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
五大社交电商平台吸引资本入局
电商“第三极”崛起遭遇巨头阻击
在短短半个月内,五家社交电商平台“不约而同”融资、IPO,在这背后是拼多多和云集仅仅用三年时间跨入电商第一梯队的“行业级”现象。当社交电商成为与平台电商、自营电商并驾齐驱的“第三极”,电商巨头迅速搭建起“同质”平台,发起狙击战。
近期,以云集(分销模式)、拼多多(拼团模式)、有赞(工具模式)为代表的三类不同模式社交电商平台接连获得融资。社交导购电商“什么值得买”冲刺IPO,腾讯投资的“美丽说”也传闻与几家投行就美国IPO进行商谈。
“社交+电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向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表示,传统电商用户增速大幅放缓甚至负增长,与社交媒体的嫁接正在成为电商平台的标准配置,这标志着电商行业正开启“去中心化”的新纪元。
开店零门槛 渠道成本低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在拼多多官网扫描二维码便获得一个拼多多店铺,上传身份证信息后,很快审核通过并可发布商品。而云集微店平台不仅是零门槛,还会为入驻商家提供全方位服务,从选品、物流、客服、IT系统、内容(美工设计、营销方案)到商家培训等,统一提供。店主只需要在网络社交圈推荐、宣传,将商品信息有效连接到消费者。
曾开过士多的吴女士对比了渠道成本,她说:“传统零售模式下,不算营销费用,仅仅是渠道成本会占到商品售价的50%以上。而云集整个渠道成本只有35%。”
自从吴女士成为云集微店店主后,不仅每天在朋友圈推商品信息,还要逐一“轰炸”熟人、同学、各种群。吴女士开店两个月,交易金额没达标。但开发了两个店主,得到60元云币奖励。
刷单风刮向社交电商
有拼多多店主告诉记者,尽管拼多多说自己不卖流量,但实际上,商家只有参加拼多多的活动,才可能有更多的机会。所谓活动是指拼多多主页面上限时秒杀、品牌清仓、名品折扣等板块,“上一个活动要交5000元保证金,上两个活动交10000元,超过2个活动则要交50000元保证金。”
刷单风也从传统电商刮向拼多多等社交电商。刷单服务的公司客服告诉记者,2017年开始,来刷单拼多多的商家越来越多,100个拼多多刷单的人工流量只需15元,同样的数量,淘宝刷单需要75元。在QQ群上,另外一家号称有3万人的刷单公司称,以前咨询淘宝刷单的多,如今拼多多的量与淘宝差不多。
两大电商巨头出手阻击
面对成长迅速的社交电商“新秀”,电商老大和老二纷纷“出手”:淘宝推出“淘宝特价版”,2016年上线的京东拼购也开始发力。京东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京东拼购是一个类似于京东秒杀的京东工具,所有在京东平台上的品牌和商家都可以报名,在3月份的京东拼购节上,京东3大事业群、6大事业部合计超过2万商家参与拼购促销。
商家要入驻依然面临严格的门槛。虽然京东开放平台上的商家无需另外入驻,可以通过后台开通拼购服务直接参与京东拼购。但新入驻京东拼购平台的商家,其资质审核流程和规范等同于京东开放平台商家的入驻审核流程和规范。
“系统给优质商家推送邀请,没有邀请的可以自主报名,但需要符合一系列条件。”淘宝特价版招商的客服人员告诉记者,信用等级一钻及以上,365天内没有因为出售假冒伪劣商品违规扣分达12分以上,近180天内店铺评分的三项指标都不低于4.6分的淘宝和天猫商家可以自主报名。入选淘宝特价版的商家需提供入驻资料。比如,品牌商需要提供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品牌商标注册证明和店铺授权证明。
目前国内社交电商主要分类
(1)B2C类平台:小红书、美丽说、蘑菇街、萌店等;
(2)B2B2C类平台:云集、有好东西、爱库存、环球捕手、好不满仓等;
(3)导购类平台:什么值得买、美柚、堆糖、省钱快报等;
(4)“拼团”模式:拼多多、“淘宝特价版”“京东拼购”、洋码头“砍价团”、苏宁易购拼团、贝贝拼团等;
(5)服务商类:有赞、点点客、微盟等。
分析:
谁是赢家?
社交+电商模式是趋势
数据显示,成立仅两年的拼多多,2017年的GMV(成交总额)超过千亿元,而达到这个目标,京东用了10年,唯品会用了8年,淘宝用了5年。为何拼多多和云集交易规模能迅速挤入电商第一梯队?曹磊认为,社交电商运营拼团、分销和社群三大模式能以较低成本获取大量用户。例如拼多多所采用的拼团模式中,用户通过拼团模式分享商品、店铺链接,相当于免费在做平台推广,因此为平台带来了低成本的用户流量。同时对于用户而言,拼团带来的较低价格则节省了购买成本。
在传统电商平台购物中,消费者时常难以挑选出满足自己需求的合适商品。社交电商平台将社交流量与电商结合,通过社交媒体让商品信息更快更准确地传达至消费者,同时来自友人、大咖的背书还能提高消费者对商品的信任度。
此外,社交电商通过社交媒体渠道下沉,开发了三、四线城市以下的用户资源,消化了大量滞销农产品,为农村地区电商体系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不过,对于某些社交电商的拼团模式,广州市民王女士吐槽说:“曾参团买过水果,9.9元以为捡到便宜,收到货后发现品质很差,而且无法退货,最后只能扔掉。”
社交电商“去中心化”的特色,在带来海量用户和商家的同时,带来的假货多、品控难等问题将渐成绊脚石。曹磊建议,平台品牌直营和自营模式能对产品、售前售后服务质量有更好的把控,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或将成为今后社交电商发展的主流。(广州日报 记者 倪明)
|
|