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第一网

搜索
汉中第一网 首页 镇巴新闻 查看内容

汉中:市民可“零门槛、无障碍”走进陕西理工学院图书馆

2015-1-26 14:08| 发布者: admin| 查看: 370| 评论: 1|原作者: 威尔逊,楼上

摘要: 记者从陕西理工学院获悉,陕南区域内最大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陕西理工学院图书馆在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满足学校人才培养需要的同时,主动为社会服务,实施图书馆“零门槛、无障碍”向市民开放,在兼顾为学校教学科 ...
        记者从陕西理工学院获悉,陕南区域内最大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陕西理工学院图书馆在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满足学校人才培养需要的同时,主动为社会服务,实施图书馆“零门槛、无障碍”向市民开放,在兼顾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的学术性的同时,通过资源共享,使学校文献信息优势惠及汉中市民,充分发挥图书馆的公益性,为助推汉中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贡献力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陕西理工学院图书馆创建于1958年,经过五十多年的积累和发展,已形成以文、理、工、管为主体,内容涵盖该院各个专业的多学科藏书体系;累计纸本馆藏210余万册,电子图书100余万册;电子期刊8千余种,中外文数据库22个;形成了文、理、工、管相结合的多学科、多载体并存的文献保障体系,建立起了包括图书、期刊、学位论文、专利、标准以及多媒体在内的多类型、多介质的文献资源体系,保障了学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需求。目前,陕西理工学院图书馆由南、北校区两个分馆组成,共设各类阅览室22个,阅览座位5400席。

  学校在资源配置、数字化建设、古籍保护等方面,逐年加大投入。图书馆自动化建设起步于1996年,目前,图书馆建有专用网络机房,拥有不同型号服务器16台,存储容量48T,南北校区各设有1个电子阅览室,提供260个上机座位。全部电子资源通过校园网发布于图书馆主页,以镜像或网络包库的形式供读者随时检索和查阅。为了进一步满足师生文献需求,2009年以来,学校先后加入了高校图工委、国家科技中心的文献保障系统,通过CALIS、NSTL平台开展文献传递服务。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数字化和网络化服务体系已基本建成。依托ILAS集成管理系统,实现了南北校区的通借通还;全面实现了纸本书刊的采访、编目、流通、检索、外借、预约的网络化管理;所有电子资源在校园IP内全时段开放。

  近年来,该院图书馆结合学校汉水文化研究,加大馆藏资源购置、古籍保护和地方文献建设。目前,陕西理工学院图书馆共收藏古籍572种,30664册,其中善本书92种2479册,收藏民国时期的书刊3532种,20391册。图书馆收藏的明嘉靖十年安国桂坡馆所刻徐坚编著的类书《初学记三十卷》入选了第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明末凌蒙初所刻朱墨套印本《孟浩然诗集》等8部善本入选了第一批陕西省珍贵古籍名录。此外,学校图书馆对“四库”系列丛书实现了完整收藏,如《续修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补编》、《四库禁毁书丛刊》、《四库禁毁书丛刊补编》、《四库未收书辑刊》、《四库全书珍本初集》等等,为文科类的教学和研究提供了坚实的文献保证。

  2014年7月,图书馆通过省文化厅专家现场评审,成为首批“陕西省古籍重点收藏单位”初选单位;2014年10月,被文化部评为“全国古籍保护工作先进单位”。

  经过多年建设,陕西理工学院图书馆已成为为陕南区域内最大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为了能让学校文献信息优势惠及汉中市民,学校实施开放办学,积极和地方政府开展图书和信息资源交流。2014年6月,学校与汉中市人民政府签订了“图书馆共建共享协议”,并在学校挂牌成立“汉中图书馆”,市民可以“零门槛、无障碍”的走进图书馆。学校图书馆专门为社会读者开辟了社会读者阅览室,调集并采购适合社会读者的书刊3万余册,同时图书馆所有的开架书库和阅览室向社会读者开放。仅2014年下半年,图书馆为社会读者办证3600余人,接待读者2万余人次。

  为发挥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和专业优势,学校图书馆与汉台区图书馆、城固县图书馆签订了对口帮扶协议,为基层图书馆提供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并在对方图书馆设立了“陕西理工学院图书流动专架”,图书馆在帮扶过程中,积极探讨校地图书馆打破条块管理,实现共建共享共同发展的合作模式,使高校图书馆真正为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建设发挥作用。(记者雷恺 通讯员朱敏)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长大的回忆 2015-1-10 10:47
下次我去看看,不要哄我哦

查看全部评论(1)

文热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