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第一网

搜索
汉中第一网 首页 汉中新闻 查看内容

解读《汉中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后附公报

2020-3-25 16:45| 发布者: admin| 查看: 63| 评论: 0|来自: 汉中市统计局

摘要: 《汉中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解读 汉中市统计局局长:余春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砥砺奋进、攻坚克难,稳步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 ...
《汉中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解读
汉中市统计局局长:余春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砥砺奋进、攻坚克难,稳步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进展。最新发布的《汉中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用一笔笔沉甸甸的数据,详实生动地记录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新成就。
  经济总体平稳,发展基础坚实牢固
  经济总量稳步扩大。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547.59亿元,比上年增长6.1%,高于全省0.1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45033元,比上年增加4083元;增长6.3%,增速高于生产总值增速。
解读《汉中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产业水平持续提升。农业基础地位加强,全市粮食产量106.06万吨,创历史新高;特色农业加快发展,中药材产量增长10.2%,茶叶产量增长8.8%,蔬菜产量增长6.6%,水果产量增长7.9%。支柱产业产量增加,中成药产量增长21.0%,水泥产量增长17.4%,粗钢产量增长13.9%。
  就业物价保持稳定。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1%,连续5年保持在3.2%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3.3%。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比上年上涨2.1%,涨幅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
  结构调整加快,质量效益稳步提升
  服务业稳定器作用增强。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2018年的14.0:47.7:38.3调整为14.7:42.8:42.5;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较上年提高4.2个百分点,在吸纳就业、平衡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日益显现。
  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全市装备制造工业产值增长10.2%,其中金属制品业产值增长29.0%。高新技术工业产值增长2.2%,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产值增长31.7%。
  投资结构持续优化。涉农投资快速增长,全市第一产业投资增长36.6%,其中农业投资增长41.1%,林业投资增长57.8%,渔业投资增长90%。工业投资持续增长,工业投资增长7.5%,其中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43%,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进一步巩固。
  创新驱动提速,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科技创新成果丰硕。取得科技成果106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项,国内领先和国内先进水平90项。发明专利拥有量468件,增长15.3%,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357件,航空产业研究院挂牌成立,高新企业技术企业技术评审通过26家。
  改革推进激发活力。深化“放管服”,扎实推进“一网一门一次”集成服务新模式,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86.42%,市场主体总量突破20万户,新培育“五上企业”391户,为全市经济平稳发展注入了新动力。金融超市暨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建成运营,金融存贷比创历史新高、达41.8%,小微企业申贷获得率达98.52%,有力缓解市场主体融资需求。
  开放融合汇聚潜能。“四个在汉中”建设全面启动,汉中海关揭牌运行,绿色农产品中药材展示交易服务中心正式运营,汉中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65万人次、货运量突破2200吨,刷新汉中民航历史。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增长17.7%,新设外资企业11户,实际利用外资增长77.0%。
  群众福祉增进,脱贫攻坚成果丰硕
  居民收入实现新突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万元,达20583元,增长9.4%。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828元,增长8.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98元,增长10.0%。
  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精准落实“八个一批”举措,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9%,年度脱贫4.94万户12.11万人,518个贫困村全部退出,8个贫困县区全部摘帽。
  社会保障逐步完善。城镇职工医疗、养老、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38.77万人、58.2万人、23.53万人、31.75万人和23.44万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4.10万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03.2万人,保障范围稳步扩大。11.88万城乡低保对象、7.6万特殊困难群众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绿色引领发展,对外形象更加靓丽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全市平均优良天数332天,优良率达91.0%。市中心城区优良天数303天,优良率达83.0%。汉江、嘉陵江干支流等52个断面年均浓度符合水域功能区划标准,17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所测项目全部合格,优良水体占比达100%,水环境质量稳居全省前三。
  基础设施建设有力推进。市中心城区建设美丽城市项目完成投资257.35亿元,建成城市市政道路14条。各县城和建制镇建成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101.51亿元,新建、改建市政道路135.52公里,新增公园绿地面积35.25公顷。
  城镇化水平稳步迈进。常住人口343.70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1.96%,较上年提高1.45个百分点。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功,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率先通过技术评估,荣获新华网“2019年绿色发展优秀城市”称号。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汉中重整行装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关键之年。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努力推动新时代追赶超越、高质量建设“三市”有新气象新作为。
  
