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第一网

搜索
更多
猜你喜欢
查看: 5735|回复: 0

[闲谝] 新集华山,我心目中的父亲山

[复制链接]
a
0 0
  @ME: 
发表于 2020-7-12 20:36: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集的华山,象父亲一样挺拔、伟岸。
9 W0 h# F% e4 B/ e1 u! f; u& Q+ C  新集盆地,濂水河穿镇东流,流珠和鹿头古堰,潺潺向东流去。扬成河,黄家河环绕集镇后九曲八弯的分别由西向东汇入濂水河。汉黎路,新勉路,新阜路,联通镇外。商贾云集,店铺林立,得天独厚的地理坏境,雨量充沛,物产丰富。草鞋底馍、马家豆腐脑、张根子手擀面、曹家牛肉干、张家牛肉泡馍、冒面、油炸糍粑、河鱼、糖油糕面皮等等小吃,养育了朝朝代代新集人。自古鱼肥稻香,集市繁华,使新集素有“小江南,小汉中”的美誉。
. Z1 ]4 L' S" o# S. ~2 _

新集华山,我心目中的父亲山

新集华山,我心目中的父亲山
) s% V  r6 \" [" ~1 O- }. l5 I8 M% }
  在新集境内,无论站在那里,映入眼中的首先是海拔千米的华山。甚至几十年前在蓝天白云下,出汉中城,也能瘾约看见华山的高大身影。在我能知事的六十年代未,少吃缺穿,就连柴也没烧的。新集人,半夜三更起床,煮点浆水菜蒸饭,把烫喝掉,菜蒸饭用布单包上,捞上尖担、草绳、镰刀、成群结队,涌向华山割柴。太阳搭山时,根据自己力气大小,都能从华山担回几十斤或一、二百斤重的枯树枝和田坎地边长的杂茅草之内。庄户人家日子实在过不下去,就去华山割柴卖也能勉强渡日。还幼小的我,看见大人们担回一桃桃山柴,以为华山上的柴象我们田里的小麦一样,依次长。直到8o年代初,我和父辈们一样,上华山割了3回柴才知道,柴要满山遍野去找。只有陡峭处和刺架里,星星点点的才有点深草。
) B9 G! }, Y, j/ A6 H) C! B+ \/ H  R* S  对于华山,有许多神秘感让我向往。不仅是他的高度,没柴烧,上华山;没吃的,雨后上华山捡地软。平时上山摘野梨;野杏.野樱挑等等。就连有病没有钱买中草药;上华山挖柴胡,桔梗.白桔,白冠,野天麻,采摘金银花等也能治病。
( j/ x; a% Y: O0 c. [) j  还是在小时候,知道大人们在春冬季节,到华山脚下修华山水库,这一修就是近二十年。借助华山右面华锋和华星水源,左面马蝗崖水源,从沟底全靠臂挑背背,筑起了23O米长、高36米的人工土大埧,修成了燕子形水库。就在7O年代末期,即将进入青年的我,还去华山水库大垻干了几天收尾工程。华山水库的修成,不仅使新集水源充足,旱牢保收。6○年代未国家还在华山脚下华燕村修建了国营华燕仪表厂,代号264。  H1 G2 c5 E0 i- Q% C& S$ O: Y
  还是小时候,常听人们说:走,去264做活。走,去264看电影。走,赶264。后来才知到,在建厂初期,需要大量的建筑工人。这时,我所在的鲁营村率先成立了修建队。承包了264厂的厂房和家属楼的修建工程,练就了一大批建筑木工和瓦工,提高了村、组集体经济收入。厂里工人比我们村人口还多,为此,西关村一组;前街村五组专业种植蔬菜,为近2000人的工人提供蔬菜,也使鲁营村;西关一组;前街五组的劳动日价值在新集名列前矛。周边老百姓种的蔬菜,养的鸡,下的蛋,走十几路去264,都能换回油盐酱醋;学娃子的学费和本子钱。除雨夭外,264每周一次的电影是雷打不变。若大的露天电影院,被新集和周边人挤的水泄不通。《骑袭白虎团》、巜侦察兵》、《渡江侦察记》里的英雄人物就是那时认识的。264不仅给新集人提供了精神食粮,还让新集人首先照上了电灯(借助工厂电路),先看到手表、自行车、汽车等等。
