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
初春乍暖还寒,并没有阻挡住建设者的步伐,在南郑区南湖旅游度假区项目建设现场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场景:挖掘机忙碌作业、工程车辆来回穿梭,工人们井然施工,机器的轰鸣声、金属的敲击声响彻工地……6 h# m' ?) P# v% ?/ p
不负春光:南郑城乡,复工复产真忙!
b, q6 }* `0 q! @( Y8 Q. ]5 c
复工即稳就业,复产即稳经济。南郑区认真落实省市分区分级精准防控恢复经济社会秩序要求,结合本地实际,科学研判,精准施策,全力支持和推动重点项目及工业企业有序复工复产。截至3月2日,南郑区规上工业企业复工复产75户,限上商贸企业复工73户,已开(复)工项目58个,复工率分别为91%、73%;和63%。' c# \3 n/ s7 c3 o
“36.6度,填一下个人信息和体温情况……”2月21日,在中航工业华燕公司大门口笔者看到,体温测量点的红色提示牌醒目的摆放着,疫情防控工作人员像前些天一样,正对每一位进入厂区的人员进行体温测量。
3 X3 a k C) X9 \) a$ F( S) x 企业负责人介绍,在保证疫情防控的大前提下,他们积极筹备复工复产,区上也派出了检查指导组,一起研究复工方案,协调解决防疫物资,对企业恢复生产工作进行指导,在2月10日进行复工。作为现在已经复工复产的企业,他们在生产的同时,从员工返程及重点防控、公共消杀作业与监测、工作期间的个人防护、外来人员及外出、就餐时的防护、应急处理等方面进行详细安排,确保生产秩序井然有序。* ~+ J7 y3 k; E l5 A' W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恢复生产。针对企业发展实际,南郑区一方面推出11条具体措施,推动优惠政策落地见效,支持区域企业共渡难关;另一方面县级领导带领发改、经贸、市场监管等部门组成的5个帮扶小组,对27个重点项目、12户规上企业进行驻点帮扶,深入企业、项目生产建设一线,协调解决复工复产面临的各类问题。) f% o+ B1 ?. A) y w
同时,健全疫情防控责任体系,坚持企业作为防控主体责任,属地镇(办)监管责任,不断细化政策措施,取消企业复工复产审批备案制度,实行双向告知制度,全力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及时梳理近期中、省、市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进行分类施策,确保各项政策及时落实到位。
% {3 r& @7 t) o “你们稍微离远点,这个抛肥机一启动会撒得很远……”正在新集镇十亩田生态农业公司忙活的工人这样提醒我们。该公司在五郎、太白、焦山3个村流转土地700亩,发展稻田养鱼、养虾和养泥鳅等综合种养,项目产业扶持资金200万元,带动3个村333户贫困户增收项目。目前已经完成机械化整地、开沟和施肥作业,错时种植洋芋300亩。; e6 ^3 s* j9 X% f# V& |; X; ^
不负春光:南郑城乡,复工复产真忙!
0 o: \. d$ r* A( W- G 一场春雨过后,高台镇石科村大樱桃基地里,20多名群众正在地里剪枝、施肥、松土……“这是我们村发展的扶贫产业园,在园区的带动下乡亲们不仅脱了贫,以后的日子还会越过越红火。”村支书李忠向我们说到。( [* L8 s) d) `- ~9 B- p6 h+ W" q- ~( T8 N
产业扶贫春季攻势中,该区印发2020年产业扶贫工作要点和巩固提升方案,出台产业发展支持政策。组织技术小分队11个111人,建立技术交流群,开通网络技术指导,对茶园施肥、果树修枝、蔬菜轮茬补种等技术开展田间指导;7 k/ Y8 ?9 E& w9 j
组织全区13个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机械化耕整地、施肥、开沟等作业200余台次、作业面积3400亩。15个茶叶加工龙头企业做好设备检修、上岗培训、厂房无尘、无菌清洁化处理等春茶生产准备工作。截至目前,已安排产业发展项目85个,下拨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6058万元。全区稻田综合种养规划面积2000亩,已完成工程制作和耕地整理700亩;新建茶园3000亩、落实烤烟面积2.4万多亩、发展猕猴桃2000亩。(南郑宣传)
7 w: Y0 i7 [; g6 H) @. ^; D8 G) T! J7 ~
, \( K+ T4 l* y!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