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
九种习俗) y# r9 H) W( m/ t1 m5 _/ i
1、年三十:团圆饭
3 N* e& Z# `8 A# f# l% N5 g 这一天所有人都要回家吃团圆饭。$ g. z5 ^3 [+ k" }0 g% N1 _
摆设天地供桌、辞岁、守岁、迎岁……
7 z$ B, c0 t- X6 n* E 这天的鞭炮不绝于耳,人们企盼自己在新的一年里,可以有更好的运气和福气。# q3 e( `; k( X1 L# K K
过年:九种习俗,九种禁忌,一定要知道!
# b7 J, t) G/ `$ J 2、年初一:拜年. C0 F* b4 _0 T- |; U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3 W# B: I4 }) I+ R V
大年初一起床后,先向自己的长辈拜年,祝福他们健康长寿,万事如意。
* ^ t+ }! q8 |% P" I2 l a 长辈受礼之后,开始发压岁钱。& j' O3 f5 k# G+ d& X/ X2 B7 ?; @
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给亲朋好友、邻居街坊拜年,路上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新年快乐”。
! J) P- N6 ^6 O& L, P: j 3、年初二:回娘家
' W( h* l1 [4 p1 Z3 ~ 正月初二,中国的大部分地区都有回娘家的习俗。这一天也叫“迎婿日”,6 k: ~6 k5 S: ~2 r! j6 ]
嫁出去的女儿们,在大年初二这一天,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 n ~6 X* a. F0 D$ J
和许久不见的娘家兄弟姐妹一起叙叙旧、聊聊家常。
& a0 m1 Y |' }1 O) ]7 W8 J/ O 4、年初三:赤狗日
% J. ~: y( b S8 M 正月初三又称小年朝,也称赤狗日。
; j; I% {" i$ A 相传这一天晚上是老鼠娶亲的日子,所以一般人家都早早熄灯睡觉,以免打扰老鼠娶亲。, {5 a/ w7 i4 w1 d3 @5 x
并在屋角洒落一些米粒、糕饼,供老鼠食用,称为老鼠分钱,表示和老鼠共享一年的丰收。1 o' J7 @& h$ C9 a) j, E
中国民间以正月初三为谷子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饭。8 S* u6 R/ P% I8 X' Z
5、年初四:接神日
r$ @( z. J6 Y0 m- | 大年初四,又称为羊日。是中国民间迎神的日子。- Y2 u- ] `0 e
这天在老皇历中占羊,故常说的“三羊(阳)开泰”乃是吉祥的象征,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间的日子。7 c6 {5 x$ ~, r+ X. P+ J
初五日是财神诞辰,为争利市,所以很多人在初四这天抢先接财神,又叫“抢路头”。
7 ?2 F/ t$ C6 M% K8 e( Q 初四下午,人们就准备好三牲、水果、酒菜,这天晚上一直到初五的早上,大家焚香点烛烧金衣,迎接财神的到来。
0 t# S+ a2 X O" i 6、年初五:破五4 m8 \ z, h1 I8 O' {# C, ]1 ]0 z
这天是财神的诞辰,人们接五路财神到家,保佑自己一年富贵。
* K5 N" r! a+ C& a% g8 I0 n$ M- A 很多人也会选择这天开市,认为选择这一天开市必将招财进宝。( d. {# L' E2 Y0 @
这一天也是破五节。- h R. f6 {: w! \4 \- h
“破五”的“破”字是打破、突破的意思。“破五”就是破除初一到初五以来的所有禁忌的意思。
+ v) l1 m, O7 Q2 \$ e 以前正月初一到初五民间有很多民俗禁忌,如不得用生米做饭、妇女不能动针线、不能打扫卫生、不能打碎东西等等。% ?3 i! T: A6 A5 c. w5 ?
