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第一网

搜索
更多
猜你喜欢
查看: 9389|回复: 0

[职场那些事] 南郑区大球盖菇与水稻轮作高产高效栽培模式

[复制链接]
a
0 0
  @ME: 
发表于 2019-10-16 09:33: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汉中市南郑区位于陕西省西南边陲、汉中盆地西南部,北临汉江,南依巴山,地处东经106°30′~107°22′,北纬32°24′~33°07′之间,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热,非常适合栽培大球盖菇。大球盖菇菇体色泽艳丽,柄粗盖肥,食味清香,肉质滑嫩,营养丰富,口感好,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堪称“素中之荤。大球盖菇与水稻轮作高产高效栽培模式是一种循环农业生产模式。2016年以来,为了推进乡村振兴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研究人员先后在南郑区3镇5村试验示范大球盖菇与水稻轮作高产高效栽培模式100余亩,使农民稳定增收50余万元,取得了很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今后在南郑区大面积推广该模式奠定了坚实基础。
  大球盖菇高效栽培技术
  1.1栽培季节

  每年9月,待水稻和玉米收获后,及时抢晴天收集和晾晒稻草、稻壳、玉米秸秆等栽培原料,确保其新鲜、干燥、无霉变,10月中旬~11月中旬进行播种栽培,最迟可延续到11月底。
  1.2栽培前大田处理
  大田经旋耕后曝晒10~20d,然后起垄做菌畦,畦宽1m、高0.25m,走道宽0.4m,畦面保持湿润。若是水田则要挖深沟沥水。
  1.3培养料处理
  培养料配方有三种,配方一:100%稻草;配方二:80%稻草、20%稻壳;配方三:70%稻草、20%玉米秸秆、10%稻壳。一般每亩需干原料5000kg以上。
  选择一个靠近水源、排灌方便、大小合适(约200m2)操作方便的田块,垒高田埂达30~40cm,做成浸泡池(若田块漏水,则需在底部铺好薄膜)。播种前3d,将干稻草捆成小捆平摊在池中,撒上石灰粉(摊一层稻草撒一层石灰,每亩大田所需石灰粉25kg),然后灌满清水浸泡两昼夜,使稻草吸足水分,待稻草浸透软化后排水,用清水冲洗掉石灰,自然沥水12~24h,使其含水量达到70%~75%(玉米秸秆粉碎为约10cm长的细条状,与稻壳拌入1%的石灰粉后,装袋浸水6~8h后用流水冲洗掉石灰)备用。
  1.4播菌种
  将上述培养料(处理过的稻草、玉米秸秆、稻壳)铺在畦面上,用木板拍平压实,厚度达10~13cm,然后把菌种掰成核桃大小的块,梅花形点播在料表面,菌种间距为8~12cm,菌种用量2~3瓶/m2。接种完毕后,再覆盖10~12cm厚的培养料,整个厚度要达到20cm以上。
  1.5覆土
  播种完毕后开始覆土。将畦沟中的土或栽培田的表土打碎,覆盖在培养料表面上,土粒大小均匀,厚度3~5cm,土壤含水量保持在20%左右。然后土表面覆盖干稻草(也可用草帘、麻袋等)5~8cm,再盖上薄膜,并用土块压实,以利保温保湿遮光和防止雨水渗入。
  1.6菇床管理
  播种后每隔20d检查一次菇床,若发现培养料出现干燥发白,则应掀开薄膜,用洒水壶在覆盖的干草上喷水,让水缓慢渗入培养料,湿度达到要求即停喷,以免因水分过多造成菌丝衰退;若料温过低(<15℃),应加厚覆盖物,处理完后原样将薄膜盖上压实。雨天及时排除菇床四周的积水。播后80d左右,当菌丝爬满土层开始扭结时,将薄膜去掉。此后20d左右,菇床开始出菇,出菇后遇晴天,每隔3~4d喷1次水,雨天不喷。菇床一般不会出现杂菌和病虫为害,不需用药防治;如有老鼠和蛞蝓活动,可设法诱杀或驱除。
  1.7适时采收
  当菇盖内卷不开伞、菌膜刚破裂时,即可采收。采收后鲜菇经适当处理,立刻上市销售,也可冷冻保鲜出口或加工成盐渍菇、干菇销售。管理精细的菇床2月下旬便可采菇,一般采收4~5批菇。每批菇采收后,需补足水分,约12d后可采收下一批菇,至5月上旬采收结束。
  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2.1品种选择
  因地制宜地选用当地基层农技推广部门当年所推荐的增产潜力大、高产稳产、米质优良、抗病虫能力强的中晚熟水稻品种,如宜香优2115、蓉18优2348、隆两优1146等。每亩大田备种1kg。
