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
不是脑力跟不上,而是心态和学习方法跟不上。
之前一直在省重点高中任教,每一届高一的前半年,都是学生状态起伏最大的时候,不少学生的成绩在这半年里浮浮沉沉,有的如过山车,波动巨大,有的如自由落体,一蹶不振。究其原因,脑力跟不上者极少,最多的情况,还是源自心态和学习方法!
其一:昔日的优越感和现实的残酷碰撞导致心态失衡。
这一点,越是好学校就越为明显!
以我所在学校为例,学校的生源,是全县拔尖以及县外高分借读,不管是县内还是县外,招收的学生都是真正的高手,他们大多是初中在本班甚至年级名列前茅者,但到了高中呢?学校招收2400名学生,这些学生的中考分差基本全在50分以内。
这是什么概念呢?相当于他们到了高一之后,每个学生平均下来就有接近50个和自己分数一模一样的竞争对手,你的每一次考试,排名都可以天差地别,一道数学选择题的疏忽,你的校名次可能就跌了二三百名。
可以想象,对于很多初中从来没下过全校前十前二十的学生来说,到了高中突然之间竟然连前一千名都考不进去,会有多少学生一时间心态失衡!
有人心态好一些,能够及时调整,有人心态稍差,可能就会出现连续几次考试皆不如意,慢慢的,非但初中的优越感被消磨殆尽,更是连基本的自信心都没了,如此恶性循环,成绩自然飞速下滑。
其二:陈旧的学习方法导致错失初高中的流畅衔接。
在高一,每一个成绩突然下降的学生都会有一句相同的感慨:高中好难!据他们说,初中基本就是那么学一学,成绩就上来了,但到了高中,还是一样的学,但成绩却越学越差。
各种原因,并不止是因为高中的知识更难,更因为他们从来没有总结过什么高效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初中只是在凭本能在学,然后高中还是老一套,适应得了初中,却难以适应高中。
高中学习,一半靠刻苦,一半靠方法。
当两千多名基础水平相当的学生一样的努力,每天一样的学习时间,有一样的老师,做一样的试卷和练习,那能够区分高下的,就只有天赋和学习效率了。天赋这东西,后天无法改变,但学习效率学习方法却是真有高下之分,且是可以后天努力的。
那些成绩飞速下降的学生,不是因为不想学,而是因为不会学!
那么该如何避免一入高中伤仲永的情况出现呢?
首先,最重要的,一定要把心态摆正。
心理学上有一种空杯心态,象征意义是做事的前提是先要有好心态。如果想学到更多学问,先要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空着的杯子",而不是骄傲自满。
到了高中,新的起点新的征程,过去的荣耀、得意统统需要抛诸脑后,你只是一个新丁,和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参加一场为时三年的马拉松长跑。开始的领先,并不足以奠定你的绝对优势,开始的落后,也并不妨碍你后半程的爆发。赢在起点,无需自傲,慢了起步,更毋庸自我怀疑。
高一伊始,不要跟别人比!要跟自己比!不要看别人的分数,要看自己的进步!
其次,要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动态的学习方法。
你不能奢望自己高中还完全沿用初中的那一套学习方法,更不能简单粗暴的将语文学习和数学学习完全等同起来,你要知道个体的记忆规律,得了解学科独有的知识特点;甚至得明白同一学科不同知识模块在学习方法上的差异。这一学习方法的探讨,一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无法一劳永逸,必须时时修正。
再次,强调基础,强调基础,强调基础!
高一学习,千万不要好高骛远,不要盲目的求快。“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轻视基础,一味的钻研难题怪题,是绝对的舍本逐末。时间一长,你的底蕴在面对更新更深层的知识时,就会捉襟见肘,狼狈不堪。
不要把自己当成天才,一学就会,再学则精,高中,基础永远是王道!
最后,高一,要抵制得了诱惑,忍受得了寂寞!
17年那一届高一,有一个女生最让人揪心。她的中考成绩是全县第三,提前录取到了我们学校,在重点班也是出类拔萃的人物,正常发挥,北大清华任其选择。但遗憾的是,甫一进班,就和隔壁班一个男生谈起了恋爱,深陷其中不可自拔,情之一字,对少男少女来说,是美酒,也是毒药。老师做工作,家长威胁,都无法拆散她对爱情的向往。于是半年后分班考试,她被剔除了重点班,在普通班的成绩也成了中下,更讽刺的是,分班的同时,她也被分手了。
结语:总是有学生被初中老师哄骗,说什么到了高中就轻松了。但实际上,相对于人生来说,考入高中只意味着一个短期目标的达成,欣喜之情自然应该有,但若满足于此,止步于此,实在令人惋惜。你星辰大海的征程,也只是刚刚起步而已,想成功,你得能抵制诱惑,忍住寂寞。想成为高手,这是必经之路。(金牌小书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