2 l% E! V. e1 F* S' b9 M) g  真正认识华山,走进华山是80年代初。头年夏初,正当壮年的父亲被癌魔夺去忙录一生的生命,七口之家的重担落在母亲一人肩膀上,在靠挣工分吃饭的时代,眼巴巴的看着夕日同学进入高中校门,我被迫回乡参加劳动。第二年开春便被队上派往华山,给生产队放牛。多年看到高高尖尖的华山,想象华山可能是个矗立的三角形,身在父亲山的怀抱里,才知道猴子崖;石门;望想台;石船和最高峰华峰村部分地段陡峭外,阴坡里坡缓,土地肥沃,坐落在华山顶下不远处的华林村林场,有十几个人;养了十几头牛,种了二三十亩坡地。名为林场,叫农场比较合适。护林是烧火踏辣子一一顺代,主要以种包谷、乔麦、豆子、洋芋为主。场长个头较高,红光满面,略懂点医术,风发感冒随便拔点草药,过上三两天都能全愈。还能讲华山庙和石船的故事,大部分时间以煮饭为主,其余人员以种庄稼为主。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在生产队社员和亲戚的穿说下,我们生产队在林场上面山顶下较平坦的地方就地取材,修建了3间茅草房,作为9条牛和3个人的居室,给林场集肥料。6 U# W' G- _( |& L
  经过几个月的熟悉,不敢说走遍华山的沟沟岭岭,但有了8○%了解。面向太阳,从左起,背后是勉县大河埧,梁上是华林村的蚂蝗崖;碓窝坪;猴子崖;铁匠沟;大夫沟;九角处;烂巴子;石门;大碗里。正面是华星村的兰家坡;华山庙;望想台;石船;谭家院等。右面是华峰村的刘家河垻;但家沟;张家大园子等。' e7 B! @" M2 ?) o- C" W/ s$ ?$ c
  我们给生产队放牛的3个人,一个年长的做饭,割牛草,我们两个年轻的主要放牛,顺便捡柴火。牛放出去,我们跟随牛群,在能看见的范围内,挖柴胡;野百合等草药,额外增加收入,在水沟边采摘金黄色的金银花。在华星村境内的阳坡坡岩边,爬上约3米长;2米左右宽;两头尖;中间横断的石船上,眺望山下水夭一色的家院景色。不知不觉中,朦胧入睡。仿佛,石船回到在喇嘛没盗宝之前的样子,在坡沿上揺摇晃晃,似在水中行走,可在坡沿上稳若泰山。听林场场长传说:石船中心有宝,所以在坡沿上不下骨。当放牛娃三五成群不声不响爬上石船,船如在水中行走一般。后来不知何时,石船横断,心中宝贝被恶贼喇嘛盗走。* }$ b* l$ ^9 V# T6 X2 F
  从住地经望想台,下华山庙经兰家坡到264,比走华林节省好些路程。华山半山腰有座庙叫华山庙,传说建于盛唐时期。华山庙几间破旧瓦房依山而建,庙后的石窟洞里,钟乳石形状各异,栩栩如生,蝙蝠在众位大神头顶自由自在盘旋。从山洞中流出水桶口粗的泉水,清澈甘甜,从不间断的哗哗流淌,汇入脚下的华山水库。华山人感恩华山的惠顾,逢初一十五在庙里绕香;磕头;许下美好愿望。0 ~" l% ?7 R% z
  那一年夏天,从稻谷扬花开始,新集迊来了从我知事起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淋雨,一下四十多天。年长点的人回家取粮食,被河水困住,粮食送不上山,我们柴没烧的,粮油没吃的,山被浓雾罩严,能见度不足两米。我们一边照看牛群,一边采摘扬挑(弥猴挑)充饥。林场刚挂红胡子的大片包谷被牛群糟蹋。当然损失由我们三个和生产队共同陪偿。5 o! G5 ]8 C; o# M4 E  H% `, Y
  一周后天刚蒙蒙亮的早晨,我们两个把牛关在圈里,冒雨到离住地较远点的望想台,搬了本身就没长多大的30多个刚焉须的苞谷,煮熟后,连苞谷壶一起吃掉,尽管满口串,是华山以宽广的胸怀,让我们度过难关。几天来我们一直提心吊胆,生怕有人找来,可到回家时,平安无事。9 |! Y- o3 m7 W( h( k& @* g: C$ e
  几十年过去了,再没上过华山。今年夏初,我们《流珠》编辑部一行,采访华山庙泉洞后,我领头朝石船方向往上爬。无奈,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多年来,遍坡树木葱笼,无路可走。夕日的耕地,变成了青翠欲滴的茶园,倒影在水库中,水天一色。对面,一列西去的高铁,飞啸而过。# |; w8 Q. k  V( B
  哺育了无数新集人的华山,象父亲一样高大,他让我认识了许多植物和草药,他丰富了我的童年和青年生活。今天,就让我心目中的父亲山一一华山,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6 F* P. M" v5 S5 R3 `- |2 z
  【作者:张继美,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巴山游击队》、《流珠》编委。】
6 ]; t; ?; I" ^5 Q% W! X2 X8 z& M( u" O" u+ [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