  2.2秧田准备
  一般每亩大田需66.7~100m2的空闲田做秧田。3月中下旬对秧田进行清洁、深翻、施底肥、泡水、整田、作畦等。要求底肥以农家肥或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且要深施;泡水需7~15d;田要平,泥要糊,畦要水平。
  2.3播种育秧
  清明节前后,采用温室两段或薄膜方式进行播种育秧,并做好秧田精细化管理。一是管水,前期以畦泥湿润为主,气温高时畦面上花花水,开始分蘖后灌薄水,后期灌寸水;二是追肥,按照“少食多餐”原则,及时施好断奶肥、分蘖肥和送嫁肥;三是病虫草防治,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及时做好化学除草及苗瘟、二化螟等防治工作,充分促进分蘖,确保秧苗健壮生长。
  2.4施肥移栽
  首先是科学施肥。大球盖菇栽培后的废弃料相当于施入了大量有机肥,每亩大田只需施入纯氮8kg、纯磷4kg、纯钾5kg作基肥,以后根据苗情酌情追施分蘖肥和穗肥。其次是大田移栽。一般小满节前后开始移栽,芒种节结束,移栽密度要求株行距保持在9寸×5寸左右,每穴栽插6~8个茎蘖,确保亩基本苗达到8万~10万株。
  2.5大田管理
  2.5.1水分管理
  插秧保持浅水,缓苗宜水略深,以后保持3~4cm水深促进分蘖。夏至前后开始晒田,控制无效分蘖;小暑后进行复水。孕穗、抽穗、扬花期田间保持5~10cm水层,之后间歇灌溉,保持土壤湿润,成熟前10d左右排水落干。
  2.5.2病虫草害绿色防控
  秧苗移栽后5~7d进行化学除草和大田二化螟防治,以后根据田间苗子长势和病虫害发生具体情况及时进行预防和防治工作。必须施用化学农药时,应遵循“安全、经济、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原则选择适当药剂,并严格把握用药时间、浓度和安全间隔期,以确保水稻生产符合无公害食品生产规程。
  2.6适时收获
  “九成黄十成收”,即当整田谷粒达到九成黄熟时,就应及时收获,收获后进行风干储存或销售。
  经济效益与发展前景
  3.1经济效益
  大球盖菇与水稻轮作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可实现亩产鲜菇900kg以上,按市场价10元/kg折算,亩产值可达9000元以上,扣除成本(菌种、原料及人工等)4500元/亩,可实现亩纯收入4500元以上;水稻产量600kg/亩,纯收入450元/亩,全年累计可实现亩纯收入约5000元,此模式比“水稻—油菜”常规种植模式的效益高10倍以上。因此,大球盖菇与水稻轮作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的经济效益相当可观。
  3.2发展前景
  从近三年的示范推广效果看,大球盖菇与水稻轮作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可协调南郑区丘陵浅山区域粮经产业占比,既稳定了粮食生产,又为农民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收入,是一种良性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具有十分宽广的发展前景。一是大球盖菇栽培技术简便集约,可直接采用生料进行栽培,具有很强的抗杂能力,容易取得成功。二是大球盖菇栽培原料丰富,可生长在各种秸秆培育料上(如稻草、麦秸、玉米秸秆等),在南郑区乃至全国广大农村,可以作为处理秸杆的一种措施进行推广,以便减轻秸秆禁烧工作压力。同时,栽培后的废料还可以直接还田,改进土壤,提升肥力。三是大球盖菇由于适种时节长,有利于调整在其他食用菌或蔬菜淡季时上市,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菜篮子。四是由于大球盖菇产量高,消费成本低,养分又丰厚,而且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肥、农药,产品绿色安全,作为新产品投放市场后,很容易被广大消费者所承受。因此,今后在南郑区大面积推广大球盖菇与水稻轮作高产高效栽培模式还是大有可为的。(来源:基层农技推广)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