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第一网

搜索
更多
猜你喜欢
查看: 2713|回复: 3

[发展] 汉中仙毫品牌推广建议:美化包装 强化推广

[复制链接]
a
0 0
  @ME: 
发表于 2012-11-21 13:26: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汉中名优绿茶统一定名为“汉中仙毫”,此举对整合汉中绿茶品牌推广力量有着重大意义。而且还树立了大型户外广告牌,市区许多茶店也更换了印有统一标识的门头,这些措施对汉中仙毫的品牌推广很有帮助。但是如果着眼整个营销环节,并进行深入推敲,发现仍有许多不足之处。为此,特从“美化包装”和“强化推广”两角度做如下五个方面的建议。
' B8 I! I# ~% _4 S0 h
* ?& j& p$ d( t$ \2 h6 V' }一、当前包装中存在的问题/ K' ?% ?/ n1 z( k6 [7 f
         在我所看到的汉中仙毫的几种包装中,普遍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视觉系统不系统;其中最离谱是的许多茶罐及其锡铂袋上居然没有“汉中仙毫”的字样,其次是一些包装上没有采用统一的隶书书法体“汉中仙毫”标准字体,或过于夸大子品牌名,极易让客户产生“掉包”或“杂牌”的悬疑。二是文字内容有瑕疵;比如截录自《茶说》的“若吴中虎丘者上,罗芥者次之”句,这等于花自己的钱给竞争对手做广告,再如包装盒上“行政区划属大西北”句也欠妥当,笔者认为可引出“江北茶区”的术语,并尽量用“行话”。三是包装过于单一,缺少精致小包装;小包装价格便宜便于大量馈赠同事亲友,同时方便旅行携带出远门,既利于加大销量,又利于品牌普及。
& c- {$ r( V- G1 H; K9 }& t# P; e& b- s
二、关于卖点及诉求的思考
( ?% W8 O3 O8 s' R& _& \
        从当前的宣传来看,汉中仙毫的卖点及诉求并不是很鲜明。笔者认为,鉴于汉中地域优势和人们消费习惯,建议汉中仙毫“以生态为主,以文化为辅”进行卖点诉求。原因有二:其一,生态环境是出产高档茶的基础,汉中是朱鹮等“四大国宝”的乐园,生态环境毋庸置疑无与伦比,所以要重点诉求。其二,茶与文化紧密相连,文化是无价的,所以必须辅以文化诉求,这既是满足消费者精神所需,又是品牌塑造所需,更是提高售价所需。由于《茶经》等典籍并不看好汉中茶,所以在引经据典时要特别慎重,而且要注意消除这些典籍的不利影响,其中最好的说辞是古今物候变异和当时品茶时沏茶所用汉中水未经过软化。
2 |7 Z6 f8 ?2 `
6 P1 O7 F: o: f% B/ r三、对今后包装的四点建议
0 v7 o* I6 C  a8 v" z
          其一,必须做到手提袋、包装盒、茶罐、锡铂袋“四件套”视觉系统的绝对统一,同时取消或限止加注过大的子品牌名,以免喧宾夺主,而且可让画面爽朗。其二,建议采用朱鹮和大熊猫背景,当前茶包装中印制动物形象的极少,如此既可彰显汉中不可比拟的生态环境优势,又可使包装充满亲和力并从众多名茶中脱颖而出。其三,做足茶罐文章;由于茶罐广告效应最持久,所以一定要精制,从材质上讲,当前竹筒、青花瓷或磨砂玻璃采用者甚少,可优先考虑,若采用青花瓷或磨砂玻璃,可考虑做成雅致的围棋罐状,以放弃俗套的直筒状。其四,为体现文化魅力和品牌的国际化,建议在包装盒内装上精美诗文卡片(如《汉茶赋》),并加注英文标准品名和简介。
( f$ U5 ^5 c8 j! k! q  k! o: X  |2 p
( _# w& J5 O3 V) Z+ ^1 k$ z8 W四、对今后推广的四点建议; V' [. a4 x1 }4 l. L8 v
        第一,制定发展目标;可根据十天高速及镐蓉快铁等线路来制定占领沿线城市的计划,同时加强对北京、上海等指标性城市的渗透。第二,加强文化营销;搜集整理有关文史资料渲染加工后以大力传播,包括汉茶与张良、张骞和诸葛亮等历史名人的故事,茶马古道逸事,茶歌茶舞等。第三,利用事件营销;可炮制“一石激起千层浪”的话题进行大力炒作,比如高调论证陆羽《茶经》“八之出”中排序已过时,再如利用汉中仙毫荣获大奖契机,联合其它大奖得主推出新版本“中国十(八)大名茶”,颠覆掉先前表述混乱且不权威的“中国十大名茶”之说。第四,注重网络推广,网络推广具有成本低、前景好、不受地域限止的优势,所以不可不重视。
5 S7 }) v3 R6 A) s4 {" z& X) f0 g- J, @& q9 w' w+ p3 s( m- V* c
五、其它有必要配合的事项
8 e: U5 M  k5 }2 W: }4 u
        汉中茶叶要想取得大的发展,只靠汉中仙毫自身努力是不够的,所以建议相关部门能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配合:其一,建议能不断扩充和改良产茶基地以加大产量,同时限止和避免“陕南龙井茶”(龙井永远以杭州为正宗,这么做是出力不讨好)之类的新品牌优质茶分流产量。其二,建议在市区点缀一些茶主题城雕,如《华阳国志》选句、汉茶诗文碑刻,(武王伐纣时)“巴人献茶”大型雕塑,汉茶故事墙,采茶仙子像等;另可在汉中博物馆中开辟汉茶展室,以充分宣示汉茶在中国茶史中的地位。其三,汉中有好茶和好水,可考虑引入生产线生产汉中仙毫瓶装茶,一是可做大茶产业,二是可很好地推广和普及汉中仙毫品牌。
$ Q# V# _- J8 N- v3 X  y(楚汉)
匿名  发表于 2012-11-21 14:02:29
汉中房产信息网
从品牌推广上来说,先生的建议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你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茶本身的品质。茶叶属于嗜好品,被大众认可的楼干才是长盛不衰的“品牌:。据本公主所知,汉中茶要是想走入中国大众的茶杯不是品牌问题,而是品质。汉中茶叶口感跟中国的集中知名茶叶比起来还是差太多。
a
0 0
  @ME: 
发表于 2012-11-22 09: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 M8 I9 r0 k" G汉中想要在茶叶市场上捞,移植其他品种的茶叶,比如碧螺春 是最方便快捷的办法,
a
0 0
  @ME: 
发表于 2012-11-22 13:0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汉中仙毫主要不是口感的问题,否则也不会得那么多的大奖,而是营销的问题。当然,如果是口感的问题,是笔者不能解决的,因为我不是茶艺师。移植其它品牌永远只能是“小兄弟”,甚至是“山寨”,这种投机取巧的做法对汉中仙毫的品牌建设毫无好处。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