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于下月开考,如何度过这最后的冲刺阶段,在老师、家长的帮助下,同学们实现梦想,考上心仪的大学。本版编辑向一些高考经验丰富的老师、心理健康专家约稿,请他们谈一谈心得体会,希望对即将高考的学生,对家长有所帮助。
到了5月份,离高考仅有1个月时间,在校复习备考综合训练阶段已结束,此后一般安排为自由复习阶段。有些学校组织学生在校上自习,有些则放学生回家自我调整。学校和老师大都认为已完成了教学任务,后面该是学生自个儿的事了,可以不管;学生则认为最后阶段没必要再紧张复习,可放松放松,随便翻翻,做点套题,稳定就是了。其实,这1个月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做得好,成绩还会有所提高。笔者从事高三毕业班工作20年,经过多年实践,认为临考前一定要做好五方面工作,把握好冲刺阶段,高考才会取得理想成绩。
—、复习内容安排好。这个阶段复习内容应该回归课本,首先要快速通读课本,把所有学过的知识过上一遍,从而形成系统,宏观把握,对某些吃力的知识点则要细些复习,力求查漏补缺,弥补不足。其次结合课本,再把前面做过的资料和试题进行浏览,注意要突破难点,弥补缺陷,找出规律,夯实基础,有目的的复习,这个时候千万别再做大量新题难题。遇到问题大的掌握不太好的知识,除了浏览题外,可以有针对性地再做点这方面的练习,但不宜多。很多同学建有纠错本,这时候翻翻,效果是很好的。这个阶段复习重点还要放在综合科上,考前有的科目还有需要重点浏览的内容,如语文,应读点话题作文或材料,以及名言名句等;综合科方面注意时事热点、焦点包括冷点问题及其分析评论等,这些对成绩都有提升空间。
二、时间节奏调整好。这一阶段还是需要紧张起来,应该把每天复习的时间安排够。譬如,每天按每两小时算一个时间段安排,一个时间段复习一门科,综合科三门科三个时间段;每天共六个时间段12个小时。每门课多少天复习完,一天复习多少内容,要提前安排好,做到天天清,不赊账。要把主要精力放在白天;生物钟要调整好,兴奋点要放在高考时间左右(8: 40—11:40语文和综合;下午14:40—17:40数学和英语)。若调整得好,高考考场上会精神集中,兴奋点高,思维敏捷,解题顺手,发挥稳定。
三、锻炼好身体。临近高考,心理压力特别大,这时候应该走出屋子去锻炼,打打羽毛球、乒乓球或跑跑步、散散步,活动活动筋骨,不光有利于身体健康,还有利于调节紧张的心理情绪,缓解疲劳,复习效果会大大提高。但要注意,最好不要搞剧烈活动。要想身体有保证,睡眠时间必须有保证。一天要有8小时左右的睡眠,午睡要保证30~50分钟;尤其高考两天,每天中午要保证30分钟的午睡。
四、饮食营养安排好。天气越来越热,有的同学压力大,心急躁,饭量骤减,饮食不规律,不几天之后,体力则不济。有的同学用营养品来补充,未尝不可,但人的营养来源主要还是饭食。饭食以易消化为好,多吃精肉、鱼肉、豆制品、蔬菜等,每天晚上喝半斤牛奶;家里要给孩子炖点鸡汤、鱼汤等。不要吃辛辣东西,易上火。有的同学用咖啡、绿茶提神,注意冲泡不要太浓,且晚上不要喝。切记不要吃生冷不卫生的东西、大量喝饮料。要多喝开水,以促进新陈代谢;水果每天吃点,如苹果、香蕉、梨等,这个季节草莓、樱桃多了,不宜多吃,吃时一定要注意是否新鲜,要洗干净。多年来,市面上对高考营养品宣传的很多,但大都言过其实,要用营养品先咨询医生。
五、心理状态调节好。考前一定要坚定信念,不要自卑自负,要冷静分析自己的实力,给自己定个恰当的目标,天气愈来愈热,易烦躁,注意心态一定要平静,记住“体松暑自退,心静自然凉”,把平时当高考,高考当平时,高考就习惯了。考前有时睡不着,是正常的;睡得太多太实,反而不正常。这时候不要再自增压力,老师家长也不能给学生添压;注意都不要刻意去调节心态,不必郑重其事。一些家长到这时才急了,焦躁不安,如临大敌,有的干脆放下工作,全力以赴陪伴帮助孩子,反倒制造了紧张空气,孩子一下子难以适应,最终适得其反。作为一个当事人,保持平静的心态太难,但至少可以作到生活平常化。有时候,还要有点阿Q精神。如考前到了试场,先不要跟人谈论,遇到不顺眼的东西,就在心理上说我不理他;做题时周围有人很快,更别紧张,自己对自己说我才不理他,我有我的安排,我肯定能考好。这个心理暗示极为重要,可以使自己抛开杂念,很快平静下来,忙而不乱。遇到不会的试题,想到别人也可能不易做出,高考不可能每道题都能做出来。跳过去先做会的就是了,只要抓住70~80%的分,就够了。
高考不单是学习基础的较量,更是应试能力、学习习惯、身体、心理等素质的较量,是综合素质的较量。做到以上五个方面,高考会收到预期的效果,取得理想的成绩的。 (作者何柏康系 勉县一中校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