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
打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汉中拿出400万元用于办案和举报奖励。目前,汉中已抓获犯罪嫌疑人184人,刑拘97人,批捕32人,收缴有害食品25吨,接市民举报电话100余个,举报奖励将在近期兑现。
追根溯源收缴有害食品25吨
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直接危害群众的生命安全。9月3日下午,汉中市召开打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通报了自5月上旬开展专项行动以来取得的成效。截至目前,汉中警方共捣毁食品犯罪“黑作坊”、“黑工厂”、“黑窝点”等场所123个,立刑事案件135起,破案103起,抓获疑犯184人,打掉犯罪团伙49个,收缴有害食品多达25吨。
截至8月28日,汉中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共办理食品安全行政违法案件759起,其中立案处理471件,查扣各类假冒伪劣产品13373余公斤。汉中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高大鹏说,在专项行动中,汉中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采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方式,摸排危害百姓餐桌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线索。
在打击行动中,采取倒推和倒逼的办法,追根溯源到流通环节、生产环节,直至捣毁“黑工厂”、“黑窝点”、“黑市场”等。
群众举报一经查实 最低奖2000元
新闻发布会上,汉中市公安局副局长王晓刚介绍,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汉中警方相继破获了一批“毒豆芽”、“毒馒头”、“毒蜂蜜”、“毒毛肚”等危害群众生命安全的刑事安全。
据了解,为保障群众饮食安全,汉中市政府划拨4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打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专项行动办案经费、举报奖励经费和宣传经费。汉中市专门制定了具有汉中特点的《汉中市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奖励办法》,对举报人进行奖励。
据高大鹏介绍,今年汉中开通了“12331”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举报电话平台,有专人负责,确保举报人信息不泄漏。“群众举报情况一经查实,最低奖励举报人2000元。”高大鹏说,根据奖励办法,奖励级别和标准分三个等级,分别按涉案货值的2%、3%、5%的比例给予奖励,每起经查证属实的案件举报奖励金额最高不超过10万元。而对执法机关查处后无涉案货物,但证实被举报方存在违法事实的,可视情节给予举报人300元至500元奖励。
截至目前,汉中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已接到群众举报电话100余个,达到奖励标准的有效线索为8条。高大鹏说:“建立这样的奖励机制,就是要鼓励群众参与进来,关注食品安全,争取形成一支职业性的举报人,共同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
据了解,下一步,汉中将制定详细周密的兑现方式,在确保举报人信息不泄漏的前提下,把奖金给举报人一一兑现。
案件回放 3个月收缴19吨“毒豆芽”
豆芽是热面皮中常用的辅菜,而不法分子为求高产牟暴利,在生产豆芽时加入“无根水”等有毒有害非法添加剂。从5月开始,汉中警方在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活动的3个月里,在汉中各县区累计清查生产豆芽作坊331家,收缴“毒豆芽”19.3吨。
据了解,汉台区铺镇莲花村是以生产豆芽闻名的专业村,全村有33家豆芽生产专业户,日产数千斤豆芽流入市场。而村里部分生产户为提高效益,非法使用明令禁止使用的“无根水”和生长剂等有毒有害添加剂。
为保证市民饮食安全,今年7月以来,汉中警方以汉台区铺镇莲花村为重点,先后开展两次打击制售“毒豆芽”犯罪行动。清理检查生产、加工豆芽作坊331家,现场查获含有毒有害物质“6-苄基腺嘌呤”的“无根水”1.2万余支,查获“速长剂”、“极品亮白快速王”、“杀菌脱壳剂”等非法食品添加剂600包,收缴“毒豆芽”19.3吨。
在打击制售“毒豆芽”犯罪行动中,汉中警方现已抓获犯罪嫌疑人89人,立案64起,刑拘63人,批捕32人。含有“6-苄基腺嘌呤”的“无根水”可以使豆芽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产量,但食用后,会在人体产生亚硝酸盐,长期食用可致癌。
为防食物变质 甲醛泡制毛肚
汉中一副食品市场三家商户为防止水发产品腐烂变质,非法添加有毒有害致癌物质甲醛。警方检查中端掉隐藏在城中村中的这一制售水发产品的“黑窝点”,现场查获有毒有害毛肚、蹄筋、黄喉等水发食品300余公斤。
据办案民警介绍,今年6月21日,公安汉台分局民警根据前期掌握线索,会同质检、食药监、工商部门对汉台区虎头桥副食品市场进行突击检查,发现市场内三家店铺销售的水发毛肚、蹄筋中甲醛含量超标。警方对当事三家店铺负责人及其经营场所进行调查。
随后,汉台警方顺藤摸瓜,捣毁了三家商户隐藏在汉台区张万营村内的“黑窝点”,现场查获含有甲醛的有毒有害毛肚、蹄筋、黄喉等水发食品300余公斤。目前,当事三家商户负责人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据了解,不法商贩为了防止食品腐烂变质,在待销售的水发产品中加入甲醛,而人体摄入甲醛容易引发呼吸道疾病、诱发癌症等危害。
明矾、白糖加酱油制出“毒蜂蜜”
不见养一只蜜蜂,却见销售蜂蜜。三名江西籍男子长期租住旅馆,利用明矾、日落黄等有害添加剂,混合白糖、酱油调制成“毒蜂蜜”。近日,三名男子因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洋县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据办案民警介绍,今年7月14日,洋县公安局在排查过程中,意外发现一处利用明矾、白糖、酱油等调制“毒蜂蜜”的窝点。
经查,该三名江西籍疑犯长期租住旅馆,在白糖中加入少量蜂巢碎片,加入有害添加剂明矾、日落黄,混合酱油制成能以假乱真的“毒蜂蜜”。警方在现场查获待售的“毒蜂蜜”60余公斤,用于生产蜂蜜的明矾1公斤、日落黄0.5公斤、蜂巢2公斤、白糖50公斤等一批生产原料。
据了解,人体过量摄入明矾,会影响人体对铁、钙等成分的吸收,导致骨质疏松、贫血,甚至影响神经细胞发育,导致引发不孕不育、畸形胎儿、智力下降和老年痴呆等疾病。而添加“日落黄”可以给“毒蜂蜜”增色,但人体过量摄入“日落黄”会引发腹泻,伤及肾脏,导致脱发。
为让馒头香又蓬 非法添加致癌物
为让馒头蓬松变大,南郑县大河坎镇一馒头店非法在馒头中添加有毒有害致癌物溴酸钾。近日,因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该男子田某被南郑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今年6月9日,南郑县公安局在大河坎镇查获了一个以山西籍犯罪嫌疑人田某为首,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馒头的“黑窝点”。经检测检验发现,田某制售的馒头中含有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有毒有害物质溴酸钾。6月8日,南郑县质检、工商等部门在大河坎镇李家营村检查时发现这家馒头店卫生条件极差,随即将该店馒头样品送相关部门检测,发现田某制售的馒头中含有溴酸钾。
经查,田某为让馒头蓬松,口感好,在制作馒头过程中非法添加溴酸钾。据介绍,2008年,国家标准委颁布了《小麦粉馒头》的国家标准,允许馒头中添加符合国家标准的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以及符合国家有关质量和卫生的规定的酵母和其他辅料。溴酸钾虽然可以使馒头吃起来口感好,但长期食入会致癌。
7月15日,汉中市公安局文柳分局又相继查处了两起制售有毒有害馒头案件,目前已经立案侦查。 (记者 陈兴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