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
听了半天的课,光是傻乐,也不知道好在哪里。这是青年教师在听课后,说出的最大、最真的感受。特别是在大型公开课中,观摩名师的课,常有这样的感受——执教的技巧很高,课堂中呈现的艺术效果很好,气氛更是火热……所以,一边听一边傻乐,或者是跟着音乐一边抹泪。哭过、笑过之后,互相询问:“刚才是怎么教的?学生学到什么?”一问三不知。你学到了什么?学生学到了什么?似乎都没有。空落落的。
这个问题的背后,其实是一个严肃的话题:如何听课,怎样去评价一节课。其实,评价一节课的标准很多,但归纳起来,可以用一句话来描述:在这节课上,学习是否真正发生。基于这个标准,我们可以具体地给出评课的四个工具。
第一工具:学生是否解决了问题
有的课,内容确实丰富,活动也很精彩,带来的感官刺激很强。但是,学了半天,没有解决一个问题。例如,听起来,书声朗朗,议论纷纷;看起来,读读写写,小组合作。可是忙活了半天,都是“就事论事”,原地打转,没有解决任何问题,没有在原有基础上有丝毫进展。为什么?原本就没有给出目标,没有“问题意识”,课堂充其量就是“教育活动”而已。这样的课,属于浪费时间。
青年教师评课,可以从“是否解决了问题”角度去衡量。例如,统编六年级上册“围绕中心意思写”这一单元。学习时,可以瞄准预设的简单问题——“什么是中心”,让学生初步了解文章之“帅”。之后,推进一步,瞄准核心问题——“如何围绕中心”,让学生在文本学习中去寻找答案,感受作者是如何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如何围绕中心去安排材料的详略或者出现的先后顺序;区分围绕中心的方式,是紧密型还是松散型……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索与解决,真切地体验着学习。
解决了问题吗?是学生自己通过努力解决的吗?这是评课时可用的第一工具。
第二工具:学生是否重置了学习经验
每个学生在进入课堂之前,都有着自己感到舒适的学习经验,或者称之为学习习惯。例如背诵,有的喜欢逐句精准背诵;有的习惯初知大意后,大致背诵,之后再不断修正。我们在评课时,可以特别关注这一学习经验在教学中是否被重置。对经验的重置,就是一种全新的学习路径的探索,是新的学习方式的获取。这可以作为评课时的第二工具。
例如,学习统编四年级上册的提问策略单元时,评课时使用“第二工具”就显得简单、有效。原本,学生在学习提问策略之前,习惯性地接受老师所说的,然后进行记忆转化,复习巩固。学习的经验一般为——初读文本,品味字词,感悟中心,迁移写法,运用实践。看得出,这也是非常经典的“套路”,也是有效的。但教学不能总是重复旧经验,更不能通过反复教学让这一经验成为唯一经验。于是,进入课堂后,有效的教学就是针对业已形成的经验进行颠覆。以《蝙蝠和雷达》为例,让学生初读课文后,尝试着去发现问题,之后对比批注中的“问题”,尝试提出自己的问题;再去解决同伴们提出的问题,思考自己的问题;最后形成更高级的、甚至是课堂上解决不了的新问题。请注意,提出问题,就是获得了学习的成果。以“问题”为课堂休止符,就是一种经验的重置。
青年教师在观课、评课时,可以关注学生是否学得特别舒服,特别顺畅。若没有磕磕绊绊,记住,这可不是好事哦。因为,习惯的改变,总是伴随着经历痛苦。所以,课堂中有一些时间的等待,遭遇一些冷场,发生一些错误,评课时应更为科学的给予评价,也许这就是学习的光耀。
第三工具:学生是否在实践中检测所学
这条简单说,就是学后有没有实践,有没有“现学现用”。杜威的“做中学”三个字,就是这一工具最佳的“标识”。学到了有用,用的时候继续学,学和用进入良性循环。知识,学后不是用来记忆的,也不是用来储存的,是要来用的。也只有在用的过程中才能知道“是否好用”,才能得到检验。在检验中,才能不断的融入自己的系统,提升并抵达新的认知层次。这个过程就是认知系统的更新过程,就是真正的学习过程。
第三工具可以概括为:学了就要用,用也是在学习。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学科性质的界定,语文就是实践性的学科,学语文必须经历言语实践。
例如,统编三年级上册的预测单元,教学意图是让学生学习预测。预测,不是固定僵硬的方法,不是停留在纸上的知识条款,而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活的策略。例如,学到预测单元的第二课《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教师不需要教太多,可以腾出更多时间让学生来预测:未来,胡萝卜先生会遇到谁?对方会有什么困难?胡萝卜先生会提供帮助么?结局会怎样?学生进行预测的实践量要大,实践花的时间要多,实践的结果要予以评价或分享,实践后要和原文比对,发现差距。其实,最终的结果是不论对错的。实践本身就是价值,更不要说错误的实践根据学习性质。“在游泳中学习游泳”,每个人都要“呛几口水”的。
实践,作为评课时的一个硬指标,就像“照妖镜”,一下子能检验出课堂教学中,学习是否真正发生。
第四工具:学生是否产生了新的疑惑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是否在学习之后依然存疑,就是我们提供给青年教师的检验学习效果的最后一个工具。
这是一个特别的评价工具,使用前,青年教师需要更新原有的认识——要从旧的认识“我教了,你就要会”,更新为新的观念“不但学了,还产生新的疑惑”。有疑惑,说明有思考,有发现,学习的质量高。当然,我们也不反对学生带着满足与幸福离开课堂,但我们更希望学生在本阶段学习结束时,产生继续探索的愿望,拥有更好的努力方向,能持续学习。疑惑,就是推动学习延续不断的内驱力。
例如,统编五年级上册“速读”策略单元学习之后,学生对快速阅读产生了兴趣,同时更多的是产生了迷惑——难道,读得快就是好吗?要知道,原先的五年学习中,老师不断强调的是“细嚼慢咽”,古人读书也讲究“涵咏体察”,如今怎么开始追求起速度来了?读得快,读不细致,这算有效吗?学生产生了新问题。教师应顺水推舟,鼓励学生在未来的阅读实践中,不断去感受,去比较,看看“读得快究竟会不会影响阅读质量”。同时还可以尝试去探索一种方法“既提升阅读速度,又保证阅读质量”,到底这种读书方法存不存在?问题的生成,就是课后全新的学习阶段的开启。
相信有了这四个工具,如同手中握着标尺,衡量一节课就做到“以学定教”,心中有数。青年教师在听课时,再也不会被表面想象所迷惑,不至于跟着“呵呵傻笑”了。带着工具去观课、评课,用“学习是否发生”的标准去衡量,去检测,评课时就能更加切近真相。
临了,想起我的一个徒弟,确实棒——
我的课,幽默效果是公认的,听众很容易被现场气氛所感染。然而,这个徒弟听得非常理性——主动屏蔽剧场效果对自己的干扰,盯着学生的反应去看,追着学生的言语去听,跟着学生的答案去思考。甚至,有时候做出实录,有意回避教师说的话,着力分析学生在说什么,在做什么,让自己的观课结果变得更加纯粹,课堂评价也变得异常客观。说真的,由于这份理性,这位徒弟已经成为区域名师了。
可见,评课是教师职业发展中可因循的路径。(来源:语文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