在过了初五之后,这些禁忌就解除了。/ u. `+ c/ g) t3 G
7、年初六:送穷6 q; j. ^0 i% v$ C3 l
正月初六是马日:下田备春耕,穷气送出门。5 }/ v( M1 }, C- p% P- e- }* w- C3 v
在这一天要送穷,中国各地都要送穷。5 ~) U" l. }, B; s! h
老北京人在这一天,要把节日积存的垃圾扔出去,谓之送穷鬼,门上的挂笺也可摘下来同时扔出去,叫做送穷。. e5 @6 R/ ]* D4 R/ q7 L2 G
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
2 b; f" B$ [0 j, k' Q$ d. _: a 8、年初七:人日节) X7 q" J$ r+ E' K5 d7 Z& T
传说女娲第七日造人,所以正月初七,是人类的诞辰日。3 y& s; m8 e/ s" s0 y0 x
民间曾把这天叫做“人日”“人日节”或“人胜节”。4 I% Q! W% `5 O# q d" L
中国人民在这一天戴人胜,吃七宝羹,吃面条,登高赋诗。
9 V P n3 L6 L# P# s% p “人日”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祈福纳吉的愿望以及对“人”本身的尊重。: k2 M3 M4 K/ ^8 x: J
9、正月十五:元宵节
$ u4 ]" B0 w! Z9 ?& p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
9 e" _( J; [% V/ e& B 人们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热闹又喜庆。6 c+ T2 l, r6 Z& ^0 t$ t
过年九大禁忌
* V9 E' {1 I1 |' m 1、贴福字禁忌
v) [( ?5 D) x$ x1 O4 `0 n% z- F4 B 过年家里贴福字是有讲究的,先贴“门福”,再贴厅堂的“福”,最后才能贴“倒福”。这个次序是很重的步骤,不可以弄反。
9 w- n' R0 S8 M$ g) N- m 古人贴福的位置、数量都有严格的计算,但是今人已经没有那么严格。% W1 b$ [ Q& S. K6 P
大门上贴“福”字,有着开门迎福,福气临门的意思,所以大门一般不会贴“倒福”。
$ o- ~. x1 L; H 2、大年三十禁生人
9 h6 ~7 v! }+ f- C% t" |. [ 大年三十是一家团圆的日子,再远的亲人也要千里迢迢迎风冒雪往家里赶,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顿团圆饭。+ V' Q% a* A, w4 r# Y1 P# e( p
这一天,家家户户共享天伦之乐,最忌讳的就是外人串门、讨债,这会干扰一家人的团圆气氛,所以除夕之夜,尽量不要去别人家,对外人的拜访也一般选择拒绝。
2 ]; \# m% s; R2 i 这一天最好不要去别人家讨债,不然多半会结仇。& j x5 }* z& ` N2 M
4、禁止搬家动土
& I& B% B$ @' }2 z! ~. M 正月都是古代祭祀的日子,这样重要的日子里,讲究的是进财、纳财。
/ \$ K* [" E9 s# P: J' F- e 正月搬家,会导致诸神找不到家,他们自然有脾气。
; @2 [- T/ q; c" N* _ 所以古人有正月搬家穷的说法。) D; X- O4 B! j3 z0 m+ Q
5、年三十家里水缸不满
' b. I$ |. }' { 过去没有自来水,过年水缸一定要满水。/ }- a8 m$ ?$ T7 R* }' \6 ]! |$ U
水就是财。
% j7 F% |" M+ M# T 过年的时候,家里有水,就是说这一年富贵有余。
* l, T' h- E/ Y5 [( d) x 6、“正月不剃头”
9 t6 M" [6 z n; q; l 我国大多数地方都流传着的“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的习俗。) V) i5 e! J) a6 `2 J
该习俗起源于1644年清廷颁布剃发令的前后。
4 S1 x2 W3 w4 ^& s+ `0 E& Q 正月剪头死舅舅纯属误传。
6 ]4 b2 O. H6 q6 {5 i$ @( S- a# N 不剪头的含义是“思旧”,这是从明末清初开始流传的风俗。
! w1 ?" `# _6 s 当时,清朝命令所有国民必须剪发,有人为怀念明朝,就在正月里不剪发以表示“思旧”。4 H$ Y8 I. P, {) e0 ^# u7 W& n, u
但又不能公开与清朝政府对抗,于是就有了“正月剪头死舅舅”的说法,一直流传到至今。
( S! t4 H* r1 I' L3 {6 t 7、初一到初五,忌将垃圾扫出门外。+ i8 X2 m; H2 f4 ]) O# o: l% {
过年前要拜“灶王爷”,送走后“灶王爷”,年三十夜以前要打扫完毕,叫“扫扬尘”,有除旧迎新的意思,到过年那几天则忌打扫。
% U# C1 A) V1 X 初一至初五忌倒垃圾,也不能将垃圾扫出门外或往外倒污水,恐将家中的财气扫掉。
3 {! b9 `3 s0 {, I* _3 G+ l 8、大年初一禁催人起床,禁洗衣。) q; F% X! }) Z$ e$ s& Q4 ]
水神的生日在初一、初二,因此忌讳在这两天洗衣服。! M; q2 d# Z$ o! I: H
年初一的上午不要催人起床,认为这样会让对方整年都会被人催促着做事。% v+ M) L2 J7 y- F7 z' z
所以家里有孩子的一般不要赖床,家长一遍遍催,会很不吉利。6 I2 U. [( A! k) ~. y
9、不说“过年话儿”
: f* f9 R! Q! T8 k( ~" H/ q “大年三十死了驴,不好也得说好”。$ K' h' G& {, w! m/ d; q
年三十煮饺子,煮碎了不能说碎了,破了,得乐呵呵地说:“挣了”。
- |. c2 F6 m- H3 j 打破碗碟,要赶紧说“岁岁平安”。
7 j# S7 X' U7 S% T0 C5 V x 农村人认为,年根儿和年初,老地老母和诸位神仙鬼怪,全都在家,说什么都能一语成谶。
, c' W' w# h# T, y; ^+ ]1 @ 所以必须多说好话,没准儿神仙祖宗一保佑,就实现了呢。
- y3 n& N* r+ |' o6 H# h5 ]9 @" m 这些习俗和禁忌流传已久,它更多的是一种文化,一种仪式。- [$ C8 Y$ \, {9 u% \8 Z
春节如果没有了仪式感,也就少了那份年味。
/ Y5 W4 j. a7 I3 i 今天是除夕,新春大吉!% B) a0 H1 M3 m9 x
t5 g9 c: ]9 t; _* 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