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
真身洞,在南郑县新集镇附近的浅山中, 离金华寺不远。沿山路曲折行进约二、三里,便见嶙峋怪石中闪出一天然石穴。洞不深,内空而坦,崖壁拱围成井状,可见天日。中有佛殿三楹,佛道合一,周围林木茏葱,一挂流水潺潺而下,引人入胜。- _; s0 c! a3 B$ B( ^% n
- F7 o1 U- z$ C1 f+ _
所谓真身,相传是清乾隆年间城固县令张瑞清在洞中坐化之身。那年城固大旱,饥民遍野,张县令召集富商豪绅赈灾救民,但遭抵制,无奈之下,勒令豪门开仓放粮。事后,土豪劣绅状告府衙,诬陷张县令囤粮聚众造反,府衙下令辑拿,张县令出逃,不知所踪。翌年,有人发现他在此洞中端坐而亡,尸身却完好无腐。于是穷苦百姓奔走相告,将其塑为金身,傍崖建龛,岁月顶礼膜拜不绝。文革期间,庙宇被毁,前些年,老百姓重建庙堂,再塑金身,至今香火旺盛。张县令的传说是否真实已不可考,但老百姓崇敬清官、好官倒是对当今有警示意义的。, O- G! X+ g6 ]5 m
; _+ ^4 |0 a3 B# C, A; I {, ]* C
再说下去就有点跑题了。真身洞附近发现两宋代摩崖石刻是2014年清明节期间的事。汉中蜀道石刻艺术馆馆长郭林森先生生性倔强,为了丰富他正建设中的馆藏文物,这些年来一直锲而不舍地探寻散落在古道、山野和民间的古代石刻,一旦发现,便拓印下来,然后复制成碑,集成碑林,以示后人。这天,南郑县文物旅游局长岳保新告诉郭林森,说在文物普查中发现真身洞后面的崖壁上有文字痕迹,但由于藤葛缠绕,泥土覆盖而不知所云,在汉中吏志典籍中也均无载录。郭林森闻讯后立即与岳保新等人前去勘察,雇人挖去土石、剥除苔藓,两方宋代摩崖石刻始见天日。$ c# ?0 ?! n* S2 L, Z* S
# e" r4 R) z& W4 E M
两方摩崖石刻一方为北宋景佑元年,即公元1034年,距今已过980年,刻石长1.25米,宽0.83米,是北宋诗人郑炎陪同张俞秀才游南郑金华山的一首诗作,碑文云:! G; C2 }5 c# m0 S z
! J$ K) a- m2 s1 ~5 Z+ [( B4 \
“张俞秀才字存之,言游金华山,因以诗赠行:凌晨别我将何适?鹤态飘然振霜翮。指点金华欲去游,骑驴直造烟霞宅。一片岚光凝不飞,数里松荫翠如滴。背腊山寒雪未消,迎春地暖花争折。水潺潺兮风索索,帘卷虚堂正岑寂。高歌应有鬼神听,状物潜驱鸿化力。
, S# Q$ u1 [: l. w0 _5 t0 k7 \5 T \7 w+ w* e
医殳系
" S' a: k2 A# S) x8 O( O: u) _* Y) z H! T' E4 O
我浮生系郡符,安得乘闲访灵迹?吟成一首送君诗,倩僧勒上岩边石。景佑元年十二月廿三日汉中守郑炎”。2 r: f* G/ {( h
& T/ D& s# F3 W+ s; {
北宋这位名叫郑炎的诗人很难查询,生卒年不详,也不知何时在汉中为官,北宋一朝有多个名叫郑炎的,但均对不上号,只好留以后备考。但在《全宋诗》中却收录了郑炎唯一一首诗作,恰恰就是镌刻在真身洞外崖壁上的这首诗。除诗的开头为:“赠张俞秀才游金华山”和没有记载年号日期外,诗的内容完全一字不差。可见,南郑真身洞外的这方摩崖石刻,就是该诗的原产地,委实弥足珍贵。0 ~' j* N" U# y7 P/ P7 |0 w
, | i0 w2 X2 _; I6 D2 o( b 诗中提到的张俞,北宋文学家,四川郫县人,屡举不第,人称张秀才,后经人推荐,经试录用为秘书省校书郎。但他把官职让给了父亲,自己却隐居和浪迹天涯。文彦博(北宋著名政治家、书法家,被史学家称为宋朝第一名相)治蜀期间,爱其才,出资为张俞买下青城山白云溪唐人杜光庭故居安置,张俞因此自号为:“白云先生”。史载:张俞“喜弈棋、乐山水,遇有兴,虽数千里辄尽室往,遂游湘、沅、观浙江、升罗浮,入九疑,买石载鹤而归。”张俞曾著有《白云集》,可惜佚失。但那首为劳动人民穷苦而呐喊的《蚕妇》诗,则家喻户晓,成千古绝唱。诗曰: 3 T _8 W+ [; F) 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