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
一江春水东逝去,两岸烟柳西边来;姹紫嫣红风光好,气象万千楼阁台;游人赏景如潮涌,湖上画舫轻摇拽;天汉增添新地标,古城扩容展胸怀。
8 d3 I( G! o0 |& ^ \+ E7 b# z8 _, F. l" l3 N! D+ h
汉中的一江两岸景观,位于汉江城区段,北岸系汉中的中心城区,南岸是南郑县的大河坎街区;从东端的汉江桥闸到西面的龙岗大桥的两岸,主要由花草树木、亭台楼阁、休闲广场及风景路径组成。是汉中人引以为荣,休闲娱乐的场所。
+ {' e3 ~. [7 q4 R/ s1 I
汉中一江两岸繁花如烟的迷人风光
2 m. H8 G) G% k s; l 这里,水域面积阔达3.03平方公里的汉江湖,碧波荡漾,小岛成趣,白鸥展翅任翱翔,画舫轻摇划涟漪;这里,汉江两岸长达24公里的风光带,绿柳含翠,竹影摇曳,繁花烂漫如烟云,游人纷至踏春来;好一幅水韵美景图。
9 a C' A/ d: E7 O$ c: d1 D" f3 N
汉江,是汉中人民的母亲河;她千百年来,滋润着两岸广袤的土地,哺育着两岸勤劳的人民;她有着充沛的水利资源,优美的生态环境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江河淮汉”中的汉江,与黄河、长江一样,都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之一。
3 ?! Y% ?2 R7 r
, a( U e. H, A. A# j 汉江的治理,最早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据《尚书·禹贡》记载,大禹就曾涉足汉江源头——嶓冢山,并留下了“嶓冢导漾,东流为汉”的历史遗迹。 7 ~; S% ]- g l) z; [. M! K1 v$ |
e* c4 a! [3 s% X. c+ R3 ~1 _ 2003年,汉江的汉中城区段的治理进入了新纪元:一江两岸的防护工程开始启动。经过高起点、大手笔的十年建设,从早期单纯的水利工程,变成为集资源水利、生态水利和景观水利为一体,并将现代元素、人文元素和生态元素加以整合的风景区域。" w4 k: o% G9 C& b- }
3 E5 y, t$ r { C0 \& L# q
探花11汉中的一江两岸的风光带建成和投入使用,大辐度地提升了城市的精神品质与人文风貌,提高了城市的园林化水平和市民的幸福指数,也为古城打造出了一个美丽的会客厅。
! W! a# t- R! Z2 W/ P
: _. ?; B6 e! b4 i 汉中的一江两岸,是历史文化的汇聚地。在南北堤顶的汉白玉栏杆上,镌刻了不同书体的“汉”字;“汉”是汉中古城的标志性文化符号;它强化了人们对汉中历史、地域和文化的认同感。 ( L8 Z) T& [0 |6 w2 P: R
) w8 g, v1 W g q- ~ 在北江堤台阶的斜面,镌刻有古今名人评介颂扬汉中的文字;在天汉大桥边的堤岸护坡上,开辟有汉江诗廊,镌刻了《诗经》以及历代歌咏汉中的名作140首。8 Y+ \* n' k( a: @1 v. {' Q0 x' U* _+ Q
# A# N% @9 x0 q# Z o3 a
在风景带东段260米的垂直护坡上,镌刻浮雕作品16幅,形象地介绍了汉中著名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7 H% _3 k8 G+ n( y7 h
+ Y, u; Z; h; i! Y' I7 v( f 汉中的一江两岸,是现代人文的承载地。在北岸,有一座长180米,主喷高达120米的大型音乐喷泉;它设计了26种水型,拥有各种风格的音乐喷泉节目逾12套;自音乐喷泉开放以来,观赏者累计多达千万人次以上,接待各类贵宾团体达百个。 4 S' _ T. o: q& D' s+ q
# k. |, p* T, h" r: d. O$ d: j. n 在南江堤的汉江诗苑里,散置了许多的观赏石,分别镌刻了各个历史朝代精短的著名诗章,共有100余首;还新建了南郑城楼和周公塑像。呈现出一江绿水,两岸红花,诗意盎然,万象焕彩的美丽景象。# e# t: F: A- D/ a2 t1 }9 j
- D# c/ n8 e0 s: \* Z" L" G8 U4 h 汉中的一江两岸,是秦巴树花的展示地。在江北和江南岸的风景带上,栽植各类树木与花草数百种,主要有:汉桂、银杏、柳树、松柏、斑竹、紫薇、芭蕉、樱花、蜜桃、龙槐、三叶草等;各类花草树木均匀布局,层次分明。 6 ]4 T6 a: D, v/ U
8 N7 ~6 X: H1 X. s
这里,柳树、汉桂、银杏呈线性栽培;近水则柳,堤顶汉桂,江滨路侧是银杏;其他花木块状布局,在百米内以内,树有别,花有异;这里,芭蕉婆娑,绿草红花,各有情趣。 ' f5 ~$ a1 u0 Q, \' U0 x }/ Z
2 I" I& P7 _$ K5 ]( ?0 G 汉中的一江两岸,是百姓健身的休闲地。在北岸,建有长约3公里的市民健身长廊,南岸则有健身广场,各类新型健身器材一应俱全,从老人到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健身用具。每天的清晨和黄昏,这里都涌满了缎炼的人。" [; f) W9 S5 ]/ z! I" K
5 s7 x; X7 r* B
江北和江南建有不少的休闲广场,总面积近3万平米。在漫长而幽静的小径两边的花木丛中,亭台楼阁、汉阙草庐、大小塑像、小桥流水、书法石刻等建筑小品点缀其间,路侧有舒适的长凳供游人休憩。 晚上,华灯初照,一片辉煌。 5 i+ T$ `% b F1 r; S ^! G
( q& w7 ?( |2 c4 v* F# P
有位学者说:汉中的古城发展历程中,有“三筑两迁”之说。一江两岸建设,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质地上,都是历史上“三筑两迁”所无法比拟的。它改变了城市格局,为古城注入了充满朝气的现代城市元素;实现了把汉中人的母亲河汉水真正融入城市的长远期待。
, M2 _, e) e: D" V( x5 m% h5 t/ d
如果说,古城的标志性建筑是耸立在古汉台上的望江楼,那么,以桥闸、天汉大桥、龙岗大桥以及两岸风景带为龙头的一江两岸建设,就是现代汉中的新标志。
8 F. Z, I2 c1 ]5 ~" ~1 t$ T s: A) z9 @7 `
有位诗人说:一江两岸是自由自在、人气旺盛的休闲娱乐之地。汉中人有福,他们的笑声伴着拍岸的湖水,在一江两岸流淌。当举家在柳岸漫步,当游人向远来的江鸥招手,当坐轮椅的老人在江边舒心微笑,当市民们在夏夜的爽风中起舞,当情人们在柳荫下相依相偎时,我们知道,一江两岸已经很深地进入了汉中人民的新生活。 (天地游侠365 图/文) 3 u8 Q& \* A2 u5 p1 l) x2 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