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第一网

搜索
汉中第一网 首页 洋县新闻 查看内容

70来洋县经济社会发展回眸

2019-9-20 14:13| 发布者: admin| 查看: 35| 评论: 0|原作者: 张恤民

摘要:   厚重的历史书,即将翻开到2019年10月1日。   70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从此开启了新纪元。70年间,洋县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从封闭走向了开放,从落后走向了进步,从贫穷走向了富 ...
  厚重的历史书,即将翻开到2019年10月1日。
  70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从此开启了新纪元。70年间,洋县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从封闭走向了开放,从落后走向了进步,从贫穷走向了富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44万勤劳质朴的洋州儿女众志成城、抢抓机遇、奋力赶超,在洋州大地播撒着浓浓希望,收获着累累硕果。
  经济总量持续壮大
  70年来,洋县坚持把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作为根本任务,不断紧跟时代步伐加快推进农业、工业、商贸流通、金融、财税等方面的综合配套改革,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快速培育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壮大。党的十八大以来,洋县紧紧围绕建设陕南循环发展生态宜居示范县的目标,大力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农业稳县、旅游兴县、循环发展”战略,全县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幅度增长。
  建国初期,洋县县域经济基础差、底子薄,物资极度短缺。直到1978年,全县生产总值仅为0.66亿元。改革开放后,洋县抢抓发展机遇、埋头苦干、勇争潮头,经济总量成几何倍增长:1983年,突破1亿元;2000年、2011年、2015年,分别突破10亿元、50亿、100亿元。至2018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40.1亿元,是1978年的212倍。改革开放之初,全县人均生产总值仅为167元,到1992年、2005年、2010年分别突破1000元、5000元、10000元。到2018年,财政收入由1950年的85.32万元增加到6.5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6亿元,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24.3亿元。
70来洋县经济社会发展回眸
  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新中国成立后,洋县在基础设施方面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大规模的投资建设,水利、交通等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极大改善。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洋县建成城洋南线、周城公路、洋华公路等4条专用公路和18条地方公路,使全县各乡通上了汽车。至1989年,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977.2公里,客运量225.33万人次、货运量78.02万吨。阳安铁路穿越县境20公里,年运送乘客20万人次。以汉江为主的航道设渡口19处,有客渡船21只,年载客量10万人次,货运2.5万吨。
  进入新世纪,乘借着全省实施通村水泥路建设补助政策的东风,该县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加快实施国、省、县道以及镇村道路建设和改造。“十三五”以来,全县累计投入交通建设资金15亿元,到2018年底,全县公路总里程达2519公里,平均每万人有公路65.3公里,拥有客运班线58条,公交线路17条,基本实现“对外运输高效便捷,对内运输衔接顺畅”的道路交通运输格局。
  作为传统农业大县,洋县水利建设历史久、门类齐,各类水利工程数量多、规模大,始建于汉代的“杨填堰””至今还发挥着效益。在水利建设实践中,,洋县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加快推进以“蓄、、引、提”为主的各类水利工程,极大地改善了广大群众“靠天吃饭”的状况。
  1975年,5000多名干部群众在县委书记汪清泉率领下,背着被褥、扛着工具,在秦岭腹地的崇山峻岭间拉开了引酉工程建设序幕。历经12年艰难建设,终于在秦岭深处开凿了总长400多公里的干、支灌溉渠系,把清澈甘甜的酉水河水引上高山,汇入旱塬,全县东北部丘陵区农田扩灌5万亩、保灌2万亩,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引酉精神。
  改革开放后,经过各级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的艰苦奋斗,目前全县共建成中、小型水库86座,池塘2468口,集雨水窖568口,总蓄水量10295万立方米。改扩建渠道1767公里,抽水站156座,机井656眼,有效灌溉面积27.2万亩。建人饮工程421处,解决了35.6万人的饮水困难,农村饮水安全普及率97%。
  城乡面貌不断改善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洋县持续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改善群众住房条件,不断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优化空间布局,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解放初,洋县县城街道狭窄、铺舍矮小、商民杂居。乡村集镇房舍简陋、交通不便、经济萧条。解放后,县政府积极发动群众改变城乡落后面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洋县城乡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
  党的十八大以来,洋县紧紧围绕打造生态宜居县城为目标,以创建国家卫生县城、森林城市为抓手,依托历史文化和自然生态两大资源,着力擦亮“纸圣故里、朱鹮之乡”城市名片。先后投资50.5亿元建成东二环等10条城市主干道,对7条老城区街道进行升级改造,城市道路总长度达49.7公里,形成了五纵五横的城市道路骨架网络,城市规模进一步拉大。同时,累计栽植绿化树木1.7万株,县城绿化面积达320万平方米,开明广场、蔡伦广场、朱鹮广场等一批景观工程成为美丽风景线,城市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
  在农村,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科学制定发展规划,扎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努力让广大农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持续推进村级党组织阵地建设和标准化建设,全县200多个村两委办公设施得到极大改善,村村建起文化广场和乡村大舞台,累计建成美丽乡村示范村70个,农村环境面貌极大改善。
  同时,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形成以18个镇办为中心,呈东西轴向和南北轴向分布的城镇体系框架,大规模实施各类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易地搬迁安居等工程,全县累计建设34个移民安置点,易地搬迁困难群众3793户12750人。目前,全县城镇化率达43%,洋州大地处处旧貌换新颜。
