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第一网

搜索
更多
猜你喜欢
查看: 2453|回复: 6

[爆料] 过年你最怕被亲友问什么?网友晒亲戚聚会发言大纲

[复制链接]
a
0 0
  @ME: 
发表于 2013-2-1 15:37: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谈朋友了吗,什么时候结婚啊?”“期末考试考的第几名啊?”“去年赚了多少钱?”……春节临近,新浪微博网友“风息神泪”随手制作了一张《亲戚聚会发言大纲列表》,没想到短短两天以内,列表迅速热传,截至昨晚7时,转发量达到近4万次,不少网友围观后感叹,“问题够毒,还让不让人过年啊!”
0 U7 m% N, Z3 z: ]; R  《亲戚聚会发言大纲列表》出自28岁的新浪微博网友“风息神泪”,其认证信息为“国内著名漫画脚本作者”,自称是成都本地人。
( w& s9 p" t8 l( H7 Q3 C- I
- r9 n& l( @$ C  做个列表,一目了然, 春节“拷问”一关又一关% P* G4 G2 ^/ b8 C2 h! e& d" t# L
  这张名为《亲戚聚会发言大纲列表》的制图以“不认识我了吗?小时候抱过你呢/两家关系很近/一转眼长这么大了(其实平时从不往来)”开始,列举了亲戚见面可能提起的第一句话。
2 ~# f/ A" N7 X" J: W1 Q3 p& e  紧接着,列表以“结婚了么?”的问题作为出发点,对可能发生的两种回答作为延伸,将话题扩展。其中列举了如果已结婚,等待着的将是对另一半的所有信息(重点是收入)的拷问。闯过这一关又会迎来“生孩子没?”的提问等等,诸如此类。
; ^3 v3 _' C+ V' i- S3 v9 L. `% T; H: J8 M4 X, D
  网友围观,感同身受,有人吃不消有人晒对策& l' X# P- G9 ]! x& x! _; \" n
  众多网友围观后表示感同深受,并吐槽自己过年期间遇见过的各种尴尬问题,例如,“过年见面禁忌问题”、“吃什么长这么胖啊?”等,并与大纲列表中的部分问题自发合成了“过年见面十大禁忌问题”。
' ^! a5 o5 m! {0 A  一些网友表示对那些熟悉的提问“有些吃不消”。网友“佐岸佑转”说,大过年的,亲戚聚会关于“结婚”聊天,伤不起有木有?+ L$ M# X0 k- B6 S, i6 X
  还有一些网友则提出已想好应对这些“炮弹”的方法。网友“云脉CC”总结出“反客为主、率先发问、声东击西、健忘一点儿”等策略。
9 K$ B/ K1 S; x9 K/ g. e  也有网友表示这些问题亲切而温暖,“都是善意的唠叨,离家在外都是忙工作,只有家人才会惦记自己生活的各个方面。”
0 C! }4 w5 R0 D& U  U; g  作者释疑
: g4 E* O2 Y) p+ x4 L+ `/ d  “饱受摧残的同志四海皆是”6 k, G% v; Z8 e) c/ k
  问:为什么制作这张大纲列表?
/ G9 x) b5 p( K( e" Q/ k  答:仅用了10分钟时间就做好了这个大纲列表,当时觉得今年肯定逃不掉,所以做个表预习一下。
* d* U9 q" S2 M6 ?; Z) A$ h) l8 p  问:这张列表受到了网友的热捧,你怎么看?
- E1 f9 Y7 a& Q& s% R  k) U5 B  答:这种现象只能说明跟我一样“饱受摧残”的同志是放眼四海皆是。
2 ?, W( Y" Z; R# J; _! {: v  问:对于亲戚们的各种盘问,是不是很抗拒?  |- |3 S# n. E8 ]3 @7 r
  答:明白他们的苦心。但过年不就图个开心嘛,说点开心的话题多好,何必管天管地管结婚呢?+ l+ f, @  U$ T
  问:今年最怕亲戚提起什么?
; X5 [6 ^6 s0 R5 {8 I  答:应该是工资问题,很难把握好不再继续被问的度。7 l& [3 B- H3 o& C) _4 n& i: P
% k% E4 C9 V! U5 P( _: _
                                           过年见面禁忌问题: B7 N* ~- G- z# E9 P) I& @' b6 B
  1、谈朋友了吗?什么时候结婚啊?6 G5 O5 k9 x$ D# p
  2、小朋友,期末考试考第几名啊?6 M& Q0 c- e+ ^7 ^5 l
  3、去年赚了多少钱?
