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
一年一度的“爱鸟周”(4月11日至17日)到来之际,我们得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市政协常委、高级编辑李汉荣先生充满人文关怀的心血之作《燕子,我们爱你心疼你》,细细品读,心,为之怦然 # _+ ?4 F# q) Z5 f0 Q
. W, ?" O g1 u 一、燕子,昔日的雾都,已沦落成现代世界的难民和乞丐
$ k! X. W' c$ o0 x) I) Q0 |* a9 K7 E& d* L9 _* b/ ?. f; g7 E5 E
这些年,无论在城市郊区,还是在水泥楼房林立、已经城镇化或半城镇化的村镇,我常常看到,一群群无家可归的燕子,在电线上,有时在高压电线上歇息和过夜,不由得为它们揪心和担忧。十多年前,我为此还写了一首诗:
' K; `& V5 E3 g: s. d7 t5 Z9 U
' Q" ^0 d9 I/ e! U喂,小兄弟,快飞走/
0 Q' q8 U9 h, e3 g, j* l* U那可不是乡间的晾衣绳/! Z8 p( i- D& `4 w V! [
那可不是三月河边的柳丝/% }# r! F; d1 C- x. q8 w* }: c
危险,小兄弟!快飞走/! {+ c& c( }0 {, h% _
你还在上面打秋千/
7 p$ \7 |" [: _% V' K5 j操着民间土语/5 G" F! Y5 r+ V
谈论与城市无关的话题/) T, T3 S, [; T- c2 C& c$ ]. S
喂,小兄弟,你还在张望什么/4 ~8 b+ f2 \- H3 Z" {' r
燕子,我们爱你,心疼你
* @: D) i! q2 D: M; l7 d+ ` 那贴满告示的电线杆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共同关注爱护以燕子为代表的鸟类,共同努力,把汉中建成生态宜居的城市、鸟儿栖息的天堂。8 P- z! J8 Q) x% d ~
$ O- s; h5 T# L0 i7 t* ~7 O
燕子,昔日的芳邻,已沦落成现代世界的难民和乞丐上/
5 e' E% @( |4 ?, I1 | S3 o$ j3 F2 `没有招聘你们的启事/
! j2 s5 r! W- n. }6 c喂,小兄弟!危险/
' j$ I) R4 G0 F T" `- Z- o o那真的不是母亲的晾衣绳/
' n$ v! }9 [0 P. _& t1 U$ V3 n也不是细雨里的柳丝/! t! ?7 t, ^" v& h! k. v( ~
知道吗?小兄弟/那是死神的高速公路/; i5 l6 ?9 | y
隔着几毫米,狂奔着死亡的洪流/
0 k9 S& e: W& r小兄弟,你们竟然在唱歌/
5 x& w/ t `) T7 u6 A站在死神的肩膀上,你们唱着祖先流传下来的歌/
# w" f1 G$ ]+ Q- S8 |" U; q& j3 X喂,小兄弟,唱完歌就走吧/1 A6 a' B4 m# E0 j) ?
去寻找母亲的晾衣绳/
. O( N9 Z8 G" n1 ~7 S1 D寻找三月河边的柳丝” ...... l6 b' D2 F% G) t2 }
, m% g/ |8 Z- ]$ y 是的,它们是把高压电线当做杨柳枝了。在多年前写的这首诗里,我还提醒燕子到乡下去,寻找母亲的晾衣绳和三月的杨柳枝,诗里除了冷峻和忧虑,还有一点暖色的调子,算是为燕子指出了一条“出路”。然而,十多年过去了,城乡剧变,燕子的命运也在改变,但却变得更糟。我的老母亲走了,带走了她们那代人常用的晾衣绳,而三月河边的杨柳丝,也成稀缺之物,我有许久都没见到了,大概人工风景区还有一些吧,但那不是燕子的去处。: M, G/ ~+ P" u* W
$ z- o. b! i8 t0 E
母亲的晾衣绳,三月的杨柳枝,翩然飞过的燕子,打秋千的燕子——这是多么好的诗性意象和乡土风景。是的,它们在故乡那温柔的杨柳枝上,打了至少五千年以上的秋千,它们温情、唯美的身影,翩跹成诗经、唐诗、宋词里的动人意象和不朽诗句。而如今,“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诗经》)、“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唐诗》)“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宋词》)的意境渐去渐远,乡村田园渐去渐远,钢筋水泥取代了温润的乡土,危险的、奔涌着强大电流的高压线,取代了昔年的杨柳枝,燕子,已沦落成现代世界的难民和乞丐。 * O6 ?& b) x P; c: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