 《汉中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9年,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紧盯新时代追赶超越、高质量建设“三市”目标,践行“五个扎实”要求,坚持绿色引领促转型、开放融合聚要素、改革创新激活力,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进度基本符合预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进展。
  1、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1547.59亿元,比上年增长6.1%,高于全省0.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7.63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662.88亿元,增长5.5%;第三产业增加值657.08亿元,增长7.4%。人均生产总值45033元,增长6.3%。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4.3%。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6.2%。
  生产总值中,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分别为14.7%、42.8%和42.5%。与2018年相比,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下降4.9个百分点,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分别提高0.7个、4.2个百分点。
  2、农业
  农林牧渔业完成总产值401.78亿元,比上年增长4.3%;实现增加值235.22亿元,增长4.5%。其中,农业产值255.14亿元,增长6.6%;林业产值16.26亿元,增长7.1%;畜牧业产值109.96亿元,下降1.4%;渔业产值6.79亿元,增长7.0%;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3.64亿元,增长1.0%。
  粮食播种面积380.40万亩,比上年减少0.57万亩;油料种植面积116.64万亩,增加0.14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126.26万亩,增加7.83万亩;茶园种植面积108.91万亩,增加4.64万亩;蔬菜种植面积95.78万亩,增加2.33万亩;园林水果种植面积52.07万亩,增加0.82万亩。
  3、工业、能源
  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1583.31亿元,比上年增长1.3%。其中,轻工业完成产值502.39亿元,下降0.7%;重工业完成产值1080.91亿元,增长2.2%。全部工业增加值504.88亿元,增长4.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8%。
  分行业,规模以上工业36个大类行业中25个保持增长,其中8个行业增幅超过20%。分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中,装备制造工业完成产值420.94亿元,比上年增长10.2%;高品质食药工业完成产值441.46亿元,下降2.5%;现代材料工业完成产值505.45亿元,下降1.5%;能源化工工业完成产值155.38亿元,下降5.1%。高新技术工业完成产值375.54亿元,增长2.2%。
  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5.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4.67亿元,下降15.2%。
  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408.69万吨/标准煤。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7.904%,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0.54%。全社会用电量89.58亿千瓦时,其中工业用电量52.32亿千瓦时。
  4、投资、建筑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下降4.8%。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下降2.6%。
  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比上年增长36.6%;第二产业完成投资增长5.4%,其中工业投资增长7.5%;第三产业投资下降8.6%。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投资占比分别为12.7%、14.9%和72.4%。
  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比上年增长33%;房屋施工面积1208.99万平方米,增长12.2%;商品房销售额119.96亿元,增长32.7%。
  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58亿元,比上年增长11.2%。资质以上建筑施工企业完成总产值292.96亿元,增长1.6%,其中建筑工程产值279.57亿元,增长1.3%;竣工产值116.50亿元,下降15.7%;签订合同额397.46亿元,下降7.7%。资质以上建筑业劳动生产率达到35.98万元/人。
  5、贸易、物价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2.25亿元,比上年增长9.2%。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12.19亿元,增长9.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00.06亿元,增长9.6%。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444.30亿元,增长8.3%;餐饮收入67.95亿元,增长15.3%。
  自营外贸进出口总额10.12亿元,比上年下降7.1%。其中,出口9.15亿元,增长31.3%;进口0.96亿元,下降75.4%。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3.3%,涨幅比上年扩大1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3.4%,农村上涨3.2%。从八大类看,食品烟酒类上涨7.3%,衣着类上涨1.6%,居住类上涨2.0%,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5%,交通通信类下降1.3%,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2.0%,医疗保健类上涨2.2%,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5.9%。
  6、交通、邮电
  年末民用机动车辆拥有量68.15万辆。其中,载客汽车29.78万辆;载货汽车2.93万辆。
  公路客运量2171万人,比上年下降3.4%;公路货运量4615万吨,增长4.0%。
  电信业务总量208.43亿元,比上年增长53.0%;邮政业务总量10.08亿元,增长18.8%。年末固定电话装机用户40.64万户,下降0.9%;移动电话用户374.32万户,增长0.9%;宽带接入用户82.37万户,增长10.2%。
  7、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总收入完成128.5亿元,同口径增长8.3%。地方财政收入完成49.1亿元,同口径增长10.4%,其中税收收入35.59亿元。财政支出383.9亿元,增长12.2%。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2297.34亿元,比年初净增加187.47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673.12亿元,比年初净增加169.95亿元。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960.53亿元,比年初净增加109.35亿元。其中,住户贷款余额368.17亿元,比年初净增加45.82亿元。
  保险业保费收入65.89亿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2.50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53.39亿元。保险赔款给付支出14.81亿元。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7.56亿元,人身险赔付支出7.25亿元。
  8、教育、科技