  民生保障更加有力
  70年来,洋县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增进百姓福祉,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优化资源配置,办学条件显著改善。解放初期,全县仅有教师509人,中小学生1.47万人。改革开放后,洋县积极开展集资办学、捐资助学、勤工俭学、布点调整等一系列改革。1985年,累计集资61.2万元,673所小学基本实现了“校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人人有桌凳”的目标。1994年,基本普及了六年义务教育。1997年,完成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任务。
  进入新世纪,积极实施义教段、学前、高中实行了蛋奶工程、两免一补、一免一补、高中免学费、贫困资助等一系列优惠政策,5年来,累计落实补助资金5.2亿元,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6.62亿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81所,新增校舍20.25万平方米、学位10495个,新建、改建、硬化、软化中小学运动场54万平方米,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成功创建为陕西省“双高双普”县和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
  为提升群众医疗健康水平,从1950年至1979年,洋县相继建成县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站、药品检验所、卫生防疫站以及7个区医院。在农村设立联诊所21个、村保健室400多个。
  改革开放后,进一步强化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医疗服务体系,提升医疗保障水平,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目前。全县共有县医院、中医院、、妇保院妇保院33个县级公立医疗机构和乡镇卫生院20个。随着国家医疗优惠政策的不断实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同时,洋县社会救助工作也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单一到综合的发展历程,救助机制不断健全,受助范围不断扩大。1998年开始实施城市居民低保制,2005年,全面实施农村低保制,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至2018年底,全县城乡低保对象达到8000余户1.5万人。2006年建立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与全市25家医院签订“一站式”医疗救助,将农村“五保”、城市“三无”特困人员的基本生活供养标准提高到每年6000元和5500元,新建1所县级中心敬老院和溢水、黄安等5所区域敬老院,设置床位870张,入住人员655人,全面构筑起覆盖城乡、可持续发展的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体系。
  作为国家级贫困县,洋县坚持把脱贫减贫作为重要的民生和民心工程,全民动员、全力推进。落实“三结合”选派机制,科学调配帮扶资源。建立“六到户”推进机制,夯实分类攻坚基础。实施“五个一”推动机制,精准把控主攻方向。推行“一岗三查”追责机制,全面夯实帮扶责任。全县贫困人口从十八大前的11.92万人下降到2017年的5.23万人,贫困发生率从32.6%下降到14.13%。截至2018年底,全县又退出贫困人口8668户30496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5.89%。
  产业转型取得突破
  洋县是农业大县,历经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联产承包责任制等变革,一步步从贫穷走向富庶,从吃不饱到追求吃得好,从居无定所到安居优居,从盼穿暖到讲时尚。
  自从1981年洋县发现朱鹮后,洋县对环境保护尤为重视。如今,洋县依托优越的自然环境,紧扣“绿色循环、生态宜居”发展定位,积极打造朱鹮品牌、发展有机产业,着力推动生产、生活、生态“融合”,走出了一条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先后创建为全国首批“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和“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成功举办了陕西省有机产业现场会、首届朱鹮国际论坛、第四届中国有机大会。认证有机产品14大类79种14.1万亩,洋县“朱鹮·有机”产品基本达到名优产品称号全覆盖,区域品牌价值达70.57亿元,以有机产业为代表的现代农业蓬勃发展。
  70年来,洋县工业从萌芽到建设,从打破传统观念和旧体制禁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到体制和机制全面创新,开展了一轮又一轮的摸索前行,在改革中实现了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县的华丽转身。
  解放初,全县仅有酿造、印染、缝纫业等工业萌芽,总产值6.9万元。1951年,开始兴建地方国营工业,至1957年底,全县共有工业企业15个,总产值155.7万元,是1949年的22倍,是1949年的307倍。至2018年,全县共有工业企业451户,矿产、中药深加工、建材化工、电子元件、酒类类、生物肥料、、商品混凝土等一大批现代工业应运而生,,工业生产多元化结构快速形成,,工业生产总值大幅提升工业生产总值大幅提升。2018年底年底,,全县共有规上工业企业全县共有规上工业企业62户,,其中产值过亿元企业其中产值过亿元企业2727户户,,实现总产值126.76亿元,工业已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依托朱鹮保护形成的优良自然生态环境,洋县还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把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作为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大力实施“旅游+”融合发展,不断探索文化和旅游有效融合发展。重点打造了朱鹮梨园景区和华阳景区,并全面启动华阳、朱鹮梨园景区5A创建,金沙湖景区4A创建。积极开发县内青山观、蔡伦墓祠和纸博物馆、智果寺藏经楼等旅游景点,增强景区内涵。
  同时,大力发展以乡村旅游为主的全域旅游,精心打造了汉水生态风景线、线洋华路旅游专线、北部环线33条乡村观光风景线,持续推进草坝村、中营村美丽乡村旅游精品村建设,开发建设了傥水丽苑、金水银滩等一批重点旅游项目,龙亭田园综合体项目打造的稻田艺术获得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努力让乡村旅游连点成线,把农村建成景美、业盛、人和的文明家园。2018年,全县共接待游客70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7.1亿元,分别增长23%、32%。
  回顾来时路,洋县人民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用豪迈的胆略和无穷的智慧,让这片热土旧貌换新颜。
  展望未来路,洋州儿女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砥砺前行、追赶超越,努力在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群众安居乐业的征程上勇争先,绘就着新时代富民强县的新画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