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第一网

搜索
汉中第一网 首页 汉中新闻 查看内容

打造“医养在汉中”有哪些优势!看看这个分析

2019-6-17 11:44|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52| 评论: 0|来自: 汉中市政府研究室

摘要:   打造“医养在汉中”品牌,建设“绿色康养胜地”,有效满足人民群众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需求,是汉中市委市政府落实新发展理念、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具体举措,不仅能够造福汉中人 ...
  打造“医养在汉中”品牌,建设“绿色康养胜地”,有效满足人民群众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需求,是汉中市委市政府落实新发展理念、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具体举措,不仅能够造福汉中人民、服务全省和全国人民,而且能够加快推动产业能级跃升,构筑城市竞争新优势,为新时代追赶超越高质量建设“三市”提供有力支撑。
  一、打造“医养在汉中”品牌的比较优势
  医疗康养产业是医疗、养老、养生、体育等多业态融合发展的朝阳产业、未来产业,具有拉动内需增长和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功能,产业远景十分可期。济南、大同、温州、攀枝花、秦皇岛、西昌等不少城市都在依托当地的资源和优势,瞄准医疗康养产业开始发力。汉中市委市政府作出打造“医养在汉中”品牌、建设“绿色康养胜地”的重要决策部署,是借助优势乘风起航、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远见卓识与果断实践。
  (一)气候宜人,生态绿色,资源优势独特
  汉中市年平均气温14℃左右、相对湿度70—80%、日照时数1500小时左右,二级以上优良天数常年保持在330天以上,被公认为地球上同一纬度生态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是国家重要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安全屏障,世界珍稀动物朱鹮、大熊猫等在此栖息繁衍,森林覆盖率59.11%,药用植物1600多种、动物250种,水能可开发量110万千瓦,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1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处、森林公园4处、水利风景区3处、湿地公园2处、地质公园1处,27平方公里城市湿地公园全国少有,是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美十大城镇”之一。
  (二)交通便利,文化厚重,区位优势凸显
  汉中市已形成三条高速公路合围、两条铁路和一条高铁交汇、一个机场直达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多个都市圈的立体交通网络,承东启西、连接南北、走向世界的时空距离大大缩短,关天、江汉、成渝三大经济区重要节点城市、丝路源点城市和秦巴区域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汉中位于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交融通道,被誉为“全球汉人老家”,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世界文化遗产点1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1处,国家级文保单位19处、省级文保单位67处,剧场4个、影院26个,公共图书馆11个、文化站177个,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855个。
  (三)体系完备,要素保障,基础优势分明
  汉中市现有卫计机构3662个,床位23976张,卫生技术人员25196人,每千人床位6.98张,每千人卫生技术人员7.33人,每千人执业(助理)医师2.09人,每千人注册护士2.96人,医疗服务在陕甘川毗邻地区处于领先水平;率先建立中药材优势品种数据库,中药材种植面积118.43万亩,基层中医馆131个,正在着力打造区域中药材生产交易服务中心;体育场馆55个,体育俱乐部17家,体育社团组织33个,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覆盖率达61.4%;饮食文化丰富,美食价格实惠,“三品一标”农产品总数达到358个,“汉”字号、朱鹮牌绿色有机农产品畅销全国。
  (四)思想解放,放管到位,政策优势显现
  汉中市政府办公室先后下发了《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实施意见》(汉政办发〔2017〕67号)、《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汉政办发〔2018〕58号),实施系列优惠政策,抓公办养老示范,推民办养老发展,助居家养老规范,搭互助养老平台,形成了康乐、美康、东方、福乐、松鹤、如家、福康、聚兴、福星居、新健康等19家各具特色、不同模式的医养结合企业,政府引导、市场配置、社会参与、形式多样的康养发展模式展示出旺盛生命力。目前,全市有养老服务机构1064所,提供床位25910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38张。
  (五)追赶超越,多元支撑,能级优势提升
  文中市委市政府“六个三”战略部署、“三个六”重点支撑,引领汉中持续走在高质量发展与中高速增长的上升通道。2018年,实现生产总值1471.88亿元,增长9.5%、增速居全省第二、连续七个季度稳居全省前三;西成高铁变天堑为通途,汉中链入关天、成渝经济发展轴,汉中海关通关运营,京东城市仓辐射三省五市;兴汉新区聚焦全国目光,滨江新区、龙岗新区展现新姿,特色小镇魅力彰显,美丽乡村镶嵌绿野;“六大产业集群”持续壮大,航空新城构筑军民融合新高地,三大类项目战略支撑体系迸发新动能,天然气、石墨、黄玉和天坑群开发利用前景广阔,汉中多年积累的强大能量正在充分爆发。
  二、打造“医养在汉中”品牌的短板制约