  普通高等学校3所,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招生1.58万人,在校生4.14万人,毕业生1.23万人;研究生教育招生311人,在校生711人,毕业生185人。
  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2所,专任教师977人;招生7895人,在校生1.68万人,毕业生4088人。
  普通中学209所,专任教师1.46万人。高中招生2.05万人,在校生7.20万人,毕业生2.75万人;初中招生3.36万人,在校生10万人,毕业生3.36万人;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100%。
  普通小学461所,专任教师1.41万人。招生3.37万人,在校生20.22万人,毕业生3.31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
  幼儿园774所,专任教师5679人。在园幼儿(包括附设幼儿班)9.85万人。有特殊教育学校7所,在校残疾学生525人。
  取得科技成果106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项,国内领先和国内先进水平90项。专利申请量2244件。其中,发明专利696件,实用新型专利1309件,外观设计专利239件。专利授权1137件,比上年增长26.2%。其中,发明专利141件,实用新型专利806件,外观设计专利190件。发明专利拥有量468件,比上年增长15.3%,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357件。
  9、文化、卫生和体育
  剧场11个,影院28个,公共图书馆11个,文化馆12个,文化站177个,博物馆20个;图书总藏量98.7万册;广播及电视发射台11座,拥有发射机104部,电视人口覆盖率99.7%,广播人口覆盖率99.5%。
  拥有各类卫生机构987个(不含村卫生室),床位数2.54万张。卫生技术人员26735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7806人,注册护士10994人,药师(士)1358人,技师(士)1517人。
  群众体育场地面积563.19万平方米,全民健身基地面积129.32万平方米。新建场地总面积31.47万平方米,完成投资2924万元。新建体育场地200个(块),其中农村健身场192个(块),城镇健身场8个(块)。共有体育场馆55个,体育俱乐部17家,体育社团组织38家。
  10、城建、环保
  市中心城区建设美丽城市项目完成投资257.35亿元,建成城市市政道路14条。各县城和建制镇建成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101.51亿元,25个省市级重点示范镇、文化旅游名镇完成投资52亿元。新建、改建市政道路135.52公里,新增公园绿地面积35.25公顷。
  全市平均优良天数332天,优良率达91.0%。市中心城区优良天数303天,优良率达83.0%,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45。
  全市11个县区环境空气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均浓度均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11个县区环境空气臭氧日最大8小时平均第90百分位数浓度均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日最大8小时平均浓度二级标准;11个县区环境空气一氧化碳日均第95百分位数浓度均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日均浓度二级标准;11个县区环境空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汉台区、南郑区、城固县和西乡县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其余县区符合标准。
  全市监测的汉江、嘉陵江干支流等52个断面年均浓度符合水域功能区划标准;17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所测项目全部合格。
  市中心城区及开展区域声环境质量监测的6个城区,南郑区、城固县和勉县为“较好”,市中心城区和西乡县、略阳县为“一般”。市中心城区及开展酸雨监测的7个县区均未出现酸雨。
  11、人口、民生和社保
  年末户籍总人口380.9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42.64万人。年末常住人口343.70万人,出生率为9.30‰,死亡率为6.68‰,自然增长率为2.62‰,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1.96%。
  城镇新增就业4.22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59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0.77万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6亿元。劳务输出86.5万人,职业技能培训2.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1%。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583元,增长9.4%;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828元,增长8.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98元,增长10.0%。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8.77万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4.10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58.2万人、23.53万人、31.75万人和23.44万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03.2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93.49万人,参合率99.81%。
  城市低保人数2.30万人,发放保障金1.52亿元;农村低保人数9.58万人,发放保障金3.66亿元。优抚补助3.12万人,发放抚恤金2.24亿元。各类养老服务设施(机构)1400个,提供床位30820张,年末养老服务机构在院人数9163人。全年接受社会捐赠款1553万元(含物资捐赠折价)。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个别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分项与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均按现价计算。2019年生产总值是以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修订后的2018年数据为基数计算而来。
  (3)本公报中,对外贸易数据来自西安海关;车辆数据来自市交警支队车辆管理所和市农机管理站;公路运输数据来自市道路运输管理处;邮政数据来自市邮政管理局;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宽带数据分别来自中国电信汉中分公司、中国移动汉中分公司、中国联通汉中分公司;财政税收数据来自市财政局;金融数据来自人民银行汉中市中心支行;保险业数据来自市保险协会;教育数据来自市教育局;高等院校数据分别来自陕西理工大学、陕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汉中职业技术学院;科技数据来自市科学技术局及市场监督管理局;文化事业数据来自市文化和旅游局;卫生数据来自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体育事业数据来自市体育局;市政建设数据来自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环境保护数据来自市生态环境局;户籍人口、城镇人口数据来自市公安局;就业、社保数据来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及医疗保障局;居民收入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汉中调查队;社会低保和救助数据来自市民政局及退役军人事务管理局,社会捐赠款来自市红十字会及市民政局;其他数据均来自市统计局。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
  • .
  • .
  • .
  • .

文热点

读排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