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第一网

搜索
汉中第一网 首页 汉中新闻 查看内容

“五大名校”成“系”,教育配置不均,省教育厅最新通知:严查

2020-9-14 08:44|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3| 评论: 0|来自: 陕西省教育厅

摘要:   日前,陕西省教育厅办公室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2020年普通高中招生管理和学籍管理工作的通知,将严查空挂学籍、无学籍就读等现象,严查无计划、超计划招生。   这则通知发布之后,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五 ...
  日前,陕西省教育厅办公室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2020年普通高中招生管理和学籍管理工作的通知,将严查空挂学籍、无学籍就读等现象,严查无计划、超计划招生。
  这则通知发布之后,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五大名校”数年来,在陕西教育上的独领风骚,再往深处些,则是家长为孩子上“名校”,争相不惜一切同那一个个名额博弈的心境了。
“五大名校”成“系”,教育配置不均,省教育厅最新通知:严查
  五大名校之“名”
  西安五大名校是指西工大附中、高新一中、铁一中、交大附中、陕师大附中这五所中学的合称。能上这几所中学就基本上意味着孩子能考上好的大学。能让自己的孩子上这五大名校则是陕西所有学生家长的梦想。
  关于五大名校的是与非在民间有很多讨论,有人认为它们的存在提高了陕西中学教育的质量,有人却认为它们的存在严重扰乱了陕西中学教育,助长了择校热和乱收费。那么,它们的“名”何来呢?
  衡量一个学校实力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考试成绩,这个方法很直观,很容易比较,社会认可度也最高。而五大名校为什么能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其实原因非常简单,生源质量绝对数得上陕西榜首。
  生源是考试成绩的决定因素,这一点我相信大家不会有太大意见。但是,学校的管理水平和师资力量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能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
  五大名校作为民办学校,自主权不可谓不大,它们把公办学校优秀的教师挖到自己学校来,给他们更高的收入,提供更好的教学条件,还有更优秀的学生在等着他们。作为一个正常教师,“得天下英才而教之”的人生乐趣,和较之公办学校更高的收入,何乐不为呢?
  名校里的“烟草”旺
  偶然听过这么个段子:
  有人说:好好上学,等你上学成材了,钱也就来了。等这人年纪渐长,娶妻生子,周边的人告诉他:好好攒钱,等攒个一二十万,娃读书的钱也就有了。
  这正是陕西教育这块田地里所发生着的事情。
  作为一个陕西人,你若问他五大名校为何,他说不全也罢,掰着指头也能说道出两三个来。五大名校的优势就是体制上的优势,公办学校永远也无法做到,因此也就无法和它们展开竞争,只能眼睁睁看着和它们的差距越来越大。
  因为这五所学校主体上都属于民办,除了部分学生不收费外,大部分都需要交纳不菲的学费。
  从最新发布《西安市民办中小学幼儿园收费管理办法》来看,学费实行政府指导价下的分类(一、二、三类)收费管理。
  一类收费标准:小学不超过8000元/生·学期,初中不超过10000元/生·学期,高中不超过11000元/生·学期。
  二类收费标准:小学不超过5500元/生·学期,初中不超过7500元/生·学期,高中不超过8000元/生·学期。
  三类收费标准:小学不超过4000元/生·学期,初中不超过4500元/生·学期,高中不超过5000元/生·学期。
  这高昂的学费足以让人望而生怯。
  但在陕西,省啥也不能省教育,苦了自己也不能苦孩子的家长比比皆是,更何况,还有那些挤破了头要送孩子进“名校”的人,卯足了劲儿,只为在让孩子拼个“爹”或拼个“钱”。
  五大名校已然成“系”
  此前,有文章特意将五大名校及其分校分布情况做了盘点:
  可见,这五大名校在已然成“系”。在盘点当中不难看出:西安五大名校所办的分校,很多都是与房地产项目紧密相关,赤裸裸的程度从学校名称就能看出来。
  民办学校把教育当生意做,一个个学校遍地开花似的出现,这本是资本的本性。面对民办学校的商业运营手法,循规蹈矩、追求四平八稳的公立学校绝无还手之力。
  “名校”垄断下的教育
  房地产项目借名校“上位”、公共教育资源被用来牟利,中小学与房地产商合作办学背后,往往存在利益输送的影子。
  “名校”垄断所带来的名与利,使得追求经济效益的民办名校越来越多,应该体现教育公平性、公益性的公办学校越来越弱,从“五大名校”垄断下的教育就足以说明。
  时间倒退回十几年前,西安市曾经还有远东一中、85中、1中、30中、长安一中等区域名校,五大名校也仅仅一个本部校区,并非一骑绝尘,教育资源相对还是比较均衡。
  但随着民办性质的改变,五大名校依赖之前的积累,从各地挖名师、挖尖子生,用出色的中高考成绩打出名声,收取高额的学费;又用学费强化师资和优秀学生,形成完整的循环发展模式。
  与之相对应的是公办学校体制僵化,优秀教师得不到更大发展,全面衰败下去。如此以来,教育资源的不对等,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平衡就充分的体现出来。
  更好的教育在路上
  课堂和学校的确能给学生带来改变,但一个学生的成长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以及学生社交圈的多因素影响。
  迷失的不止是教育,还有家长们。唯名校论的教育观念,已经让判断走形,让家庭懒得思考,完全陷入人云亦云中。
  “名校+”确实能够为学生的成长添砖加瓦,但实际上,公平均等的教育资源、公正公开透明的教育配置,则更能够解决一个个挤破脑袋送孩子上学的家长们的“难题”。
  教育是未来,教育建设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俗话说“刮风下雨”。此次省教育厅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2020年普通高中招生管理和学籍管理工作的通知。正如一场风,吹进了陕西教育多少年来未能降雨的旱地里。
  当然,陕西“把教育放在优先位置”的决心和动作绝不止此。
  3月下旬,西安召开建设教育强市推进会。会上强调,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行,坚决做到决心一次下足、措施一步到位,高标准推进基础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
  上个月开始,公办义务教育质量提升工作新闻发布会一场接一场,各区县开发区负责人详细介绍教育改革工作进度。新建、改造学校项目在建多少?几月封顶?何时投入使用?学位多少?班额多少?都是必选内容。而这也是民众最喜欢听的干货。
  日前,陕西省教育厅发布的《关于做好陕西省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管理工作的通知》作出了规定: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报名、同步招生;民办学校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实行电脑随机录取;禁止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提前、跨市域掐尖招生。可以说,新政直指当下“公弱民强”的畸形现状。
  这一个个步子迈开,且不说将来效果如何,但人们能看到,这个基础教育配置严重不均的教育大省,正在行动。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严正曾提出过这样一个观点:“一个好的城市必须全力以赴地把人才作为城市发展的战略。因此,如果把教育办好了,就会有好的城市,好的生活。”
  这,正是陕西在做的事,也是陕西正着手全力以赴要做的事。(该文章综合自陕西省教育厅、升学政策咨询、塞上翁、西京杂记、四海为家、更长安)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
  • .
  • .
  • .
  • .

文热点

读排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