* J* G! A4 p  i  B& ], f. v       4、吃什么长这么胖啊?- v. r( a# U4 H
       5、工作怎么样啊2 {+ i; J3 {4 i# o7 i
       6、怎么还不叫人?长这么大还不叫人啊?. C5 o, [* b; I
  7、今年多大了啊?(言下之意要给压岁钱吗?)( \) F: h) d* [6 {
  8、不打算再读研了吗?9、不认识我了吗?小时候抱过你呢!
# T7 w# g! b( _3 E# F* A6 N  10、啥时候买房呢?(刘桐)0 ~8 h! @9 {" {+ M
; O1 _- d5 t8 V, X
发表于 2013-2-2 09: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             亲戚聚会发言图,人情没落的工具化
, K8 s' k) G, p4 l+ k
) @8 u+ E; M1 W* l2 ?- Q
  一张“亲戚聚会发言图”确实面面俱到,对于常规人情的剖析也令人惊叹。在如此提纲挈领的指引下,应付任何一种亲人相聚的场面都不成问题。从考试学来说,这吸纳了“应试法”的精髓,可以让人避免不必要的尴尬,对走完可能面临的所有程序都有帮助。不过,形式上的应付却忽略了人情的本质,假若亲人相聚的谈话,都变得如此的“官样”而“客套”,沿着既定的思路前行,那么这其间还有什么真实性可言?真实性就是人情的真挚表达,虽然彼此身在咫尺,心间的距离却远在千里。看似融洽的谈话,以及温馨的场面,结果却可能是一种假象。说与想并不是一回事,那看似诚恳的回答、谦卑的态度,早有已有了预设“程序”,人的言与行、情与感、表与达,在此刻都已然工具化、脸谱化、虚伪化。
8 m. p! E0 Q/ ~2 G, }  w1 h  在今天,我们无比怀念朋友见面时,亲切的问候,诚挚的寒暄;感慨亲人相聚时,无话不谈的浓浓温情;感动于战友相聚时,在灯下的开怀痛饮;铭记于情侣相会时,眉目传情中的质朴与真实。留恋于那些温馨的气场,感怀于那些温暖的氛围,感叹于场面虽然简陋,情感却无比炙热。可这一切,在今天显得格外的稀缺,形式虽然多元而丰富,内涵却日渐淡漠而消失。手机短信快速而丰富,但那一切都是文字游戏而已,未必是真情实感的表达;情人间的山盟海誓,出门后就反目成仇,及至父子反脸、骨肉相残、兄弟阋墙的悲剧不断上演。物质日渐丰富,人情却逐渐冷落,“礼轻仁义重”的人情标准,道德准则,已经变成了赤裸裸的金钱衡量,价值被价格标注后,人情便成了一种商品。
8 Z6 |3 S: i# s% X  作者丁辉在《乡村的沉沦》一文中感叹,“千百年来,传统乡村的道德纠责机制维持着乡村社会的公序良俗,如今,这样的道德纠责机制已然颓败”、“作为我们精神的后方的乡村已然沉沦,甚或正在消失”……事实上,被没落的何止于乡村道德,还有我们整个社会的人情。当人变得越来越功利而世俗之后,被金钱、名利、权势所裹挟和改变的,除了价值观,还有人情观。也正是在这样的社会生态,以及个体取向下,工具化的《亲戚聚会发言图》才有了存在的土壤,以及广阔的市场。$ I) _" R. o0 T
  当什么都可以用钱来买卖时,人情也就失去了其质仆与真实。“聚会发言图”越真实,社会人情就越虚假。靠什么来让人情回归真实,凭什么让人活得不再虚伪,这才是我们时下最需要解决的全民发言,以及实现路线图。: j# A6 U/ V( W0 o' h9 p+ v; t
, S/ z" Y# u1 N5 ]- a
a
0 0
  @ME: 
发表于 2013-2-2 20:27:24 | 显示全部楼层
     见招拆招:打太极、卖萌或者“先发制人”: o* N+ U$ z5 C: Z  S
     不少网友围观后表示深有同感,纷纷吐槽“那些年拷问过自己的‘毒舌’亲戚”。网友“伊吹鸡腿子”说,每次年夜饭桌上,某长辈都会把我小时候跟姑姑坐火车,把一坨屎拉在姑姑腿上的事跟大家绘声绘色地讲一遍,完全不顾已经20多岁的我在一旁面红耳赤,这还让不让人过年啊!