  (一)合力不强。我市虽然出台了医疗、养老产业发展的政策,但对医疗康养产业的概念、内涵还缺乏明确的定位,顶层设计还不到位。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设置未能从规划上有效衔接,特别是健康服务业,由于涉及部门多,产业覆盖面广,产业内容块状分割严重,存在着九龙治水、多头管理、趋利避责等问题,全产业链推动的合力亟待加强。
  (二)规模不大。目前,全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77.59万人,占总人口的20.2%,远高于全国和全省的平均水平,且呈加速发展态势。一方面,老年人生活护理需求与医疗健康需求双重叠加,医疗康养领域消费需求旺盛,相关产业发展空间巨大;另一方面,我市医疗康养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形成发展规模,健康服务业、健康制造业还不够强,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明显。
  (三)供给不优。供给侧能力相对不足,机构养老服务覆盖面窄,以政府提供公益性服务为主,社会办养老机构数量少、规模小,养护型、医护型养老机构建设不足。优质资源缺乏,专业人员不足,现有医疗卫生资源基本上以满足于本市基本医疗卫生需求为主,中高端医疗保健服务、高技术含量医疗需求则难以满足,特别是疾病预防、健康维持等健康促进和提升类的医疗保健力量相对薄弱。
  (四)融合不够。“医养在汉中”,应该涵盖全产业链条、全地域范围,覆盖全体人群、全生命周期,其内涵包括健康种植(农业)、健康生产(制造经营)、健康服务,其外延是为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会适应提供支撑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休闲健身、健康旅游、健康文化、健康地产、健康金融等。我市拥有较多健康养生内涵的旅游、农业、医药、体育、文化、食品、体育等资源,但这些资源未能有效开发成养生、养老、疗养、保健、康复等服务项目和高端的疗养基地、养老基地等。
  三、打造“医养在汉中”品牌的调研思考
  总体思路是:以“完善格局、调整结构、补足短板,提升能级、提高效率”为主线,以做优人文关怀为统揽,大力实施“高峰+高原”双高战略,既要主动承接最前沿的医疗技术和养生理念,健全防治体系,建设先进学科、发展先进技术、吸纳国内甚至国际高端客人和患者,又要夯实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基础、服务好全市人民群众,通过建设一批重点项目,打造一批知名品牌,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医疗康养服务机构体系和集医疗、康复、保健、养生、养老于一体的医疗康养产业体系,使医疗康养产业尽快成为汉中的新兴支柱产业。
  (一)加快成立一个推进机构。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需要一个专业的团队去谋划和推动。建议在市级层面成立一个专门的领导组织机构,能够统筹协调制定各项配套政策措施,及时协调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加强部门间分工协作,终结多头监管、重复监管,增强医疗康养产业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引领医疗康养产业快速、有序发展。
  (二)加快制定一个总体规划。借鉴雄安新区规划编制经验,聘请国内顶端专业团队,以立足汉中、辐射周边、对接四个中心(西安、成都、重庆、武汉四个国家中心城市)、面向全国为目标,高标准制定“医养在汉中”总体规划,全面谋划发展的目标内容和具体举措,并配套出台三年行动方案,使汉中这座地理区位优越、康养资源富集、文化底蕴厚重、交通快捷便利的城市,真正成为全国知名的“绿色康养胜地”。
  (三)加快引进一批战略投资者。大力实施“扶龙引凤”工程,按照产业高端、特色突出、国内一流的定位,积极与国内外知名的康养企业开展招商对接,争取有国际品牌的康养项目落户汉中,提高医疗康养业的核心竞争力。精准宣传我市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的优惠政策,大力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生养老机构,支持民办康养产业发展,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通过同各类企事业团体、知名企业或知名院校合作,加快培育连锁化、规模化、集团化的康养产业企业,共同打响产业品牌。
  (四)加快培育一批专业人才。当前,我市医疗康养产业亟需的专业人才较为匮乏。应积极完善医疗康养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在职从业人员的培养、培训和管理力度,构建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按市场需求将人才培养的重点从理论能力向实践能力转变,鼓励和引导在汉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专门的“康养专业”课程,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优秀人才。同时,依托西成渝医疗机构和科研院所,采取合并、引进等多种形式,吸引医疗康养方面的专业人才为汉中市医疗康养产业提供人力、智力、技术等方面的支持。
  (五)加快探索一批融合模式。“康养+农业”,构建“特色农业支撑康养产业、特色乡村成为康养基地”,推动“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产品变商品”;“康养+养老”,构建以养老居住、养老照护、老年休闲为核心的养老服务产业体系;“康养+养生”,探索“住、养、医、护、康”五位一体中医健康养生服务模式;“康养+医疗”,培育壮大集医疗、康复、保健、养生、养老等为一体的康养医疗产业;“康养+旅游”,扶持培养一批特色鲜明、示范带动性强的康养旅游示范项目;“康养+文化”,重点打造“汉祖之源·汉人老家”文化旅游品牌;“康养+运动”,构建以赛事活动、康体健身、户外运动、专业训练等为内容的产业链条,打造体育运动产业品牌;实施“康养+制造”,构建以康养药品研发、制造、销售为一体的中医药产业链条,积极打造产业集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
  • .
  • .
  • .
  • .

文热点

读排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