坝在基础设施,旅游接待等方面存在不足。一是道路通行能力不足。通往骆家坝镇的道路有两条,即峡骆路、骆私路。峡骆路是通往骆家坝的主要道路,虽然是水泥路,但路面仅有3.5米宽,容易造成堵车。二是旅游接待能力不足。骆家坝镇集镇人口约3000人,在打造旅游特色名镇前,只有4家餐饮店。经过镇政府多次动员,制定帮扶政策,截止目前农家乐及食旅店已达14家。但是由于节假日游客量大,就餐和住宿依然紧张。三是旅游景点偏少。目前只有核心景区对外开放,部分景观正在施工,大庵寺、悬棺、红二十九军军部、红四方面军钟家沟会议遗址及金家洞溶洞群等景点有待进一步开发。
3 @ ]; i' {, p6 `3 P2 Z6 N2 h2 n% t) W7 ] x) I
针对存在的不足,下一步主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进一步完善游客接待和服务工作,重点解决游客吃、住、游及购物的问题。二是谋划景区后续建设项目及开发工作,加快旅游景点的开发步伐。三是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尽早拓宽改造峡骆路,方便各方游客进出。(秦楚川00)3 K0 \4 E# y( S0 |/ l
3 j( h0 Q {0 V! Z0 C1 `7 j2 D+ Q6 o
G& h( O) ^, l- o- 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