% H9 u9 s( l+ a9 O$ `$ Q     网友“笔筒筒”说,我一个长辈每年春节都问,谈朋友没?还没谈?别挑了,再不下手,好的都被别人挑走了。亲,请问谈恋爱是菜市场买菜吗?两毛五一斤?网友“幻灭的健美裤”说,我小的时候,还被逼着(当着所有亲戚的面)与姐姐合唱《葫芦娃》的主题曲呢。5 z1 ^1 n- V" w1 a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面对长辈们犀利的拷问,网友们纷纷提出应对之策。网友“追着风跑的小猫”决定在亲戚面前打太极:无论长辈们说什么,一律回答:哦,好的,没问题,谢谢阿姨(伯伯)关心。网友“弘三石”则选择卖萌,用“俺现在还小着呢,嚎~”这一句话回答所有问题。
' N- M, }4 D& K! P: l* I% E    “天下武功无坚不破,唯快不破!我们要先发制人!”有的网友对照着《亲戚聚会发言大纲列表》,整理出一份《反击亲戚发言列表》,在亲戚发问之前先问:您女儿谈朋友了吗?结婚了吗?儿子在哪复读?给孩子备婚房没?您血压血脂血糖正常了吗?今年股票赚钱了吗?换新车摇号摇上了吗?退居二线了吗?……
4 g$ i/ S0 z( |3 C2 s! {$ R      长辈和晚辈要相互理解和尊重5 i- G! R1 U; }6 M: q, u7 c
     是长辈们关心过头,还是晚辈们不懂爱?今年26岁的刘先生在西安市某教育企业工作,他告诉记者,他目前事业刚刚起步,收入不高,想事业稳定后再谈恋爱,但每次过年回家都要经受“七大姑、八大姨”关于恋爱、收入等各方面的拷问,自己心里很反感。
1 X0 U! D8 a; R6 n- ?+ t    “我完全明白长辈们的好心,但希望他们能给我一些空间,尊重一下我的想法。”许洋无奈地说。
) B4 s5 c* B0 w8 Q, o- {1 O/ E, V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孙进认为,“中国式传统家庭教育”的一大弊端就是长辈与晚辈之间缺乏平等交流和沟通,长辈对晚辈的关心也多是高压式、控制式的,例如,长辈对于晚辈的婚恋、生育问题,往往是想控制、指导,而不是平等的交流和沟通,在中西文化融合的今天,难免会引起晚辈的逆反心理。8 t5 x/ Q* J, ]4 T2 d
    “在这方面,长辈们应该反思。”孙进说,长辈需要明白,晚辈们也会成长,对事情的看法也会趋向成熟,更何况每代人都有自己的追求,长辈们应多与晚辈平等交流,而不应将自己的想法或人生经历强加于晚辈身上。须知,这个社会在变,长辈的想法也不可能永远正确。
# f4 n' [9 F1 b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员胡光伟认为,对于长辈们的关心,年轻人也要多一些理解和包容,毕竟他们初衷是希望晚辈们能过得好,少走弯路。8 m8 p) z$ g: T# D
      正如一些网友认为的那样,虽然亲戚的“唠叨”有时候很烦人,但这是离家在外的自己和很多亲戚仅存的话题了,这些“唠叨”都是善意的唠叨,有了这些,才有了中国特有的“人情味”。
# ^; g. |: R2 v6 }    (本报综合)& r5 M8 K# L, x& b$ [
a
0 0
  @ME: 
发表于 2013-2-13 11: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走亲戚,几个长辈问的我头疼,婚姻,该结婚了之类的话题。晚上,一朋友说他们在问你就说有了,这出的什么招啊?
4 T& ~) W+ F; D2 |. K3 {
a
0 0
  @ME: 
发表于 2013-2-15 13: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来心情好好的,坐一达块饭,某些人就开始炫耀了,问我在那我上班,工资多少?哥就在汉中上班一月3000多,很那你还不出去,我娃在北京一月7000多里,坐的办公室。我他妈的笑了,我在城固该有的都有你娃在北京有啥?有北京户口还是车子房子,等你娃在北京一月10万了在炫耀。1 @5 t" c8 Z$ L# B
a
0 0
  @ME: 
发表于 2013-2-15 19: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感,日他妈的过个年都清闲不了
3 u  G& I* V+ i
a
0 0
  @ME: 
发表于 2013-2-16 10: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到处都一样,谈朋友了,月入多少,房子有没有,都差不多,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